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j63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j6309

博文

大学专业设置问题

已有 527 次阅读 2025-9-13 10:5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燕山大学主办首届职业经济学研讨会报告

 

学科、专业和职业

——大学专业设置的重要理论基础及建议

刘新建

 

近些年来,人社部连续发布新职业名单,教育部连续发布高考招生新专业,芯片、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革命不断突破。专业数的增长甚至大于职业数的增长。面对新专业和新职业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形势,报告讨论了职业、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理论问题。

一、职业、学科与专业的定义与关系

一种职业是社会劳动者工作的专业属性的名称,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工种组成。一个工种是一种职业的最小子集。拥有职业是现代社会成员社会生存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劳动交换对于获取生活资料不再是主要途径,那时职业的概念也会消失。现代职业劳动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关于大学分科,专业与学科时常分不清。

一个学科就是一类知识的体系,根据钱学森科学技术体系理论有四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是:应用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业是为了培养某种或某些种类的社会职业人,需要在大学设置的一个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由若干课程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系列环节组成,其中包含相关的系列学科知识。

二、大学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

大学的专业设置决策需要一定的理论认识基础。以本科教育而言,首先要认识清楚本科教育的基本职能,其次要清楚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再次要清楚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最后要清楚专业设置的管理原理。

从基础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阶梯型的有机体系,各个环节对于现代社会都是同等重要!应该各司其职!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但本科教育只是到了大众化阶段,未来也应达到普及化阶段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的所有的高等教育都是职业教育

未来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成为清洁工!可以成为建筑工人!可以成为家政服务员!

社会的职业人力需求结构决定大学的专业设置结构。但是,在社会职业结构与大学专业结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大学专业可以对应多个社会职业许多职业具有共同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需求,所需的特别技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实现,因而不必在大学设置一个专业。

三、关于我国大学专业设置管理的建议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及时调整,也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即当社会的职业体系发生重大转变时,大学的专业体系也需要调整适应,但是大学的专业体系应具有适当的稳定性,社会的职业招聘者需要清楚大学的专业设置体系和培养计划,对专业要求应考虑的是核心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的专业技能。避免赶时髦!

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应盲从社会的职业发展,专业体系应保持合理的稳定性和统一性。稳定有利于社会招聘者了解熟悉专业的教育内容,从而恰当确定专业需求;统一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社会的交流沟通。对于社会职业发展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新需求,多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革着眼。因为所有的高等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所以,不宜特别在名称上区别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大学,应当考虑建立全面一体的普职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09-1501720.html

上一篇:[转载]《自然辩证法》提出的一个经典问题
收藏 IP: 60.7.252.*| 热度|

2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6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