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旧了的散文2

已有 24152 次阅读 2008-6-8 03: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2.林语堂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文学底蕴深厚,行文从容大度,《读书的艺术》这篇散文完全展现了他驾驭大题目大文本的力量。论读书的文章很多,但多偏爱读书的效用,最有名的无过于培根先生的《论读书》,开篇第一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就强调读书的功用。朱熹的《观书有感》要有趣的多,“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多多少少表达了读书时明镜见底,清澈无碍的感觉;后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点明了阅读乃是思想之源泉。朱熹诗作寥寥,这确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如果要把这两个人阅读的品位和林语堂做比较,还是差了不少。林语堂认为“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我是完完全全同意他的看法的。这里面微妙的味道胜过了培根的怡情、博采、长才。因为后者是外化的,是具体的,而优雅和风味却是沉淀在读者身上内在的气质和力量。林语堂还强调读书必要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作者,必要形成某种心灵相通的境界,我想这应该是某种极美妙的体验,令人神往,可遇而不可求。林语堂还有一篇名为《论趣》的散文,与本篇暗通机巧,心境相符,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75-28209.html

上一篇:旧了的散文
下一篇:转发一个助理教授位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