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伟
一切基础都是从意志中推导出来的
2020-10-5 10:06
阅读:2937

[注:下文是群邮件的内容,标题出自内文。]

这会儿忽然想起一本书...

* * *

以前提到过一次,即 MIT 一位教授写的《公理化设计》。这本书的开头对瓦特蒸汽机做了个简单分析,使我 get 到 “耦合” 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比如,有两个程序模块串联在一起,这就是 “弱耦合”:两个子系统是独立的,只有输入输出存在对接。“强耦合” 是指两个子系统的 (部分) “融合”。把强耦合转化为弱耦合,即为 “解耦”。

.

瓦特蒸汽机*就是将冷凝器和气缸分离,实现了 “解耦”,从而消除了系统内耗 (加热和冷凝的矛盾过程)。这件事的连带启发是:要想优化系统,你必须深入到系统内部进行考察。(2013 年元月去天文台做报告 (有瓦特蒸汽机的示意图),目的之一就是传递这个道理。我也拿导师和研究生的 “耦合” 作为另一个例子。强耦合表现为 “过程的交替”。不知怎么这个事情对方理解成了批评)。

.

我是想引出 “本科生” 和 “研究生” 两个阶段的教育问题。有一些人是为研究而生。对于他们而言,把这两个阶段分离开来,会造成一种极大的痛苦和消耗。很多人看到陈省身念了一年半博士就毕业了,霍金念了两年博士就拿出大理论,但没有看到他们的两个阶段是强耦合的。换句话说,他们有两个域:学习域和研究域,其活动表现为在两个域之间的自由跳跃 (过程的交替、域的交替)。

.

我想提出一个论断:凡是早年就能取得大成就的人,一开始就有在相关域之间跳跃的自由。这使得他们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极大的优化!

.

我想起本科的时候,有一年在系办公室外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A4 大小,打印的内容,大意是中科院系统所要搞 “本硕博连读”,希望找到学生。(系统所这样做并不意外,因为他们早就知道了其中的道理)。我看了之后受到吸引,但奇怪的是,我只是想了想,就走开了。我不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办。再说那个时候我也不懂数学啊。这体现出我思维中的一个缺陷,或者说这里面有一个普遍的道理:意志比基础要重要得多。或者说,一切基础都是从意志中推导出来的

.

回到开头。《公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分出了设计的四个域,而设计过程表现为在四个域之间的跳跃,从而得到最优的设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毅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74-125324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