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伟
创造发明中的“他方原理”
2019-8-4 13:45
阅读:2257

[按:下文是不群邮件内容,是在邮箱里编辑的。] 

导言:A 产生了一个新点子,并确信那是新的。他兴奋地跑去给 B 讲这个点子。但 B 的反应很淡定,告诉对方 C 已经做了这件事。接着 A 跑去看 C 做的事情,发现其实是两回事。

.

在上述案例中,A 跑去跟 B 讲他的新点子,未必是不自信,而是一种 “本能”,姑且称作 “第二方原理”。B 的那种反应也很常见:现场有两个人,就会指向第三个人,姑且称作 “第三方原理”。其实,类似的情境不少。比如,在学术报告中,听众往往不是就报告内容本身提问,而是指向第三方,甚至第 N 方。在研究生答辩中,也有类似情况。还有,在评审大论文时,专家们倾向于评论其中的改进部分,而对于作者的独创部分却只字不提!

.

简单来讲,“他方原理” 支配的情境可概括为:你不对,我不对,他才对。仔细回想一下,中国古籍中的 “子曰体”、西方圣经中 “因着父的名义” 等等,都有 “他方原理” 的影子。在文章加入引言,大概是为了 “主动” 指涉第三方,从而抵消他方原理引起的问题。

.

他方原理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显示出人性愚蠢的一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毅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74-119238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