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泵浦发展可作证 -- 为何古代中国缺乏创新文化?

已有 12236 次阅读 2013-8-7 21:47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文化, 中国, 消防

泵浦发展可作证  --  为何古代中国缺乏创新文化?

 

最近各地的水龙会忽然得到兴旺发展,各种古代的水龙设备时有发现。古代乡村的消防设施,看上去差不多,大多数人对其中的区别并不了解,对其流传和来源也不清楚,这里笔者可以指出其中的一些技术的关键特征及其欧洲背景。

 

1.  三种主要的古代射水工具

我国古代的射水工具,至少有三种射水设备,分别代表了某一时段的欧洲灭火技术。


1. 水枪:清代的消防水枪(注意,可以伸缩,用来挤压内部的水流)大约是1430年最早出现在欧洲。


2. 土龙:泰州新发现的清代水龙,有150年的历史。(注意,缺乏气箱,只有一根杠杆。大约是1612年出现在欧洲)


3. 洋龙: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时思堂”水龙。(注意,有气箱,有双抬扛,箱体是为了遮盖气箱的丑陋。最早是1725年由英国的纽夏姆发明)。

 

2. 灭火工具的源头

a.特西比乌斯的原型泵浦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希腊托勒密王朝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数学家特西比乌斯(Ctesibius,约285-222BC)发明了一种提水装置。这是一种铜制唧筒,筒中装有可上下往复移动的柱塞,靠人力操作抽水并排水(见图4)。不过虽然特西比乌斯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早期馆长之一,但他本人生前极其潦倒,没有作品传世,其泵浦的原始设计经过在菲罗(Philo)的改造,并在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0或前70-约公元前25)的《建筑十书》中得到记录。特西比乌斯型的原始泵浦的缺点在于,工作部位位于水下,如果水位降低,则水箱填不满,出力下降。为何最早的泵浦被处于埃及的希腊人所发明?很可能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技术积累,几何之父欧几里德的原创贡献(活跃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和图书馆火灾安全的需要,产生了对提水的特殊需求。


图4.菲罗所记录的特西比乌斯型泵浦

 

b. 单人操作的铜制唧筒

大约在1430年,德国出现了一种小型的唧筒。他们像一个大型的医用注射器,由黄铜或木材所制成。加以压力,可以射出1-3公升的水。因此,他们只在火灾刚刚开始、火头较小的短时间内有效。当火势增加之后,唧筒的弱点(不能连续供水)开始凸显,所以是一种次要的工具。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的水铳式唧筒,其外表象水枪,其实是一个能够上下伸缩的套筒。将它立放在水缸里,提上套筒,水便吸入其腔,再压下套筒,水即从喷口处射出。这种唧筒由单人操作,射程可达20多米。所以,故宫的水铳式唧筒,应该是类似于图1的水枪。

水枪一直是人力泵浦的重要补充,一直使用到现代,与人力泵浦共消亡。水枪的黄金岁月是18世纪,英国的保险公司私立消防队伍,不仅有花哨的制服作广告,也有精致的水枪作工具,如图5所示。

 


图5. 18世纪英国保险公司私立消防队的典型装备。

 

c. 奥格斯堡的轮式泵浦

1518年受德国奥格斯堡市的委托,做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Anthony Blatner又设计改造了一台泵浦。不过,没有绘图或原型保留下来,有人说改造并不成功。据《奥格斯堡市工艺史》一书记载,这辆消防车是把杠杆操作的大型水泵改装到车子上形成的,是马拉消防泵浦的原型。这种泵浦缺乏有效的水管(只能使用鹤嘴管,这是《远西奇器图说》中泵浦的原型),因此射程不远。但至少有一件事影响深远,就是泵浦安装了轮子,成为可以移动的泵浦。最初特西比乌斯型泵浦需要一个大澡盆装水,因此不方便移动。

 

d. 汉斯豪施的气箱和木撬

1650年德国纽伦堡的马车指南针制造商汉斯·豪施(Hans Hausch)改进了当时的手动泵浦,添加了抽吸和压喷的环节,建立了使用箱产生连续水流的大型消防车。箱,是一种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产生稳定压力的装置,尽管外来压力有脉动,水源则压缩气体的帮助下保持不间断地供给。通过风箱顶端固定安装的一旋转喷嘴,水流可以达到80英尺的高度。由于豪施型泵浦体积巨大,不能安装轮子,所以是安装在木橇上,被拖着移动的。

豪施型泵浦的突出特征是有两个水平运动的杠杆,每边有14人在水平方向反复推动。虽然出力很足,但是水平移动非常不方便,有人行动幅度大,有人幅度小,出力不均,所以这种方式很快被淘汰了。但是,豪施发明的箱却保留下来,成为纽夏姆泵浦的基本特征,也是洋龙的基本特征。 


