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社会统计数据,“误区”还是“忽悠”?

已有 4260 次阅读 2009-4-13 18:03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方差, 社会统计参数, 工资收入分配

今天早晨听到南京广播电台的“大林评论”很有感触,其主题说的是,当前由相关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各地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完全忽视了不同行业部门或地区的差异,而一味地追求同比增长数或比值。其实并不是“误区”,因为统计部门不是不懂统计学常识,这是“忽悠”老百姓。我补充一句,这是忽悠老百姓不懂统计学的常识。我完全同意“大林评论”的看法。

之所以然“是”,乃基于通常的统计科学常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仿先说一说,凡是学过一些数理统计知识的人(一般高中程度文化就可以)都知道,正态分布尽管是最常遇到的统计分布,即使服从任何一种分布的随机变量也都可以统计出两个表征统计特征的参数:平均数和方差(或标准差)。前者只代表统计总体的数量取值的中心位置即各种取值的平均状况,而并不能代表(或者说描述)各种不同取值的离散状况,或说,偏离其总体的数量取值中心的平均距离。换句话说,如果只是公布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多少多少,而不公布其“方差”有多大,是比过去“拉大”了,还是“缩小”了。这在统计科学上是完全不同的数据分布结构。难怪有这么一个民谣说:“邻居虽是张百万,其余九户穷光蛋,平均即使砍一半,个个都有好几万。” 假如我们按正规的统计方法计算,尽管其平均值拉上去了,但是统计这组数据的方差,那是巨大的。今天“大林评论”仅仅举了一些行业职工之间的平均差距,还并不是方差,就已明显看出了不合理之处,最低行业工资与最高行业工资有的竟然相差十倍。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统计或公布两个参数,而只公布平均数的原因。因为一旦公布了“方差”,一切的一切都不好解释了。正如大林所说,难到各个统计局的专业人士不知道统计分布的另一个参数方差或标准差吗?非也。类似的问题是,我国各地各级统计部门可以计算的另一个经济统计指标,即所谓“基尼系数”。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均匀度。建议统计部门直接用基尼系数来反映各行各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00-225953.html

上一篇:就有关气候变化问答(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录)
下一篇:古诗词习作(2)
收藏 IP: .*| 热度|

1 廖永岩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