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中
中西部六省自驾游,第十七天 沅陵吉首
2025-1-17 04:00
阅读:901

0261龙兴讲寺

0246纤夫拉船

0233沅陵-龙舟之乡群雕

0266胜利公园胜利门

0272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

0278湘西州博物馆

0314土家族服装

0324苗族服饰

0323湘西家具

0345乾州古城夜景

0347风雨桥

0351城门楼

P1060362.JPG0362小街夜色

 

高关中,高平原,11月17日星期日

沅陵龙兴讲寺,吉首乾州古城

早晨我们上高速一口气驱车100公里,到沅陵县城吃早点。沅陵县是湖南地盘最大的县,面积达5825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历史也很悠久,秦代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置沅陵县。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大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有湘西门户之称,抗战时成为湖南临时省会。那时,沅水、酉水两大黄金水道,帆影如云,商旅不绝,货通天下。在湘西人心目中辰州府城沅陵是跟汉口同样重要的大码头。当年沈从文曾6次到沅陵,最短住20天,最长约一年,称沅陵是他的“第二故乡”,留下诸多优美的文章,如《辰州》《沅陵的人》《还乡》《芸庐记事》等。县城东南,沅江对面,有座凤凰山,是一座名山。1938年,张学良曾被秘密囚禁在凤凰山古寺内达一年之久。如今辟为凤凰山森林公园。

我们最先游览的是沅陵第一名胜龙兴讲寺。龙兴讲寺,民间又简称龙兴寺。位于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南麓。它居高临下,俯瞰着滔滔酉水汇入沅江处。沅江与酉水,守望着沅陵古城,佛风天雨,从容淡定,千年不倦。

龙兴讲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亲自诏书“敕建龙兴讲寺”的石碑坊,如今仍屹立在山门上。据说,唐太宗下诏建龙兴讲寺,是吸取秦汉以来的历史教训,革新政治,以“仁治”代替“武治”。沅陵以西是五溪蛮地,为了教化当地百姓,就修建了这一寺院。该寺得名讲寺,是指专门用于传授佛学,弘扬佛法,讲授文明之地,具有佛学院性质。之所以用龙兴为名,是比喻帝王之业兴起兴隆。明代哲人王守仁(1472-1529,即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月余。这样看来,龙兴讲寺承载了中原汉人与西南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整个建筑依山就势,中轴线对称,布局严谨,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序。高大雄伟的庙门也称头山门,是砖砌的三间硬山式牌楼门坊,上面中有五爪双龙夺宝浮雕,外左右各有一只麒麟,栩栩如生,中间拱门上竖刻“龙兴讲寺”四个大字,并崁“唐三藏取经图”砖雕。头山门左为黔王宫戏台,右为火神庙戏台。

由头山门起,逐级高出,沿中轴线拾级而上是过殿,原供哼哈二将。再上为天王殿,重檐歇山顶。原供有四大天王,后毁于“文革”期间。西侧有黔王宫大殿。

继续登高,进入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法的护法神,寺庙供奉韦驮意图护寺安僧。过韦驮殿,正对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构成纵长庭院,中有月台相接,显示出大雄宝殿的威严,成为整个讲寺的中心。

大雄宝殿面阔5间23米,进深3间17米,重檐歇山顶,二檐上悬挂着“眼前佛国”的匾额,为明朝礼部尚书、大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的手迹。传说他前往云南巡视,路过沅陵,突患眼疾,不得不停止前行,在寺内歇息调理。寺内有高僧妙手回春,当董尚书解掉敷药的纱布,重新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庙宇,于是写下“眼前佛国”匾额相赠,以致谢忱。殿内明间开阔,八根楠木内柱,直径80多厘米。建筑构架及梭柱(中间大,两头收缩的柱子)、斗拱均为唐宋时代的实物遗存,弥足珍贵。大雄宝殿中的镂空石刻讲经莲花座,玲珑剔透,甚是精美,相传为明代所制,亦为国内罕见之物。殿正中原供奉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屏风北面塑“半边天”群佛像,均毁于“文革”期间,如今显得空荡荡的。

大雄宝殿后,是观音阁与旃檀阁、弥陀阁组成的品字形院落。寺后是近年来复建的虎溪书院(又称阳明书院,致良知讲堂)。整个龙兴讲寺呈现出佛儒道和谐共存的格局。

龙兴讲寺的兴建,使沅陵学风渐开,民风益淳,对唐后1000多年大湘西,特别是沅水流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乃至后来的董其昌、王阳明、林则徐等历史名流,及现代文化名人沈从文、周立波、欧阳山等纷纷来这里参禅、朝拜并留下墨宝,丰满了沅陵文化的底蕴。

据该寺文字介绍,龙兴讲寺是湖南省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文革期间改为厂房、仓库,佛像尽毁。1978年起,龙兴讲寺得到了维护修缮。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过寺庙,沿江信步,江边有纤夫拉船的群雕。今天纤夫拉船已成为历史,但传统的赛龙舟保留下来了。我们在沅陵看到一座雕塑,是几位壮汉举桨划船的群雕,基座上镌刻着:沅陵-中国传统龙舟之乡。这可不是自吹,这个称号是中国龙舟协会2002年颁授的。基座背面刻着屈原的诗句;“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意思是驾着龙舟声音如雷响,遍插云旗旗帜随风扬。生动描绘了龙舟竞渡的恢宏场面和磅礴气势。老乡们自豪地说:这里年年都举行龙舟大赛。