图6.豪施的两缸手压泵浦的特征是28人同时操作水平杠杆,气箱(被箱体遮盖,看不见)和橇式移动平台。

 

d. 德海顿的消防水管

1666年伦敦大火的影响下,167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杨·班·德海顿发明了用皮革做的软输水管,用于灭火行动(图7)。这种皮制水管,50英尺(15米)长,用铜件耦合到泵浦上,或相互连接。这个标准长度(50英尺)仍然在今天得到使用。德海登的消防水管是一项重大发明,改变了消防泵浦必须靠近火场的局面,也部分解决了水源供给的水桶队的问题(可以直接从水源抽水),因此对后世的灭火战术影响颇大。可以说,德海顿的水管开创了室内灭火的新局面。


7.德海登绘制的自制消防泵(右)与传统的消防泵(左,豪施型泵浦)之比较。

 

e. 纽夏姆的连排杠杆

1725年英国伦敦的理查德·纽夏姆(Richard Newsham)改进了水泵,安装在小车上,人力拖往失火地点(图8)。这种灭火机有手握把柄灭火的人,有两侧双抬扛驱动泵筒的人,大家共同操作,能连续喷射出水流灭火。两队杠夫可以每分钟射出160加仑(每秒12升)的水,达到120英尺(36米)的高度。这种灭火机取得了专利。1776年,乔治华盛顿为弗吉尼亚小镇亚历山大消防捐献的消防泵,就是纽夏姆型消防泵。其基本特征是双杠杆、有水塔(里面是气箱)、轮式驱动。纽夏姆泵浦的成功之处在于使用了齿轮转向传动装置,因此双抬扛位于泵浦的两侧,节省了空间。到100年后,纽夏姆泵浦专利失效之时,人力泵浦的改进不大。所以,纽夏姆泵浦代表人力泵浦的成熟型号,广为人们熟知。

 


8.使用时间最长的纽夏姆型消防泵浦。

 

 

3. 清代泵浦的两个源头

3.1. 土龙的产生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Johann Terrenz, 15761630)口译、王徵(15711644)笔述绘图,发行于1627年。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有一册专门讲解手动消防泵的工作原理(见图8)。第二图是木橇式固定泵浦,第三图示移动型泵浦。对比图2可以看出,中国本地产水龙(相对于后来的洋龙,称土龙),显然没有1650年才发明的气箱,很可能出力不均匀,水压多脉动。有人考证,王徵译著《奇器图说》,所依据的原本有Vitruvius(王徵译为未多)著《建筑术》(De Architectures)Simon de Biuges(王译西门)著《数学记录》(HypomnemataMathematics)Georgius Agricola(王译耕田)著《论金属物》(De Re Metallic a)Agostino Ramelli(王译刺墨里)著《论各种工艺机械》(Le Diverse etArtifieiose Machine)等。不过,1556年出版的《论金属物》并没有完整的泵浦工艺,而是一些唧筒设计,因此更可靠的来源是1612Heinrich Zeising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剧场技术》(图9)。土龙的基本特征是,单杠杆(缺乏转动转向的机械装置)和无气箱,很容易辨认,各地都有仿造。


9.《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水铳篇第二三图


101612年莱比锡出版的泵浦技术,显然是王徵引入泵浦技术(图9)的原型。

 

3.2. 洋龙的引进

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另一种是杠杆式唧筒。清雍正五年(1727)进口的唧筒,上刻有“水龙”二字。这个唧筒桶高154厘米;由压梁、汽包和水箱组成,水箱长69厘米,宽56厘米,深44厘米。箱底两侧有两根分别向后伸出的直木,作为抬杠,每根长237厘米,每端各有一个铁环,这是供人合作出力的杠杆。救火时,除另外有人随时向水箱内供水外,要有4个人分别站在两端用力一压一抬,使水沿水带由水枪喷出,射程可达30米左右。显然,故宫引进的泵浦,具有双抬扛和气箱,显然是1650豪施型泵浦的后续发展,很可能是当时刚刚发明不久的纽夏姆泵浦。在《清宫述闻》中称:“紫禁城内禁区饬火蚀,乾清宫等到处机桶(防火器,亦名激桶)70架。”

 

3.3.水龙技术的流传

据《李朝实录》记载,雍正元年(1723),朝鲜李朝景宗皇帝批准,曾派官员华“入燕中得来”这种“水流器”,得知“救火灾者也”,便下令造置,因而传到了朝鲜。显然这是土龙,因为洋龙的转向传动齿轮比较复杂,当时朝鲜的技术条件还无法复制。

日本在1629年成立第一支消防队伍,主要依赖的是木制唧筒。1654年,上海某乡绅唐某还进口了日本产的木质唧筒,说明王徵引进的土龙技术还没有在明末清初的战乱年代普及。日本在1754年引进荷兰技师仿造了欧洲泵浦,称作“龙吐水”(注意单杠杆没有气箱,也没有转向传动齿轮装置,因此是类似于中国土龙的泵浦技术,见图11)。之后的1782年,日本在历史上唯一一次大批进口外国泵浦。显然后者是纽夏姆型泵浦,比日本自己生产的“龙吐水”更轻便,出力更大,效果更好。


11.日本1754年间的“龙吐水”,是指荷兰技师的指导下设计制造的,也是类似于中国土龙型泵浦的设计。

 

 

