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q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qy

博文

python 编码过程中的一些小知识

已有 1353 次阅读 2019-5-27 15: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python 最具特色的就是用缩进来写模块。

缩进的空白数量是可变的,但是所有代码块语句必须包含相同的缩进空白数量,这个必须严格执行。

如果缩进量不一致,则编译会出错。

一、多行语句

Python语句中一般以新行作为语句的结束符。

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斜杠( \)将一行的语句分为多行显示,如下所示:

total = item_one + \
        item_two + \
        item_three

二、Python引号

Python 可以使用引号( ' )、双引号( " )、三引号( ''' 或 """ ) 来表示字符串,引号的开始与结束必须的相同类型的。

其中三引号可以由多行组成,编写多行文本的快捷语法,常用于文档字符串,在文件的特定地点,被当做注释。

word = 'word'sentence = "这是一个句子。"
paragraph = """这是一个段落。
包含了多个语句"""

三、python 注释

python中单行注释采用 # 开头。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文件名:test.py
# 第一个注释
print "Hello, Python!"  # 第二个注释

注释可以在语句或表达式行末:

name = "Madisetti" # 这是一个注释

四、 python 中多行注释使用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文件名:test.py'''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单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单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单引号。
'''"""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双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双引号。
这是多行注释,使用双引号。
"""

五、Python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多条语句,语句之间使用分号(;)分割,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例:

#!/usr/bin/pythonimport sys; x = 'runoob'; (x + '\n')

六、Python一行输出

print 默认输出是换行的,如果要实现不换行需要在变量末尾加上逗号 ,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x="a"
y="b"
# 换行输出
print x
print y
print '---------'
# 不换行输出
print x,print y,
# 不换行输出
print x,y

七、多个语句构成代码组

缩进相同的一组语句构成一个代码块,我们称之代码组。

像if、while、def和class这样的复合语句,首行以关键字开始,以冒号( : )结束,该行之后的一行或多行代码构成代码组。

我们将首行及后面的代码组称为一个子句(clause)。

如下实例:

if expression : 
   suite 
elif expression :  
   suite  
else :  
   suite

八、 continue 语句是一个删除的效果,他的存在是为了删除满足循环条件下的某些不需要的成分: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var = 10
while var > 0:
    var = var -1
        if var == 5 or var == 8:
                continue
        print '当前值 :', var
print "Good bye!"

这里效果是去掉5和8,执行效果如下(没有5和8):

当前值 : 9
当前值 : 7
当前值 : 6
当前值 : 4
当前值 : 3
当前值 : 2
当前值 : 1
当前值 : 0
Good bye!


参考:https://www.runoob.com/python/python-basic-syntax.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34052-1181472.html

上一篇:arcpy 获取 gdb 下的所有的数据集以及所有的图层
下一篇:python 获取网址
收藏 IP: 112.53.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