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倩云
端粒长度检测,让长寿从“知道”开始!
2025-7-23 16:19
阅读:153

你是否30岁就有了40岁的“身体年龄”?  

你是否明明坚持健身,却仍被体检报告里的“亚健指标”困扰?  

其实,真正的衰老密码藏在细胞末端那条看不见的“鞋带”——端粒。

图片1.png

端粒基因检测,帮你把“看不见的衰老”量化成“看得见的数据”。

图片2.png

什么是端粒?  

它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每分裂一次就缩短一点。当端粒短到临界值,细胞便停止更新——人也就开始真正衰老。2009年诺贝尔奖,正是颁给了发现这一机理的科学家。

一项著名的端粒长度研究表明,五十岁以后,男性的端粒长度下降的更快;七十岁以后,端粒短者不断逝去,剩余老年人多为端粒较长者。

图片3.png

为什么要测端粒?  

端粒长度是衡量生物衰老的“黄金标准”:  

- 衰老预警:端粒年均缩短0.5%-1%,过短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 疾病关联: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端粒显著缩短;  

- 健康管理:全血端粒长度可替代多组织检测,成为便捷的衰老评估工具。  

图片4.png

端粒长度检测技术

端粒长度检测技术主要分为TRF与QPCR两种。翼和生物端粒长度检测服务采用了自主研发的qPCR法,克服了单拷贝基因内参测量不准确、内参与端粒分管检测到的孔间差异、缺乏中国人群的样本数据库等困难。

图片5.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邓倩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40696-14948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