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5/9/6
钢琴是乐器中音域最广阔、表现力最丰富的键盘乐器,被称为乐器之王。没有钢琴,很难想象现代人的音乐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里介绍一下,钢琴发明家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1655-1731)。
巴托罗密欧·克里斯托福里(Bartolomeo Cristofori,又译克利斯托弗利)1655年5月4日生于帕多瓦(威尼斯附近)。他的早年生活以及私人生活并不为人所知,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手艺高超的乐器制造大师。大约1690年克氏来到佛罗伦萨,开始为美第奇家族的费迪南多亲王工作,职务是照看亲王收藏的珍异乐器,后来成为费迪南多乐器收藏馆负责人,而其受雇的原因,也许或多或少与他出色的发明能力有关。就在此地工作期间,他发明了钢琴。
钢琴是键盘家族的一员。键盘乐器的历史可追溯到管风琴的诞生,它是利用空气通过音管发声。管风琴源于古希腊时期,中世纪广泛用于教堂音乐。德国帕绍老城大教堂(Dom)里装设着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管风琴。它有17388个音管,231音拴,还有5个键盘。按琴键时,音栓通过轨杆机带动滑板,使滑板上的孔洞与音管对应,气流通过,进入音管发声。管风琴音乐庄重,音量宏大,气势雄伟。给人震撼的感觉。
但钢琴的前身并不是管风琴,而是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音译克拉维科德)在14世纪首次现身,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大为流行。按下按键就会牵动一根黄铜棒敲击琴弦,制造出可引起4到5个八度范围的声音振动。拨弦古钢琴(意大利语clavicembalo,德语Cembalo,英语harpsichord,音译哈普西科德),又称大键琴、拨弦键琴、羽管键琴或古键琴,大约公元1500年时诞生于意大利,随后流传至法、德、英各国。按下琴键时,一根与长木条相连的羽管琴拨会敲击琴弦,制造声音。
克里斯托福里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拨弦古钢琴的制造师,在总结了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的优缺点以后,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型,创造出第一台现代钢琴。克氏对于音乐家弹奏拨弦古钢琴时,在音量程度上控制力不足感到不满意。1709年他别出心裁地试制了一种增加了击槌装置(用小槌击弦的击弦机)的键盘乐器,它和古钢琴最关键的区别是击弦机的机械系统,代替了过去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成为钢琴的标志与象征。1709年被视为钢琴的诞生年。
击弦机是钢琴复杂而灵巧的结构核心,早期钢琴共有几千个零件,其中3/4是为击弦而用的。手指按键,击槌敲击琴弦后会立即弹开,离弦较远,以免回跳再触琴弦,这样可保证琴弦正常持续振动,直到手指离开琴键;而且击槌弹开以后不会来回弹动,同时又可以迅速的重复击键。这就须使杠杆机件在击弦的瞬间与击弦下落(或弹回)之后,处于前后两种不同的距离位置。克里斯托福里首先解决了这一难题。他设计的击弦机有一“进退结构”(或称“擒纵结构”)装置,这使他成为公认的现代钢琴的发明者。
克里斯托福里新发明的这个键盘式乐器,音域极宽广,能同时演奏极弱音和极强音,发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从此开始了钢琴艺术的新纪元。因此钢琴最初被称为“能发出强弱声响的大键琴”(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后来简略为“Piano forte”(意为弱和强)。最终被简化为现今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钢琴piano,又叫槌式钢琴。
后来,克里斯托福里将闲暇时间完全投入在钢琴的改进中,在其位于佛罗伦萨的乌菲齐(Uffizien)的车间内对钢琴进行改造创新,通过敲击键盘的力度改变声音的强度。为此,他采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
那时,克里斯托福里的击弦机已经相当完善。他在费迪南多亲王与美第奇家族的帮助下,在佛罗伦萨成立了钢琴厂“Christofori Piano Studio”。
