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我组织的一次国际会议的体会 精选

已有 8260 次阅读 2010-7-26 07:01 |个人分类:所见所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6月13日-24日,我组织的红移巡天与大尺度结构暑期学校和研讨会(http://cosmology.bao.ac.cn/~summer2010/) 在国家天文台举行,这是我第四次负责主办国际会议。(前三次分别是2006年与高能所、理论所和北师大合作共同举办中法暗宇宙学术研讨会,2007年主办北京暗物质暗能量国际研讨会(http://cosmology.bao.ac.cn/~workshop2007/),2009年在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组织的LAMOST的星系形成和大尺度结构暑期学校(http://kiaa.pku.edu.cn/Activities/kiaa_lamost_2009.html) ,当然除此之外我还协助别人组织过一些其他国际会议的组织)。

我国的郭守敬-LAMOST望远镜(http://www.lamost.org ) 已经于2008年9月建成,目前正处在调试阶段。这一望远镜有能力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光谱巡天,为我国的星系大尺度结构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改变我国天文观测方面长期落后、没有世界先进水平望远镜的局面。但是,LAMOST望远镜是一台用于巡天的望远镜,其运行模式与一般的通用望远镜有很大区别,为了获得可用的数据,需要综合望远镜的性能特点和科学前沿对其整个巡天计划进行精心设计,而国内的研究人员过去更多地是针对单个天体进行研究,在巡天设计方面经验比较少。我去年组织的KIAA会议和今年组织的暑期学校,目的都是希望把国际上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顶级专家请来,传授他们的经验,促成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的合作,提高LAMOST巡天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水平,同时,也促成国外天文学家对LAMOST的兴趣,让LAMOST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学家所用,从而产生最大的科学产出。

这次我们请来了9位专家,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由他们系统地介绍大尺度结构研究(关于红移巡天与大尺度结构,参看我今天发出的另一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350)。他们是:Marc Kamionkowski 教授,我过去在哥大的博士导师,现在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樊晓辉,以对高红移类星体研究而享誉世界的我国旅美学者,亚利桑那大学教授。Alex Szalay,在大尺度结构研究方面的老前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文系和计算机系教授,也是美国虚拟天文台项目的负责人和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David Schlegel,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高级科学家,美国SDSS-III BOSS 巡天和Big BOSS 项目的负责人。Max Tegmark,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也时不时发表一些多重宇宙(multiverse)之类的高论。 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和大尺度结构数据处理方面非常著名的研究者。Martin White,伯克利大学教授,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结构和引力透镜等的现代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的一位学者。Shaun Cole, 英国多勒姆(Durham)大学教授,以关于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方面的半解析模型理论特别是关于暗晕并合率的计算著称。Changbom Park (朴昌范)是韩国高等研究院(KIAS)的一位学者,在大尺度结构、微波背景辐射乃至韩国古代天文学历史研究方面都有许多成果,还有盘军过去的博士后导师,另一位匈牙利人,夏威夷大学的Istvan Szapudi教授,他以多点关联函数和功率谱的研究著称,也是盘军的博士后导师。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著名专家也参加了暑期学校后的研讨会,例如加拿大McGill 大学Robert Brandenberger 教授,Simon Fraser 大学的Frolov 教授等。

这些专家的报告各有特色。Kamionkowski教授的比较理论化,包括了许多他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而Schlegel教授则涉及观测的许多细节,并给LAMOST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Szalay 教授比较深入地介绍了关联函数和功率谱测量中的许多基本思想和技术问题。Tegmark精力充沛,除了暑期学校的报告外,还在北京各高校和研究所做了报告,并抽空去北京天文馆为中学生进行了科普讲演。Szapudi 教授得了流感,一度几乎说不出话,但仍然进行了非常出色的演讲。 Martin White 教授对非线性理论的种种不同处理给出了系统的评介,Changbom Park 教授则回顾了对于大尺度结构的拓扑性质研究方面的历史。Cole 教授的讲演则非常清晰。樊晓辉教授对观测方法的介绍是我听过的关于这个题目的最出色的一次报告。一般说来,由于天文观测涉及许多关于具体技术、仪器、乃至数据格式等五花八门的细节,关于观测的介绍往往容易流于琐碎和没有头绪,然而晓辉抓住了信噪比这一观测的中心问题,整个报告线索极其清晰。

在对于如何安排会议上,我现在的看法和刚刚回国时也稍有一些不同。我自己过去比较熟悉美国召开的会议,这些会议的安排都非常简单,食宿等基本一切都是由与会者自行解决,活动、宴会等一般也安排得非常简单,因此我曾一度觉得就象美国那样安排就行了。不过,我现在觉得,对国外来访者的食宿安排得更用心一些,适当地多安排一些精彩的活动,也确实有助于增进感情,增强对国外研究人员前来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所需要投入的主要是一定的人力,而我们在这方面确实又有一定优势,那么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我们这次会议安排的晚宴、出游等活动都不错,耗资并不太多,但因为比较有特色,让来演讲的专家们比较满意。天文台的行政部门也给我们许多帮助,会议正碰上端午节假期,科技处、财务处等不少行政人员以及司机师傅们还是来加班帮助我们进行安排,对此我非常感谢。

会议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讨论比较少。我原来考虑把会期安排得长一些,每天有较多的时间供讨论。但是,效果并非完全理想。这里就涉及到会议安排的一个选择问题:是在京内开会,还是到外面找个地方开?我过去一直倾向于在京内特别是台内开会,迄今为止我组织的所有会议都是在北京召开的,这样的好处是大量的学生可以参加。但是,京内特别是所内开会的缺点是,许多人只是选择性地来听一些报告。从个人角度看,这样当然更省时间,但整体来说就容易造成缺乏讨论,特别是缺乏国内外学者间的交流。如果把会议安排在风景优美之处,一方面更容易吸引学者们参加,另一方面会后也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更便于深入交流。因此,也许以后组织会议时我会考虑在外地进行。

最后,我感谢上海天文台景益鹏研究员、张鹏杰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盘军研究员、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范祖辉教授,以及国家天文台赵刚副台长、薛随建研究员、赵永恒研究员、詹虎研究员、崔辰州副研究员以及许多其他在会议中给予我许多帮助的同事们,以及为了此次会议出了许多力的我们组的同事们和同学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61-347349.html

上一篇:人生中的又一个第一次
下一篇:红移巡天与星系分布的大尺度结构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王芳 王号 梁建华 罗渝然 盖鑫磊 李毅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