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奥运城系列(19):首尔--汉江畔的都城 精选

已有 5447 次阅读 2016-8-18 14:02 |个人分类:世界知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首尔南大门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

首尔(Seoul),旧称汉城,是韩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市区分布在汉江两岸,面积606平方公里,人口982万。首尔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也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在1988年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后,一举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性大都会。


         古今交融的都市

首尔在汉江下游,距海30公里。1394年,李氏朝鲜王朝把都城迁到此地,因在汉山之南,汉江右岸,而定名为“汉城”。在此后600年时间里,一直是京城。它虽然历经“壬辰倭乱”(1592-1598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1910-1945)、朝鲜战争(1950-1953)的破坏,但作为朝鲜半岛最大都市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受到动摇。

二战后不久,韩国独立,将首都改称为发音Seoul的名字,这是韩文固有词,意为首都或京城,但习惯上汉译仍沿用汉城这个老名字。2005年1月,该市市长宣布,其汉字名称定为首尔,不再使用旧名“汉城”。从此我国书刊地图上也开始采用“首尔”这个名称。

首尔是行政、经济管理机构集中的城市,在就业人口中,商贸、行政和服务业就占了近70%。韩国的世界级顶尖企业,如三星、现代、乐金(LG)及起亚(KIA)集团的总部都设在首尔。京仁工业带(首尔-仁川)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区,制造业发达,拥有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合成橡胶、皮革、纺织、造纸、食品等多种部门,各类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远销全世界。

首尔交通便利,拥有两大机场。2001年投入使用的仁川空港建在龙游岛上,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航线通往世界五大洲。首尔城西的金浦机场现主要作为国内机场使用。陆上交通方面,早在1970年就修通了高速公路。2004年,从首尔至釜山全长420公里的高速铁路通车,从此韩国进入了高速火车的时代。

首尔最令人称赞的是地铁交通。现已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有10条,总长超过220公里。每天乘车者达800多万人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网之一。韩国是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大国,全国汽车超过1000万,仅首尔市区就有250万辆。市内道路交通已趋于饱和,路途经常发生堵塞,市民乘汽车出行时间难有保证。但是,乘坐地铁出行,无论远近,均可按时到达。进入首尔的地铁入口,便是一个多彩的地下世界。地下商业长廊,甚至从一个车站一直通到另一个车站,成为长长的地下街,商店密集,充分利用地下的空间,开辟了大都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新路子,很值得借鉴。

首尔是全国的文化中心。39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府,包括著名的国立首尔大学(原译汉城大学)、梨花女大、庆熙大学和高丽大学等环绕四郊,集中了韩国一半的大学生,使首尔平添了不少文化的气息。首尔也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其中2005年在龙山家庭公园内建成的国立中央博物馆新馆舍,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四大宫殿历沧桑

首尔市内古迹颇多,拥有4座故宫。庄严华丽的宫门,雕梁画栋的内宫,古典雅致的陈设……,真是美不胜收,集古今文化之大成,是韩国的瑰宝。其中最出色、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老城区北角的景福宫。

景福宫是与李氏朝鲜王朝创立同时兴建的最早王宫。宫内建筑物与中国宫殿大体相同,坐北朝南。南面以光华门作为外城门,宫内正殿为勤政殿,这里曾是国王即位,举行登基大典和朝礼的场所。该殿是韩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与其背后的北岳山一道给人一种极强烈的印象。大殿中央的御座,气派豪华,座旁龙头为饰,座后屏风为景,木刻花卉,四壁彩绘,华丽夺目,俨然有古代帝王之遗风。景福宫饱经历史的沧桑。日本侵占期间,曾拆毁众多楼阁,建起殖民统治的中心总督府。1996年,韩国政府将象征日本统治的旧总督府拆掉,并着手恢复了宫殿的原貌。宫内现设有国立民俗博物馆。

景福宫北侧的青瓦台,原是景福宫的后苑,现为韩国总统府。

景福宫以东二三里的昌德宫原是1405年作为离宫而修建的,保存着最为完整的宫殿,199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紧挨在昌德宫的东面,又是一座大型宫殿昌庆宫。从昌庆宫上步行桥,可以前往宗庙参观。宗庙占地18公顷,内部林木葱郁。正殿内供奉着李朝太祖李成桂等19代国王及王妃。永宁殿有其他国王及王妃的牌位。此外还有功臣堂、典祀厅等。现在,每年5月,李氏国王的后裔们都要在此举行祭奠仪式。宗庙,由于是保留了以传统东方思想为基础的王朝仪式的场所,因而获得很高评价,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德寿宫位于首尔市中心的市政厅大楼附近。后方的咸宁殿是1907年最后的皇帝纯宗即位的地方。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时,又是在此宣布了王朝的终结。而宫中的中和殿,则是大韩民国宣布独立的地方。