1731年1月27日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逝世,活了76岁。从1709年到去世这22年里,他一共做出了25架钢琴。现存于世还有三台:
一台制于1720年,音域有四个八度,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钢琴。一台制于1726年,四个半八度,现存德国莱比锡。还有一台制于1722年,现存意大利罗马。
早期的钢琴外观与今日截然不同,它没有踏板、键盘窄小,只有29个琴键,对于作曲家和有造诣的钢琴家来说,这种限制阻碍了他们的发挥。整个乐器比现代钢琴小得多,发出的声音带有一些噪音,按击琴键时有喀哒声。后来,很多发明家付出了艰苦努力,才逐步改进了克氏的发明。然而,尽管有着诸多的不理想,克氏的发明还是给音乐界带来了一场革命。钢琴改变了随后几个世纪音乐的演奏和欣赏方式。巴赫的钢琴作品还是以古钢琴为对象,但莫扎特到了后期,就完全转换为槌式钢琴。贝多芬在一生中,几乎完全使用槌式钢琴。全世界的钢琴演奏家都应对克氏心存感激。是克氏具有灵感的才能,让我们拥有了整个音乐界应用最广的乐器。
克里斯托福里的钢琴因为制造起来过于复杂,发明之初并未流行。在作曲家们开始支持这种新乐器之后,它才借着音量、可变性、表现力的优势,很快成为乐坛上主流的键盘乐器。特别是传到德国后,大有改进。德国管风琴制造师西尔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1683-1753)是巴赫的朋友,一直梦想着制造有更大音域范围的乐器,他有幸拿到了克氏的琴槌装置的图纸,于1725年,制造出了德国的第一架槌式钢琴。18世纪40年代末,腓特烈大帝购买了十几台西尔伯曼钢琴,并把它们放置在柏林的皇宫和各处行宫中。在此前,巴赫曾经试弹过西尔伯曼的钢琴,这位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大师并不喜欢它,对其构造提出了一些意见。但当他拜访腓特烈大帝并再次试弹改进过后的新装置的时候,巴赫宣称它完美无暇,开始创作钢琴曲。巴赫的钢琴作品是留存最早的钢琴曲目。18世纪中叶后钢琴广泛流行,引起欧洲大作曲家的重视,成为沙龙音乐、室内乐、协奏曲、歌唱伴奏及其他音乐的演奏工具。钢琴出现了各种式样和各种不同尺寸,且继续不断获得改进。
1843年,美国波士顿钢琴制造商发明以铸铁型框架制造钢琴的外框,之后不但钢琴持久不走音,其嘹亮的音响还可传遍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钢琴在上流社会越来越受欢迎,新的钢琴品牌应运而生。1853年,美籍德国钢琴制造家亨利·斯坦威(Henry Steinway,又译斯坦韦,1797-1871)在纽约设厂,成为令人瞩目的名牌钢琴制造商。
现代钢琴的音质和触键都与以前的钢琴大不相同。钢琴的音域最为宽广。钢琴键盘按十二平均律半音关系排列分上下两排黑白键,大型三角钢琴常见的为7组88键。也就是拥有七个八度和所有的半音。如此宽广的音域,其他任何乐器都达不到。事实上,钢琴可以涵盖整个管弦乐的音谱,一个人的十个手指就足以弹出音乐会上100个音乐师合奏的乐声。著名作家肖伯纳说:“钢琴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乐器发明,它对音乐的重要性,犹如印刷之于诗歌”。 现代钢琴主要分三角钢琴(台式钢琴)和竖式钢琴两大类;前者多用于演奏厅,后者多用于家庭。现代钢琴远比克氏的原型钢琴复杂,它的零件在8000到2万之间。
钢琴的存在已有300多年的辉煌历史。作为人类主要的键盘乐器之一,以及最受家庭欢迎的乐器之一,从十八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末,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钢琴就以它无比美妙动听的音色迅速征服了欧美乃至世界,当之无愧地问鼎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桂冠。钢琴天才们纷纷降生。在德国,门德尔松出生于1809年,波兰人肖邦出生于1810年,匈牙利来的李斯特生于1811年。他们作曲演奏,为钢琴创造出一个充满鲜明个性与浓烈情感宣泄的视野。
随着人类对艺术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钢琴文化,目前,全球钢琴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已是中国,其钢琴生产量占到了世界钢琴产量大约3/4。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关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50113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