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年看过的科普书不少,其中觉得最好的是两本,《生命3.0》和《基因启示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一线的青年科学家,中科院的仇子龙。他的工作在2016年入选过“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国际上“大脑发育疾病的基因原理与神经机制”方向的领军学者之一。中国一线的领军科学家花很大力气写科普读物,在我来看是个稀罕事儿(李淼兄是花了不少力气写科普的,张景中、郝柏林老师也是科普好手,但是我能说出名字的真心不多),因为在我国,写科普好像有点不务正业,而实际上一本好的科普书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首先讲了基因运作和演化的基本规律,然后讲基因怎么影响人类的进化,以及我们的语言和学习能力、暴力倾向、亲密关系等等,再次讲人类认识基因的坎坷经历以及正确的“基因观”,最后讲了基因科技对我们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已经带来、正在发生和未来将来的重大改变。虽然不是教材,但是这本书绕开了教材的枯燥和细节,确保留了教材知识系统性的特点,给我们描摹了基因学的全景——这是和很多科普著作不同的。简单来说,优秀的科普著作集中于点的多,或者写发展历史的多,像子龙兄这本讲面还能一直趣意盎然的很少。书的插图页非常漂亮,看起来是一种享受。
这本书里面有些知识对我这样的生物小白来说,是有震撼效果的。比如说我第一次知道生活经历也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切断了荷兰的粮食供给,造成1944年冬大批荷兰人似于饥荒。科学家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意外注意到出生于1945年的一代人非常容易换上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发现饥荒中的母亲体内会产生一些信号,对胎儿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基因做出特殊的标记(甲基化修饰),基因被标记后就无法打开[1]。类似地,父亲可以把毒品成瘾传给下一代[2]。当然,这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并不同于用进废退的理论,因为基因没有变化,如果1945那一代荷兰人没有再经历饥荒,他们的下一代就不会受到影响。又比如,DNA里面97%的内容不是基因,而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的暗物质,但这些暗物质实际影响了基因开关的时间,而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一个可能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成熟的蛋白质产生很晚,使得人类大脑发育比其他动物晚,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保持大脑的可塑性,从而使人类更智慧(这个工作子龙兄是贡献者之一[3])。
书中有很多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基因并非命运”,虽然基因是生物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但是社会环境以及我们后天的选择和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我们的人生。又比如“人类并非基因的奴隶,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基因的传递,还包括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作者批判了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把一切生物活动包括人类文明都归为被基因传承的印记所奴役的过程,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完全可以拜托基因的桎梏。事实上,子龙兄在丛书的前言部分,就提出了五个响当当的观点,我就不重复了,建议大家可以看完全书再回头重新品味这五个观点。
如果子龙兄还有心思出第二版或者再写基因方面的科普书,我有三点个人的建议。首先,作者在全书中穿插基本知识和观点,造成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观点没有展开叙述,如果不仔细读,也不觉得突出。例如子龙兄提出“新时代的基因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新时代的基因观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是这些内容,有哪些和新时代基因观相冲突的观点,如何判断孰对孰错,如果有了错误的认识会带来哪些灾难性的后果……我觉得还有很多意犹未尽的地方,非常期待子龙兄就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其次,基因科学带来了大量科学伦理问题,作者触及了其中一部分,但我觉得还讲得不够。如果对比本书和《生命3.0》,在畅想未来和扎进科学伦理深处方面,《生命3.0》要胜出一筹,在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易接受性来说,《基因启示录》要胜出一筹。我觉得子龙兄还应该在科学伦理方面更深入探讨,下深水区,比如滥用基因编辑技术未来到底会带来什么样可怕的社会问题(人类的分化?阶层的固化与社会流动性的消失?……),又比如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的担忧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等等。最后,我希望子龙兄花点时间给小朋友门写一本他们能够阅读的关于基因的书。因为现代社会,不了解基因,就是不了解生命科学的基石,应该要设计出更好的办法,让小孩子就能够吸收一些科学前沿的精粹。
再次向各位朋友强烈推荐这本书!如果没有读这本书,你不会后悔。但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再回头去想,就会觉得“如果自己选择不读这本书,肯定会后悔”。
[1] E. W. Tobi, et al., Science Advances 4 (2018) eeao4364.
[2] Q. Le,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2017) 15527.
[3] X. Liu, et al., Genome Research 22 (2012) 611.
相关专题:读书荐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75-121837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