4. 泵浦技术的李约瑟难题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泵浦的每一项主要技术都是国外发明的,各地的泵浦基本都是仿造或进口。手动泵浦,只有上海和广州两地有仿造,至少生产到1958年(徽州购买人力泵浦)。泵浦技术进入中国很早,自我改进却很慢;虽然《远西奇器图说》在1627年的扬州出版,顺治年间(1646年),上海县绅士唐某还是从日本进口一台木制唧筒(大约是水枪之类,显然王徵的心血白费了),得到广泛的模仿和生产。从1727年故宫进口泵浦,最迟到光绪年间,我国还从德国进口手动泵浦。为什么泵浦技术在中国没有改进?为什么中国没有完整的泵浦技术?这是一个李约瑟难题,即为何技术在中国的土壤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

其实,人力泵浦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压力在同一介质中传递大小不变的原理(即帕斯卡定理),通过改变出口的截面积,达到增压和加速的效果。经过李约瑟的考证,中国在公元前4世纪就发明了按照相同原理工作的鼓风机(见图12)。另外,在公元11世纪就发明了猛火油柜(也是按照帕斯卡定理工作的一种驱动油类的泵浦)(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猛火油柜见图13),所以泵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环节,古代中国早已具备,却没有对手动泵浦技术带来任何的改进,甚至连改进泵浦技术的欲望也没有,不是很奇怪么?


12.李约瑟复制的中国公元前4世纪往复式鼓风机。


13.曾公亮在1045年设计的猛火油柜是具备人力泵浦的主要特征。

 

研究中国历史发现,历代社会对商品经济的限制,放任人口增长和平均继承的政策,导致人民缺乏财产积累,所以没有多少大规模火灾问题。商品经济产生燃料,对此有较大的灭火需要(比如宋代)。因此,明末清初时的民间对火灾安全方面的需求不大,这一点可以从各地的水龙会诞生时间来推断,普遍比国外晚几个周期(一个周期30年)。经济水平导致燃料水平地下,推迟防火需求的产生。也就是说,改进和发明需要经济的刺激,没有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不愿意主动探索与思考。

其次,由于火灾气候导致消防形势的发展具有波动性,存在高发时段和低潮时段。高发阶段需要民众组织自救,低潮时段,这些制度就不能保存下来。在火灾高发时段,集权制度可以通过有效的禁火管理来避免温度变化带来的火灾风险,也就是说通过人治来消除火灾风险。所以历代的禁火策和人治管理导致对技术的抑制作用。如果统治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宵禁政策来控制火源,为什么要防火灭火呢?所以,外国人总是羡慕中国人具有较高的防火觉悟,却不曾想这种消防觉悟是建立在严惩肇事者,压制创新动力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当物质条件不足之时,我国古代的政府总是通过压制民众的需要,来消除对创新的渴望。即用‘以集体为本’来对付‘以人为本’,抹杀了创新的欲望。古代创造能力的不足,最大的阻力来源于制度的限制。制度总是通过转移需要来维稳,造成社会停滞不前。

第三,由于中国制度缺乏长期的自我改进,所以当维稳政策失败之时,内部的革命造成重新洗牌,这时候战火掩盖了民间的灾情,人们又看不见技术发展的需要了,因为战争。欧洲泵浦技术发展最快的17世纪,是中国战乱最多的一个世纪,整体差距,就是那时候造成的。至于满清带来的落后专制制度,又加大了中外的技术差距。

第四,技术的改进需要交流,需要宽松的发展环境。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禁海策和文字狱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满清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完全恢复和发展明代的技术,所以泵浦技术没有在中国得到任何的改进。

 

李约瑟认为,中国之所以采纳中央集权制度,是因为对付水患的需要。周期性的水灾,导致中央政府需要集中资源应急管理,即所谓的多难兴邦。可是,由于气候的周期性,对付火灾的需要,特别是禁火制度的实施,也是导致中央政府权威的动力之一,最典型的政策,莫过于周代初期的‘禁火策’和管子的‘火宪’。历代政府,总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禁火策’和‘修火宪’(比如唐代的禁夜制度和宋代的禁火制度),把劳动人民牢牢地掌握控制在手中。虽然胡舜举(正宗的徽州绩溪胡)早在宋代的福建就采取民众自救防火的组织,可是那是中国国土上极少的异类,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都是采纳中央集权的消防制度,消防作为治安的一部分而存在,这样民众就更依赖政府了,这又是一种对创新的抑制。美国的国父们,就是在消防组织的实践中,导致了制度的创新,成立了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合众国,这也是当时的防火需要带来的创新。这种创新,在中国的土壤中基本是不存在的。所以,李约瑟难题的一种答案是,由于治水和治火的两大社会发展动力来源被中央牢牢把控,所以整个社会缺乏创新的动力,这是古代中国的常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714999.html

上一篇:工程差距工程外 -- 说说中外工程之差距
下一篇:成功杂志靠什么?-- 另眼看两杂志合并
收藏 IP: 139.78.66.*| 热度|

16 刘全慧 武夷山 孙平 袁海涛 张忆文 黄智生 鲍海飞 崔树勋 吉宗祥 唐常杰 汪晓军 曹裕波 钟灿涛 decipherer techne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