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勒曾说:“大学里为什么要有学生?因为老师有不懂的问题需要学生回答。”
这是普林斯顿的教育理念。每当普林斯顿新生入学,教授们就会粉墨登场,向学生推销自己。每位教授都介绍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历史,当下的状态,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正在研究,此项研究的意义何在……,最后,他希望什么样的学生加入自己的研究队伍。然后,就该学生选择了。
见贤而思齐,吾从之。
1,我的学术经历我于1998年就读两院博士,2001年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毕业,学位论文为量子力学哲学方向(导师刘吉、金吾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毕业,学位论文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方向,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导师陈久金),获理学(科学史)博士学位;2002年4月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吴国盛教授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研究课题有两个:惠勒研究与科学传播理论研究。2004年博士后出站,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教研室)做副教授。2012年5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从201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12年9月,受聘为教授。
北师大科哲所有两个博士方向,一是科学技术哲学,一是科学史。我暂时在科学技术哲学方向招生。
2,我对学术的基本理解以及我当下的关注焦点我本人的学术工作非常多样,在物理学哲学、科学哲学基础理论、环境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人类学、纳西学(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的角度进入)、科学传播理论研究、STS研究、科学与艺术研究、电影研究等领域都发表过文章。早期学术大多是凭兴趣,没有固定的领域,只有一个比较虚的方向:“个体的生存和人类的未来”。我一直存有一个理想,打破学科限制,对人类生活做一个整体性的研究。
作为学者,我们永远面对着两重世界,一重是文本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头脑去掌握;一重是现实的世界,需要我们用生命去体验。这两者都很必要。如同下围棋,既需要打谱,也需要实战。然而,文献是读过不来的。在基本文献掌握之后,我更强调通过实战提高,在实战中遇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打谱。
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文学术需要建立个体的生命体验之上。我的很多学术工作都是在解答我个人的困惑。在解决困惑时,自然而言地要调动所拥有的学术资源,而不在乎学科界限。
比如我早年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就开始于困惑。层出不穷的民间科学爱好者,只有初中文化,却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能够推翻相对论,几十年如一日,不惜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这让我困惑,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信念,使得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沙滩上盖楼?在解决这个困惑的过程中,我把民科视为变学术研究的对象,从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多重角度加以讨论。
其它如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垃圾问题研究,近期的牛奶问题研究、营养学批判,甚至早年的惠勒研究等,都有我的困惑在先。
当然,也有些困惑,如惠勒所说,我希望学生能够给我解答。在多年指导硕士生、本科生的过程中,我发现,案例研究是非常合适给学生做学位论文。也的确有很多学生,给了我非常好的答案。
现代社会学术分化,会有一部分哲学成为非常专门的职业,高居象牙塔的顶层,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必须有一些哲学,要对当下的社会生活做出反应,给出回答。比如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牛奶三聚氰胺事件、网络虐猫虐狗事件;此起彼伏的垃圾事件、强拆事件,再比如转基因作物问题、水电站问题、核电站问题,更大的如全球变暖问题、森林退化问题,所有这些,应该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需要有哲学家做出回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首先,作为一个个人,哲学家要反思自己的生命体验,解决自己的困惑;其次,要思考自己所属民族和国家的问题,提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最后,作为人类知识分子,要思考整个人类的问题,提供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警示。对于当下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哲学家要提出新的图景,看到新的问题,并给出新的回答。
我在2007年出版的《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是我学术工作的转折点。我把我此前杂乱无章的研究工作概括为: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批判。此后,我批判的对象由“科学主义”变成了“工业文明”。最近几年,我的全部工作都围绕着“工业文明批判与生态文明建设”展开,我已经有了一个整体框架,我以前的大多数工作,都可以集纳到这个框架之下。关于这个框架的具体的内容,需要另外一篇文章来阐述。
3,我目前比较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在工业文明批判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大框架下,我目前比较关心以下几个问题。
