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不尽的中小学踩踏 精选

已有 6953 次阅读 2012-11-29 09:07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校园踩踏, 消防职业化, 安全科普

说不尽的中小学踩踏 

1128日中午,长沙芙蓉区育英二小发生小学生踩踏事件,约三十名小学生受伤入院急诊。我已经就踩踏问题发表了很多的“闲谈”“扯淡”“胡说”,这里再罗嗦几句。

 

1.       为什么踩踏发生?

根据国内十多年来的近50次踩踏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踩踏主要是发生在换季的时候,尤其是秋冬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2000年《Nature》杂志发表一篇德国/匈牙利的文章,公布了Dirk Helbing团队的恐慌逃生算法,其中有个关键性的参数就是人体之间的阻力,即所谓Agent模型需要人体之间的阻力,才能模拟拥塞这种常见的非正常人流状况。 秋冬季是添加衣物的时节,当人体阻力增加,而行为习惯没有发生改变,就是踩踏发生的重要背景了。我想,长沙最近温度可能下降,导致衣物突然增加,是很可能的成灾要素。当然,这是废话,临近冬季,不论说什么都是降温的。这是常识,然而常识没有得到重视,这是谁的问题呢?

1.国内校园踩踏发生时间分布(纵坐标是踩踏次数,横坐标是发生月份。另外没有发生踩踏的月份是因为放假,人群密度为零, 因而安全)。

 

2.       为什么是中小学?

儿童容易恐慌,因为他们没有经验。大人看到过度拥挤,就不过去了,而儿童对此没有危险意识,持续的拥挤导致突然发生的恐慌。 另外,儿童势单力薄,缺乏对外力的抵抗,很容易成为恐慌的牺牲品。大凡有儿童参与的群体灾难,受害人的主体大体是儿童,比如北京密虹公园踩踏,太原迎泽公园踩踏等。缺乏常识,对危险懵然无知,遇到困境容易恐慌,对外力的抵抗力不足,是儿童踩踏的主要原因。英国的Victoria厅踩踏,美国的Italian Hall踩踏,国内的克拉玛依大火(包括踩踏),都是儿童比例过高,发生群体恐慌(mass panic)造成的灾难性结果。

 

3.       为什么没有死亡?

群体灾难的发生,当事者无法自救,需要外力帮忙。在过去的近50次踩踏中,91%的死亡都是发生在晚上1822点的时段,就是因为诊断不利、救助不力、抢救不利等时间性要素造成的。 这一次长沙踩踏发生在白天,所以没有死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踩踏结果是发生在白天,发现及时、解脱及时、抢救及时造成的。

 

2. 国内校园踩踏死亡发生的时间分布(时间,死亡人数,所占百分比)。

 

4.       如何避免校园踩踏?

简单说来,避免踩踏需要降低局部人群密度,这是预防踩踏的硬件条件。大门宽大一点,走廊敞开一点,少几个瓶颈环节,就减少了发生拥塞的物理条件。 美国小学通常只有500学生左右,根本没有发生踩踏的人群密度,也缺少发生局部密度过高的硬件(环境)条件。

其次,教育人群提防拥挤。这是天天说,而又无法深入贯彻的主题。您当然可以说,国内的消防工作者也会深入校园,宣传安全常识。可是他们不是职业化的,因此距离职业化的科普和宣传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美国各级州政府都有专门的消防科普材料,供校园科普参考。显然,我国政府对校园安全常识科普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

 

5.       如何根除校园踩踏?

踩踏发生,总有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是为什么总是搞不好?这是政治问题,教育部权力太大了,可以管地方的校园安全。后者是当地人自己的事,是地税支持的公益事业,所以增加教育投入(而不是依赖中央拨款,靠地方的税收),普及教育质量,把小学教育还原成真正的素质教育,是解决校园踩踏问题的根本措施。美国小学生都在干啥,不都是玩吗?

社会不公,来源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导致教育观念的不公,最后是反映到社会等级的不公。没有重点小学,怎么会有那么高的人群密度?这是国内校园群体踩踏发生的关键性因素。治理踩踏,需要从规范化校园(降低人群密度),普及素质教育入手,而不是靠文件,靠问责,靠人祸入手。

另外,校园的安全科普,还是离不开高素质的消防队伍,仰赖职业化的消防专业人士。这,也是造成校园踩踏的缺陷之一。没有系统的知识和亲身的经验,安全常识怎么可能搞得有声有色,深入浅出?不能把消防队伍职业化,就是我们公民缺乏安全常识的制度性原因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637328.html

上一篇:闲话煤气的爆炸
下一篇:抢购非关科普事
收藏 IP: 139.78.67.*| 热度|

13 刘全慧 鲍海飞 李维音 曹聪 霍艾伦 陆俊茜 董欣欣 肖振亚 陈冬生 杨预展 崔小云 何宏 柳海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