健康产业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wsapa 创新创业,以人为本 天使投资,专注健康 开博调侃,舞文会友

博文

高端人才为何屈就做CRO? 精选

已有 7783 次阅读 2011-6-30 23: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家, 职业生涯, 投资者, 嫁衣裳, 药品注册

    最近有报道说SFDA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发问说,   “为什么很多高端人才未能坚持创新而转投CRO?我想,这恰恰是历史的必然,所有这些人都在为中国药物创新铺路搭桥,他们在帮助政府、帮助业界、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让整个社会理解参与和支持药物创新。” 问得好!  的确高端人才回来做服务,为他人做嫁衣裳, 无法提高我们的新药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平台.,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高端人才无法投身创新药研制,?   因为职业生涯, 自食其力, 如何避免中年失落甚至被解雇的危险, 这些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  现在全球医药行业大规模裁减人员, 高端研发人员也不能幸免.  不是他们无能,而是药厂模式不行, 让科学家们为其做替罪羊.

    因为我们的房产投资这么容易赚暴利,全民都在炒房产 (现在有收敛),连做实业的老总们都在做房产和PE,所以要让投资者做10年+加10亿的项目是很难的. 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端人才得先养活自己,卖服务,现金来的快.很无奈.

    做创新药研发,需要有集体智慧,经验,资本,耐心,毅力和运气,中国目前的社会,真正愿意进行长期投资的可能被视为 3F之类,Friends, Family, Fool, 希望这个尴尬局面会逐渐改变.

    创新药研发还很讲究创新企业文化和氛围,为什么大药厂每年花几十亿钱,出不了或出很少好成果,必须要从外部买? 原因不是缺钱,而是缺氛围,缺激励,缺效率. 大药厂的浪费,傲慢和官僚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都想转型,学习生物技术公司的运作管理.

    从这个意义讲,中国创新药也不能完全寄托于国家队和国有企业,而应该把赌注押在有实力的创新团队,并接力专业背景的产业资本,而不是争夺有限的国家拨款. 有专业VC-PE支持的公司和项目, 成功几率要比没有激励机制的国有企业团队要高许多倍. 国家对创新研究的投入本来就应该偏重基础和探索, 让专业的Smart Money去做产业投资, 而不是现在那种,  由国家部门掌控大笔经费, 让缺乏真正产业背景和实战经验的所谓大牌专家去指点江山, 坐庄分钱.  VC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也不会支持股权和激励不清晰到位的创业团队. 指望国家把大笔钱砸在国有机构和大学以及央企, 多半是会打水漂的, 信不信由您.

    我们这个社会还很浮躁,急功近利者多多,个别会拉关系的,会吹牛的,容易得到官方和舆论的认可,资源经费的合理支配也不完善, 跑关系拉中介, 20-30%的钱或许被洗进某些人口袋.   所以还需要时间来逐步改善, 更需要有相应政策来吸引风险资本,目前VC-PE基本上是在做锦上添花的临门一脚,都去做IPO了,谁还来投资新药研发,让政府买单不是出纳长远之计,不动用社会和产业资本进入新药创新研制,中国离制药强国的路就会变得很遥远. 研发新药不能没有钱,而且需要很多钱,很多时间,仅仅是钱,尤其是政府的钱,还不够Smart,也不够有激励,政府应该把钱更多投入于高风险的基础研究,让产业资本,上市公司,专业天使投资来玩新药研发的游戏,这正是国外大药厂正在试图探讨的路径, 大药厂不缺钱, 缺德是文化 -创新文化,机制,动力和企业家式的科学家,获有商业头脑的发明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1616-461003.html

上一篇:何必老拿诺贝尔获奖者来忽悠?
下一篇:我所了解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开发过程
收藏 IP: 58.100.86.*| 热度|

9 郭桅 徐耀 谢鑫 赵凤光 刘伯宁 韩健 金拓 zhangcz07 Imperfection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