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头发短

已有 3109 次阅读 2007-8-5 07:56 |个人分类:文学

 

是不是一定意味着见识就长?

如果这样,我今天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换了一个发型,成板寸了,见最下面的图。

实在没有什么新鲜的要说,这两天浏览网络,看到一些话觉得有意思,学黄集伟收集一点。

申霞艳:批评是最深刻的阅读。来自申霞艳的同名文章,“没有阅读这一孤独的旅程就没有批评。批评是最深刻的阅读。别忘了,我们首先是读者,无论是作家还是批评家。”

陈丹青:我说的话连常识都算不上。来自木叶的采访。木叶:很多人认为当下中国还处于一个常识普及的过程,比如王小波的很多文字,有人认为你的话仔细来看也是如此。陈丹青:我说的话连常识都算不上。

李零:如果有社会批评这个是愤青的话,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李零在回应别人对《丧家狗》的批评时说:“刚才说让我做一点回应,也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我可能只能做一点点说明吧,比如刚才陈明先生对我这个考据方面的工作的一些肯定,但是他说我是一个愤青,如果有社会批评这个是愤青的话,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

无名氏:一半是温水,一半是青蛙。最近才听到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是这么说的:“将一只青蛙扔进煮沸的开水里,该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清水里(青蛙此时不调皮觉得呆清水里好玩不跳出来),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很多环境是温水煮青蛙,一些无欲则刚的人觉得温水的环境挺好,“朕不给你的,你不要抢”,觉得这样挺好。一大堆青蛙挤在温水里被逐渐升温,的确是一个壮观的景象。

—————————————————————

高考之后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作文,原因也简单,许多成年人估计物理数学之类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只剩作文题可以议论了。谁不会作文?虽然如此,我自己最怕命题作文,过去有记者给我出题写东西,我不是推掉,就是拖拖拉拉,命题作文是天下最烦人的东西。

既然大家都评论过了,我现在才评论,不算赶时髦吧?

全国卷1

人生,诗意还是失意。难怪全世界的人类都觉得我们中国人最配做哲学家,中学毕业,就开始思考人生了。我高考时沉思最多的是如果考不上大学,是在纺织厂做电工呢,还是做钳工?不论做什么,都是最诗意的生活,因为这些工种的男工都是纺织女工最仰慕的。王菲曰:如是我闻,仰慕比暗恋更苦。

北京卷

春夜喜雨。可以灭风沙。

安徽卷

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我喜欢,我坐汽车往来在安徽和江苏之间的时候,安徽除了高速公路不如江苏,春光还是有的,田野很绿,水很蓝,房子很农家,是几十年前的那种。

重庆卷

甜酸苦辣说高考。严重怀疑是模仿我的《三言两语说威顿》。

江西卷

心中一泓秋水。无崖子啥时躲到江西去了?据说金庸修改后的《天龙八部》中,丁春秋的心中也有一泓秋水。

江苏卷

怀想天空。污染,使得我们对天空只能怀想了,向江苏出这个作文题的人敬礼。当我们怀想天空的时候,不得不花一张机票的钱飞得高一点,或者去欧美暂住。

浙江卷

行走在消逝中。这个超赞,出题者一定看过贾樟柯《三峡好人》的结尾。

上海卷

必须跨过这道坎。的确像一些人说的,这题不像一个上海人说话,可是谁规定出题的人就该是上海人?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连我这个最没有哲学天分的人都知道。人生的坎很多,还没有哪一道有高考这么明显的,因为很多其他坎总可以一次一次重复地跨。对,跨坎是通常用的说法,我这个介于不惑和知天命之间的人觉得爬过一道坎更合适。将自己的身段放低一点,慢慢地爬过,然后站起身来,掸一掸身上的土,吐一口气,继续向前走。文人却不是这么看的,他们的身段比较高,不是一般的高。看看叶永烈在这道作文中最后怎么说的:“其实,人生的道路从来不平坦,谁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坎。要像刘翔那样勇往直前,你就能飞越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满灿烂和喜悦。” 一尺高或者一丈高的坎,他老人家身子飞到万米高空去了,不是一般地有气势。

辽宁卷

我能。这个广告语其实特美国化,美国人总是强调意念的力量,能自然是能,不能也是能, yes, I can do it! 年轻人似乎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本身不是坏事。又想到我自己。我经常问自己:我是谁?王朔说,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我不是谁。对啊,你以为你是谁啊,看你能的。

待续……

limiao.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7-5501.html

上一篇:《论语》李氏网络版继续
下一篇:祝贺何亚丽张鹏同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