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午夜随想(14)

已有 1973 次阅读 2013-11-9 22:45 |个人分类:心路里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按:下文是刚刚发往相关学术群体的邮件。隐去了一些内容。]


谈谈对学术界的“印象”。

* * *

“印象”这个词很有意思,给人“客观”的感觉,还能摆脱责任。物理界的人除了写写算算,还雇了一些“画家”,说不清楚的时候,就来个“艺术家的印象”。(估计这里的“艺术家”也是“应用艺术家”)。通常,学者们不愿轻易评论自己不在行的事物,免得捉襟见肘,授人以柄。但“印象”总是有的,至于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很多学者不愿多说,因为无法知道在听众中会产生何种“印象”,以及导致何种“影响”。我不怕说话。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只要你说得足够多,就跟什么也没说一样安全。这里也有博弈论:要对谁的“思想”做全面的评价,那就不能错过每一句话,还得仔细研究、严密论证;否则,就成了“评论自己不在行的事物”了。而要想做到“盖棺定论“,那还得终身学习研究,但那样的话,又有“洗脑”之虞了。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只有“忽略”。这就论证了“只要你说得足够多,就跟什么也没说一样安全”。既然等于什么也没说,为何还要说?嗯...至少创造了一个问题。


学术界会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所有的人都联系在一起,名曰“学术共同体”。其实,人们很少联系或不愿联系,而是倾向于在小团体内自己玩自己的。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种“颜料”,刚好是我需要的,就向作者写电子邮件询问。这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数学博士(土耳其籍)。但收到退信:电子邮件地址不对。我推测学生毕业走了,就试着联系其导师,结果又是电子邮件地址不对。我最不喜欢这种情况。不愿联系就不要拿出电子邮件地址。这年头最好不要太小家子气,否则人们会绕着走。这不,我仔细一搜,搞了一大堆。我现在觉着,也不要过于看重自己做的东西。自信得有,但关键是外界是否看重。以前我不喜欢将学问看作“敲门砖”,这次参加太原数学年会,改变了我的看法。


第一天。走进大厅转了一圈,转身又向门口走。那里有沙发和烟灰缸。这时门外走进一位参会者,我猜他是外地来的,就向他打招呼。聊了没两句,我提起之前未能参加他们组织的暑期班,有点遗憾。他介绍说那个暑期班就是他组织的,而且正在组织计算数学年会,不过注册已经关闭(注册人数接近八百)。接着他又说,如果我愿意参会,可以帮忙。我在大学二年级时读过《哈佛学不到》这本书,此时正好遇到书中描述过的情景。话说简短,去了那里第二天,我正坐在大厅的沙发上吸烟,对面走过来一位参会者,很热情地介绍他们正在筹办的XX学术研讨会,邀请我参加该研讨会。别说,我这“大师范儿”还挺受待见的。说不定这回去了,又会遇到另一个会议组织者呢。这段时间的经历使我决定“把自己交出去”,走哪儿算哪儿。。。


(别白话了,今天就到这儿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74-740416.html

上一篇:【科学网】警惕:可疑的“国际会议”
下一篇:孔子
收藏 IP: 110.178.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