                    繁花锦簇老城区

从景福宫前面的光华门南下到南大门,以及东大门和独立门(原西大门附近)之间,是首尔的老城区,即古汉城所在。今天这一片是行政管理中心和首尔最繁华的闹市区,是现代首尔的心脏。

光华门前朝南的主街道,叫世宗路,因纪念李朝第四代君王世宗(1397-1450,1418年即位)而得名,他在位期间,朝鲜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他制订了韩语字母。500米长的街道两旁,集中了承担着国家中枢职能的的政府机关及相关设施。路西的世宗文化会馆,是个由4000座位的大剧场、以及小剧场、露天剧场、会议室、展览厅等构成的文化设施。馆内还安装有可以同时翻译7国语言的设施,所以终年排满了各种国内和国际会议。世宗路走到头,过了钟路,继续南下改叫太平路,一直到南大门为止。

雄伟的南大门,门楼上高悬着“崇礼门”匾额。由于南大门是王朝初期最优美的木造建筑,所以被列为第一号国宝,人们往往把它视为首尔的市标。其雄壮浑厚的景观,在四周林立高厦的陪衬下,成为摄影的最佳题材。

回过头来,再说东西向的主街道钟路。钟路,以普信阁为中心,从李氏朝鲜时代开始就是商业街,现在仍然是首尔具有代表性的繁华街道之一,甚至连地下也辟为商业街。钟路以南,到市政府广场及南大门市场一带,是著名的闹市区明洞。这里汇集了装饰豪华的高级时装店,以及各种各样经营小饰品的摊位,看一眼就知道这里是代表韩国时装潮流的地区。

从钟路东去,到尽头就是东大门,门楣上悬有“兴仁之门”的匾额。它与南大门构造类似,但在气势上略逊一筹。附近有东大门市场。

当年与南大门、东大门并列为三大门的西大门,现已不存。其西北建有一座类似巴黎凯旋门的西式建筑,起名独立门。为了纪念那些抗日运动的烈士们,韩国政府建立了西大门独立公园与西大门刑务所历史馆。刑务所即日本统治时期为关押抗日志士在此建造的监狱。


         汉江两岸气象新

海拔265米的南山,耸立于城南和汉江之间,是李氏朝鲜王朝时期防卫首都的重要关口。随着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飞速发展,首尔市区不断扩大,原来位于老城南端的南山,现在则完全被包围在都市的正中心。这一带被辟为南山公园,山顶建有高达136米的首尔塔(旧译汉城塔),。由于在首尔市内任何一个方向都能看到高塔身影,因此首尔塔成为确认方向的地标。塔上有每35分钟旋转一周的餐厅。隔着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大窗户就像是一个大屏幕,看着外面不断变换的画面,你一定会感觉到:首尔真大,首尔真美。

江边的汝矣岛被称为“首尔的曼哈顿”,西北部建有国会议事堂,其青绿色圆穹屋顶最引人瞩目。东南部屹立着韩国最高的摩天大厦。这座大楼叫“大韩生命63大厦”,地下3层,地上60层,高264米。从顶层的“63黄金瞭望台”可以眺望整个首尔大都会的风光。

江南的心脏德黑兰大街一带,是国际商人们的舞台,是充满商机的地方。韩国综合展示场是东亚有名的博览商展中心,韩国综合贸易中心(KWTC),即世贸中心,也在这一片。从德黑兰大街东去不远,就是首尔最大的游乐园乐天世界,像迪士尼乐园一样热闹。它的两边,坐落着著名的综合运动场和奥林匹克公园。


         汉城奥运会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在首尔举行,当时该市的中文译名为汉城,所以通常称为汉城奥运会。主要竞赛场地,都集中在汉江南岸,一处叫汉城综合运动场,其中包括可容纳10万观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开闭幕式在此举行),2万人的体育馆,以及室内游泳池和棒球场。另一处是在其东3公里的奥林匹克公园,除了选手村、记者村、奥林匹克文化中心等设施外,还有6个场馆作体操,自行车、举重、跳水、击剑、网球等竞赛。

这届奥运会是12年来第一次没有受到抵制的奥运会,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8400多名运动员参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1936年韩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得主孙基祯出场,将最后一棒奥运圣火传递到运动场。76岁高龄的韩国选手52年前获得马拉松冠军时,只能屈辱地在日本的国歌和国旗下领奖,而今天却可以代表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扬眉吐气地高擎火把进入自己国家的运动场。比赛中,前两届奥运会未相遇的美苏两家激烈对阵,苏联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第一,美国却被东德队挤到了第三名。中国队的成绩是5金11银12铜。

几十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wdi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wdpb.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997212.html

上一篇:奥运城系列(17):蒙特利尔--北美巴黎
下一篇:奥运城系列(20):巴塞罗那--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收藏 IP: 78.54.107.*| 热度|

2 黄永义 ahm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