继续沿滨江大道前行,拐到龙舟广场左上角,便来到一处静谧的公园——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公园前面修有胜利门,气势雄伟。公园中央的开阔处,大理石台基上,矗立着一座16米高的纪念塔,塔顶缀一红星,塔身镌刻着“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9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连塔台共18米。塔身正面立有一尊高3点2米的解放军战士塑像,双手紧握钢枪,目光炯炯。园内林木青翠,百花吐艳,鸟语花香。行走园中,苍松翠柏如卫士般挺立,4座碑亭分列纪念塔左右前方。亭中石碑上,镌刻着剿匪牺牲的1024名烈士的英名。虽经70余年风霜雨雪,碑上的名字依然鲜红夺目。战士塑像下镶嵌的建塔序文,道出了当年的故事。

历史上,大湘西地区匪患为祸数百年。“湘西无处不山,无山不洞,无洞不匪。”解放初期,湘西有大小股匪200余股,匪徒达到10万之众,土匪势力盘根错节、引起政治失控、社会动乱。土匪不除,民不聊生。临近新中国成立,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大量匪特与地主、恶霸勾结,潜伏湘西,意图建立“反共游击基地”。

1949年9月18日,沅陵解放。不久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奉命深入大湘西山区,浴血奋战。有时解放军用绳索、软梯和长杆挠钩从悬崖陡壁爬上山峰,出其不意地突袭匪巢。有时解放军连续行军二十四小时不休息跋山涉水,忍饥挨饿,夜以继日地追击、搜山、重点清剿,使土匪无处躲藏。对于小股土匪及散匪,除了严打之外,解放军还开展“七劝”运动,发动群众规劝亲友自首。……仅用一年多时间,终于剿灭了危害湘西300多年的土匪,把饱受匪患侵害的湘西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为纪念解放军彻底根除湘西百年匪患的不朽功绩,缅怀在剿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50年12月26日,湘西行政公署决定将原抗日时期的中山公园改建为湘西剿匪胜利公园,亦名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

地处大湘西腹地的沅陵县,当年曾经是湘西行政公署机关所在地。47军的军部就设在沅陵,纪念园山脚下的一座2层楼民宅外,立有标记牌。这里即是大湘西剿匪一道道战斗指令发出的地方。

  

离开沅陵,我们上高速直奔吉首。前面说过,我们此行最初是南下一条线,即I字形路线,直到湘桂交界处。然后选择S形路线回返。现在S形路线前半段与I形路线相交了,交点就是吉首。游过吉首后,我们将继续S形路线的后半段,到贵州、川渝地区游览。

吉首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市区南北狭长。上次我们沿人民北路南下,曾路过吉首大学(校园内设黄永玉艺术博物馆)。今天从南边下高速,我们先去参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湘西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2017年搬入新馆,位于武陵山大道,土家族苗族文化园区,临近摆手舞广场。远望馆楼十分宏伟。馆内也很宽敞。基本陈列为《古韵湘西》《风情湘西》《血性湘西》,分别介绍湘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

据陈列介绍:湖北鄂西土家族系巴人廪君的后裔,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故崇敬白虎神;但湘西土家族并不信仰白虎神,这一支土家族是以“土著濮人”为主体,融合外来民族而形成的。而苗族与三苗文化有关。古史传说,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争战于黄河流域,败而流徙南方,史称“三苗”集团。他们后来融合其他民族,形成苗族。馆中陈列叙述了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商贸文教、湘西四大古镇(浦市、里耶、王村、茶洞)等等,使人学到不少知识。这才知道,土家族男青年传统服装是深色对襟短衣,多扣子。女的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镶边筒裤或长裙。男女都包深色头帕。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喜戴头帕银饰。馆内的陈列大容量而又高度浓缩地展示了湘西文明之精髓,在时空纵横间演绎了湘西辉煌的历史和独具魅力的风情。

然后我们到人民南路。这里是闹市中心,交通拥挤。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距乾州古城较近的旅馆。吃过晚饭后就去夜游。乾州古城坐落在市区南部,就在市政府和世纪广场的斜对面。乾州是吉首旧名,古城现已开发为4A景区。乾州古城,越夜越美丽。漫步古城,踏上青石板路、风雨桥,脚下是斑斓流动的粼粼波光。河里是各色建筑的倒影。老城墙门楼与灯光交相辉映,如天上宫阙。清代乾州厅同知胡廷仪就已有诗赞:“累石成城雉堞低,背依仙镇面潕溪,溪山尽让乾州好,揽辔登临路欲迷。”古城巷道处处生机盎然;这里,一半诗意宁静,一半热闹繁华。步入美食街,各种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小吃就有米粉、青团、米豆腐、包谷粑、油粑粑、洗沙月饼、桃花虫、酸辣块、醋萝卜、湘西社饭、酸肉酸鱼、湘西腊肉、乾州烧烤、乾州鸭……是不是让人馋得流口水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关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6914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