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关心一片具体的叶子

已有 2648 次阅读 2009-12-21 11:12 |个人分类:逝者如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刘华杰《一点二阶立场》   读焰

中秋一过,北京的天气迅速地冷下来。过不了多久,香山就会引来无数游人,年年此景,看叶子的人比叶子还多。也会有人在山脚下买一片装在塑料膜里的红叶,作为旅游纪念。旅游是一项现代时尚,也是一项绿色产业,它使很多人跑出家门,在他们命名为大自然的地方照相,消费多余的金钱和精力。而已。当城市的星空被烟尘与光雾所遮蔽,人们的心灵早已疏远了自然。那些在拥挤的车流与人流中朝拜红叶的人,有谁会认真地关注自家小区里某一棵具体的树,关心树上某一片具体的叶子?

在刘华杰新出版的文集《一点二阶立场》的封面上,就印着一片深红的叶子。封底注明,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作者本人于2000年摄于浙江富阳。这片鹅掌楸大可以做为刘华杰的标识符。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开头都有它的倩影,散发着浓郁的博物情怀。

提倡恢复博物学传统正是本书的主题之一。 

自古希腊时起,博物学传统就是与数理传统并列的两大科学传统之一,而且它更为古老。博物学来自于对自然的直接的观察,近年来国内屡屡重印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博物学传统的优秀著作。观察之后需要记录,而记录要有条理,于是需要归纳,分类,自然产生出生物分类学及矿物分类学。进化论正是建立在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的。然而,与数理传统的科学比起来,博物学就显得不够深刻。刘华杰有一个很好的归纳:“套用‘后现代’术语,博物学是平面的、非还原的、注重整体特征和整体联系的一种考察事物的方式,这与‘现代’科学不合拍。”(59

岂止是不合拍,与数理传统的科学家相比,博物学家简直不像个科学家。“在新一代科学家看来,博物学的工作方式像是集邮,不断收集标本,然后进行鉴定。”(60)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是所有的叶子都进行同样的光合作用。生化学家注重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而博物学家则把精力用在观察一片又一片叶子上,看它们的阴晴雨雪,看它们的生老病死。博物学家看到的是事物本身,是活的昆虫,活的植物,而不是一系列生化反应。像法布尔那样终其一生观察昆虫的生活,并且只满足于观察和记录,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科学实在是大相径庭。有什么用呢?与数理传统的科学相比,博物学最大的弱势大概就是:没用!分子生物学可以把人的基因谱排列出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这是法布尔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博物学日渐荒凉,大学中的博物学教席日渐稀少,如深秋的叶子,正在凋谢。“一门不说走向死亡也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学问,能凭几句叫喊就恢复或者复兴?”刘华杰说:“实际上我们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恢复博物学,是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理解自然以至积极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的意义上谈复兴。”(61

1960年代以来,环保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主题。有很多人试图与大自然重温旧情,但却失去了向自然示爱的基本话语。博物学在这里有了新的生长点。只有把自然当作活的生命去观察它们,理解它们,热爱它们;而不是当作资源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利用它们,我们才可能真正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仅仅从人类的利益出发亡羊补牢地保护环境。

因而,刘华杰一直呼吁在高校乃至中学开设博物学基础课程,“目的不在于培养什么博物学家,只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一般地了解大自然,热爱与理解生命及其多样性,从而在他们年轻时就给他们注入一种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61)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校接受他的建议。

近年来,很多从事自然哲学、环保以及生态研究的学者意识到博物学的价值,呼吁回复博物学传统。然而,即使很多呼吁者,也不具备多少具体的博物学知识。在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高考教育中,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太少了,更不容说认识一些星座,一些岩石,一些地貌了。而刘华杰则能够身体力行。这要归功于他少年时期所生长的长白山,归功于他的本科专业地质学。在刘华杰主持的北大科学传播网站上,不但有恢复博物学的呼吁文章,也有具体的博物学知识。连情人节都能激起他的博物情怀:你知道你送给情人的究竟是玫瑰还是月季吗?96) 刘华杰热爱摄影,他的摄影是一个博物学者对自然的记录。在专业摄影家看来,有些照片是不值得浪费胶卷的。比如一棵树干,上面缠绕着杂乱的藤蔓,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刘华杰告诉你,这种现象极少见,因为左旋的拉拉秧和右旋的牵牛花缠到了同一棵树上。(91) 他还把一棵缠着藤蔓的树与他的镜像并列,你能否根据藤蔓的左旋和右旋来判断,哪一个是大自然中真实的植物,哪一个是它的镜像?(92

 

和许多从事科学哲学的学者一样,刘华杰也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他的博学与多识从这本书中可略见一斑。除本文所介绍的博物情怀之外,文集中还包括他近年来关于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和科学传播的文章。可能是想要强调学者本色,刘华杰把“科学哲学”部分排在了文集的前面。希望专业以外的读者不要被这几篇学术性强的文章吓住,因为后面几个部分的文章有趣而好看。我想,这部书对于想要了解科学的人文学者、对于有志于从事科学传播的媒体工作人员,都是非常有益的。这部有趣和有益的书有一个奇怪的名字,这个奇怪的名字还有两种有趣的句读。对此,胡亚东先生已经在他有趣的序文中作了认真的介绍。

在北京日渐寒冷的秋天,一叶鹅掌楸静卧在书桌上,如一团小小的火苗,释放着一点二阶的能量。使我温暖。

 

 

20011011

北京 稻香园

 

 

(《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刘华杰著,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八面风文丛,20019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文中所引均出于此,括号内数字为此书页码。)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11016B3版,这里作者对个别标点和字句做了一点微小的改动。2001/10/19 

(此文收入了《堂吉诃德的长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67-280242.html

上一篇:达尔文选择了博物学
下一篇:追思博物科学
收藏 IP: .*| 热度|

3 刘华杰 杨正瓴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