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也谈文章的表述方式

已有 2393 次阅读 2014-11-26 19:31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看到肖建华老师博文,自己也一直有一些考虑,特与诸位分享。]

我有一个猜测[注],两次世界大战可能对学术结果的表述方式有所影响。印象中,1900年之前及稍后,学者们一般会自由地使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尽管也会经常使用“我们”。到了后来某个时期,文章的结构开始“固化”,文章中使用第一人称也变得罕见。我的观点是,在不失客观性的前提下,保留主观视角,文章会更具“灵性”。退一步讲,从主观视角的表述可以推出客观视角的表述,反之就比较困难。毕竟,只有作者最清楚他在研究中所目睹的那些过程、事件以及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所谓心路历程,就是从“认识”的角度而言的。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观视角的表述得以发表需要建立在“信任作者”的基础之上,这带有写“历史”的意味,不能有“杜撰”成分。再者,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是认识。假如一开始作者就将最原始的认识给抹掉了,后来者也就难以从认识的角度获得参照了(抽离主观可以造成认知门槛从而在竞争中占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客观化表述就显得“片面”了,因为作者的主观过程也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的一系列“认识事件”。与其事后回忆,不如一开始就保留下来。比如,数学文章不容易看懂,也很少能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让写?)。这是一种损失。

注:战争期间日常生活不是很稳定,很多作者可能失去了往日的悠然,课题的应用倾向加大,追求尽快拿出“干货”,以应付战时之需,到后来就形成一种风格或习惯;另外,客观表述比较自由,对于事件的先后顺序不必太在意,只注重结果和论证/证明,写起来容易多了。

附言:本文不求全面,仅表达一点看法,或可抛砖引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74-846509.html

上一篇:无语
下一篇:评论钱学森之问
收藏 IP: 110.17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