1,垃圾问题研究。理论部分基本完成,目前需要更多实证研究和田野工作提供支撑。我以前指导的曹娜(硕士)、王曦赫(本科)都属于这个领域。
2,食品人类学及工业化食品研究。从牛奶研究和营养学研究出发,讨论工业化食品的起源及发展,工业化食品与资本、技术的关系,以及所导致的环境后果。宋花、李猛的硕士学位论文,许辰佳、张榆曼的本科学位论文都在这个领域。
3,工业化农业与生态农业研究,这部分要对人类生存的基础问题进行考察,考察工业化农业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粮食、土地、科学及技术、资本等各个方面关系的转变,讨论“绿色革命”的生态后果,讨论生态农业的可能性。王宁、陈佳的硕士学位论文属于这个领域。
4,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向现代性的转变:从中国现代制度化教育的角度,考察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迁,传统的缺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并阐述生态文明视域中传统的价值。
5,工业文明起点研究:立足资本分析,重写工业革命前后的科学史。
6,基于环境哲学的案例研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推进环境哲学对于社会现实的解释能力,并反过来,使理论本身得以丰富。刘芙的硕士论文、高旋的学士论文都属于这个领域。
7,其它与工业文明关系密切的案例研究。比如孙才真的本科学位论文,以PM2.5为研究对象。
…………
这些课题都属于跨学科研究,但其核心理念是我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工作。
从学科上看,我指导的论文大多针对某个案例的STS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可以把科学哲学、科学史和SSK等学科的基本方法融在一起——通过具体的案例,掌握理论,充实理论,同时,也发展理论。也有人以相对纯粹的哲学研究为题目,比如赵月刚的硕士论文,管浩然的本科论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学生就一定要把上述课题作为论文选题。学生和老师同样也是合作关系,合作是相互的。
其它方向的工作,比如民科研究、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及科学传播实践、科学与艺术研究等,尤其是物理学哲学,如果有合适的合作者,我也期望能有所扩展。
4,我希望招什么样的学生最后,说我希望招什么样的学生,以及我对学生的要求。
大学里,更多的是学生选老师,或者说,首先是学生选老师,然后才是老师选学生。学生选择老师,一定要慎重,万万不可马虎。现在虽不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至少“一遭为师生,终生为师生”。尤其是在硕士、博士阶段,与古时的师徒关系还是有很多共性的。一旦认了某位老师,一生都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这是不可逆的。在这个意义上,“择师如择父”。博士阶段的工作,对于一生的学术道路,都会重大的影响。不可不慎。
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报考之前要慎重考虑,多方面了解,是否适合跟我做论文。我建议考生认真阅读《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科学出版社,2007)和稻香园随笔(新笔)(http://shc2000.sjtu.edu.cn/topic/DaoXiang.htm)。这些文章虽然不是学术文本,但是能够代表我的学术趣味,学术方法,和我的基本观点。
作为老师,最大的荣幸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我对未来博士生(也包括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期望大致如下:
1,有人文品质,有学术热情,对于形而上的事物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能够享受到“思维的乐趣”(王小波语)。即使将来不再继续从事学术工作,这一点也极为重要。
2,专业不限。我相信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深入下去,都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而且,鉴于科学哲学这个特殊的学术领域,我相信出身任何一门学科的同学,都可能做出独特的工作来。不过,从现实考虑,文史哲、社会学(人类学)、外语等专业的考生,以及理科专业的考生,会有一点优势。
3,肯下笨功夫。
多年以前,吴国盛教授曾写过《给我未来的博士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dc06201009r70.html),在同行之间颇有影响。这里提供链接,也供考生参考。其中关于面试、笔试的部分,尤望考生关注。
5,我指导过的硕士和本科学位论文2007届硕士
任辉:“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研究
刘芙:从环境伦理角度看敬畏自然之争
何颖珊:从环境伦理视角看圆明园事件。(何颖珊同学提前离校工作,未完成论文)
2008届硕士
宋花:牛奶的营养科学及其社会建构——关于公众科学观、技术和商品的一个案例分析
2009届硕士
路圣婴:现代技术文明中的死亡与死亡意识
曹娜:技术时代的垃圾问题
2010届硕士
李猛:营养学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本科生
许辰佳:膳食指南中的社会建构
2011届硕士
赵月刚:赖欣巴哈的知识论研究
本科生
王曦赫:核废料处置中的科学伦理问题——以尤卡山处置库计划为例
2012届硕士
陈佳:从科学实践哲学剖析印度“绿色革命”
王宁:生态农业发起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本科生
张榆曼: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味精安全性的建构过程分析
孙才真:寻找蓝天——PM2.5发现和监测历程的STS研究
高旋:试论都江堰与三峡工程中体现的环境伦理思想
管浩然:面向未来的确定性何以可能——预测依据的变迁
2012年10月27日
Au Coquelet, Berkeley.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田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67-6319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