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dong

博文

儿童绘本(3):《猜猜看——谁做了什么》读后反思

已有 8956 次阅读 2012-4-23 18:1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读后感, 亲子阅读

《猜猜看——谁做了什么》,[法]热尔达.穆勒
  
    一本很特别的书,只有第一页有句话“让我们跟着这些脚印去寻找……”。每页只有脚印没有人,让读者跟着脚印去猜故事里的人都做了什么?

    第一遍看下来,就是找不同嘛,看看这页和上页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判断他们都在干什么。小主人公在大雪覆地的早晨穿衣服、吃饭、换鞋穿外套,然后和一只小狗去河边,折了根树枝返回,途中拔草喂马、帮大人搬木头,然后再换鞋脱外套、吃午饭,最后一页现出了小主人公和小狗的庐山真面目,完了?姑娘对穿衣、洗漱、吃饭、换鞋这种日常生活必须的都能猜出来,栓庭院的门、搬柴这些没体验过的生活经过提示也能猜出来。

感觉像流水账?于是我们又读了第二遍。第二遍再细读,发现这是个故事,很有趣的故事。所谓故事,一定要有条主线,那些零散的枝杈起到丰富内容和增加故事趣味性的作用。小主人公带着小狗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一根长短、粗细合适的树枝,把他的红色小帐篷搭起来做游戏。故事里,小主人公吃完饭从板凳上下来的时候餐巾掉到了地上,桌子上放着咬了一口的苹果,用木板横搭在小河上当小桥……;途中,小狗吓飞了院子里的小鸟,惊跑了一只兔子;一只小鸭子从雪地里拽拽的走到小池里……这些都没有削弱故事的主线,因为那根树枝自出现后就在之后的每幅画面中,或丢在雪地里,或斜放在门前的台阶上,或立在饭厅的墙边等等,小主人公走到哪里树枝就带到哪里,最后终于出现在了红色的帐篷上。

肯定还会漏掉一些细节吧?于是我们又读了第三遍。读到过桥那段,发现过桥前还有小狗的脚印,桥上和过了桥的一段路上都没有小狗脚印,直到松树底下小狗脚印才出来。我问姑娘小狗的脚印哪去了?她猜不出来,告诉我被大灰狼吃了。然后我说大灰狼吃了就再不会有小狗的脚印了,为什么后来小狗脚印又出来了?她答不上来。我抱着她在屋里走,然后放下她让她自己走。问咱们两个人谁开始没有脚印后来又有脚印了,谁一直都有脚印?她说:是我,妈妈一直都有脚印。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你抱着我呢,我的脚没着地所以没脚印。我问那小狗的脚印是什么回事?她说因为小孩的脚印抱着它所以没有,然后把它放下了它就有脚印了。[]终于转过来弯了,她说真有意思啊。折了树枝后路上出了小主人公的脚印和小狗脚印外,又多了一个圆圆的印,原来是孩子用树枝撑着走路呢[呵呵]。走着走着,孩子和小狗的脚印用一段滑行的痕迹代替了,我们猜测他们是在滑雪玩。过桥返回时,小狗脚印的路线上多了一滩黄色的印记,我俩猜了半天,对比了前后页面,不知道是什么。又叫来孩子爸爸帮忙一起猜,爸爸说是不是小狗尿尿了啊。哈哈哈哈,姑娘恍然大悟,笑得很开心。

小主人公、小狗顽皮爱玩的天性和小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环境在枝杈的细节中一览无余,让人忍俊不止的同时又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第四遍我让她自己当小侦探,发现脚印然后跟踪脚印,猜猜脚印都干什么去啦;第五遍我特意让她看前、后页都有哪些不同,一一告诉我;第六遍我们在去姥姥姥爷家的火车上读的,她当大侦探,我当助手华生,她发现蛛丝马迹,我帮助她“找资料做辅助分析”;第七遍和爸爸一起……

故事深刻度三星半;阅读难度四星半;画面四星半;趣味性五星,推理性五星。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连贯性,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很赞的一本书。

 

后记

为什么会读这么多遍?因为和孩子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她逻辑思维偏弱,同时由于缺乏某些生活经验所以推理判断不足,所以想好好利用一下这本书。为什么孩子的逻辑思维会偏弱?

责任主要在我。女性与男性相比感情丰富,逻辑思维欠佳。平时我和孩子的时间多,所以带给她感性的东西多,教她数学的时候也只限于把数算对了就行了。爸爸则不同,爸爸教她数学则会让她自己想不同情况下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擅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来讲解。但是,如果把这种对比放大到中国应试教育与其它国家教育的差别上来说,我俩或男、女性群体之间的这种差异就不算什么了。从我上小学起,就深刻记得老师判断学生成绩好的标准就是:题和答案一样。为什么一样,还会不会有其它可能?管这么多干嘛,只要答案对了,考试高分就行了。这个东西原理和机理是什么?管它呢,只要能用就行。为什么会出现××现象,答不上来,就随便找个替罪羊。所以我们的数学计算能力虽然很强,可数字后面隐含的意义却看不透,高斯19岁却从一个数悟出了圆周的等分,仅用直尺和圆规就画出了正十七边形,无比膜拜啊!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就是用来炸山放鞭炮的,化学性能不清。出现了月食,就说这是天狗把月亮吃了……

儿童教育也是一样,找不同是练眼力和细致观察能力。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没见过国内找不同的画册能把如此多的线索凝结成一个主题、串成一本书的。儿童故事里有太多的大灰狼,要么很凶恶用来吓唬孩子,要么被喜羊羊、小兔子之流的食物链下端的动物耍的团团转。所以孩子对大灰狼的印象最深,什么都会拿大灰狼当替罪的。小狗脚印不就是嘛,被大灰狼吃了!数学的教育一直都很受重视,可加减法、乘法意义是什么,谁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讲解?物理书里一大堆定理定律,我们像老夫子一样背的头头是道。孰不知,它和我们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趣味无比,这些——哪个老师告诉过?

我已过了愤青的年龄,况且愤怒无用,徒然添加烦恼和无奈而已。庆幸地是,孩子的教育已有很多人在反思,并尝试做出了许多改进。如今国外引进的书越来越多,虽然语言习惯和生活背景不同,但道德仁爱标准和孩子的均衡发展是有共识的,只要擦亮眼睛,就能淘到好书。我也愿意和孩子一起去重新认识原以为知道的旧事物,探索发现新事物,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12-562753.html

上一篇:儿童绘本(2):《世界真好》读后感
下一篇:儿童绘本(4):评《草莓》绘本
收藏 IP: 210.73.57.*| 热度|

2 林涛 钟海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