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流行气候考
最近,韩日两国因为樱花起源有争议,有人发掘了樱花的流传背景,我看了其中的三个关键时间点,立刻意识到樱花流传背后的气候变化要素,这里分析一二。
首先,日本在最早的和歌大成《万叶集》(8世纪中期)中,咏梅诗达118首,远超过樱花的40首。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8世纪初)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写樱花的仅有两首。为什么梅花那么受重视?因为这是暖相气候,梅花在唐代的长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全唐诗》中关于“梅”的,多达948首。宋代王安石和沈括曾经很奇怪为什么北方没有梅花了?他们不知道气候发生变化了。唐代最初的200年一直是很温暖的。只有在公元9世纪初,气候发生显著的突变,元和年间(公元806年之后),被贬永州的柳宗元,发现当地经常性地发生火灾问题,就是典型的冷相气候带来的危害。于此同时,远在北美的玛雅文明发生气候危机,经过一个世纪的挣扎,终于土崩瓦解,给我们留下了玛雅高超的天文记录和2012的传说。在这种冷相气候的背景中,812年,喜爱樱花的嵯峨天皇开筵赏樱,开启宫廷传统。他的儿子仁明天皇(833-850)把紫宸殿庭院里原本种的“右橘左梅”,改为“右橘左樱”,用樱花替代了中国流行的梅花,这一象征一直延续至今。和梅花刚受宠时一样,贵族间也开始盛行在樱花下举行“樱会”。这说明,日本和唐代长安的气候一样都经历了温度的降低,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
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 ),樱花才普及到日本平民当中,逐步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我们现在知道公元17世纪初也是冷相气候高峰年,日本迁都江户也有气候变化的考量,1608年美国的第一个殖民地Jamestown发生重大火灾,过冬积蓄基本烧光了,那些殖民者过得很惨。1609年,英国伦敦的詹姆士国王在视察伦敦街面的时候,对伦敦的火灾局面感到忧心忡忡,这些都是冷相气候的结果。福州有一个民俗学家谢肇淛(1567~1624),写了一本《五杂俎》,深入分析了福州火灾高发的背景原因,认为是“火患独闽中最多,而建宁及吾郡尤甚:一则民居辐凑,夜作不休;二则宫室之制,一片架木所成,无复砖石,一不戒则燎原之势莫之遏也;三则官军之救援者,徒事观望,不行扑灭,而恶少无赖利于劫掠,故民宁为煨烬,不肯拆卸耳。江北民家,土墙甓壁,以泥苫茅,即火发而不然,然而不延烧也。无论江北,即兴泉诸郡,多用砖?,火患自稀矣。”,其实他没有意识到,他生活的时段,恰好是气候变冷的冷相周期,所以必然会产生火灾问题。当时的一位太监刘若愚,在狱中根据宫中见闻写有史书《酌中志》,“凡遇冬寒,宫中各铜缸木桶,该内官添水凑安铁刍其中,每日添炭,以防冰冻、备火灾,候春融则止”。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是非常冷的,火灾问题伴随着气候变冷干燥而产生,全球同此凉热。
樱花是何时走向世界的?染井吉野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在全世界的温带地区都被广为栽种。染井吉野樱在1902年被引进到北美洲及欧洲,在华盛顿特区等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1902年是什么气候条件?当然是冷相气候,袁世凯在接受天津意大利救火队的过程中,创办中国消防警察制度,就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1904年的Baltimore大火,也是对寒冷气候的响应,这一波的冷相气候,一直持续到1912年的吉林大火。
从樱花流行的三个节点来看,樱花的流行是受到冷相气候变化的推动,这与樱花的来源之一是喜马拉雅樱花的背景也是相配合的。即使在今天,我国的樱桃花,仍然在云南高原上顽强生长,这说明樱花是喜欢寒冷气候,因此樱花的流行是自从公元9世纪初以来全球气候发生变冷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一变冷的大趋势,说不定我们到日本还是要看梅花,杜鹃虽可爱,樱花更耐寒,全球都变冷,樱花更流行。信不信由你。
图:江户时代画家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品川御殿山远眺》,描绘江户市民在品川观赏樱花的盛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麻庭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87934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