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玩火机的小男孩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12-11-20 11:28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消防职业化, 玩火机的小男孩

玩火机的小男孩


最近贵州毕节五名儿童冬夜命丧垃圾箱, 由于其情节与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颇为相似,道德和舆论正在发酵中。青天白日,和谐社会,怎么会有人像安徒生的童话那么凄惨呢?不是找18大的麻烦么? 仔细一研究,原来是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属于典型的儿童玩火导致的伤亡事故,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不能说正常,却很常见的现象。 我国未成年人的非正常死亡率高(溺水和中毒),与我国的消防制度非专业化有关,是常识教育不足的表现之一,这里分析一二。

顺便说一下,儿童玩火问题,是Forensic科学领域的一个课题,在这方面的文章有不少心理学研究。火焰的动感,能量,奥秘和温度,曾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玩火,或者说纵火,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古代社会(大约100年前),玩火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家长(通常是父亲)需要培养自己的长子,在看守火炉、点火、保持安全方面每天都进行仔细的培训,以养成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安全常识。 现代社会,远离了日常火炉的操作,就经常发生遇火就慌,看烟就逃的局面,这是玩火常识的退化(与2代人之前相比)。 我想,这一批一氧化碳受害者,肯定缺乏父母的火灾常识教育,更不可能有消防工作者的常识教育,后者是我国安全制度的缺陷,值得深入思考。

据说,我国有13万兵役制消防队员,这些既不算职业队伍,也不算业余队伍的消防队伍,最大的缺陷是不能保持技术,因为他们是军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一旦他们有了技能,就该退伍了。不退伍,那些岗位津贴也不能让他们养家糊口。所以,在这种制度下,全社会的安全教育有很大的缺口,要么有口才无常识,要么有理论没经验,要么有想法无水平,反正中国社会比较正规的符合西方标准的消防队伍,除了港澳台,在大陆是没有的。在这种制度之下,能够深入校园进行安全科普的人才是非常有限的,那么社会上那些既没有接受过校园安全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父母的手把手培训的公民(例如那些孩子的父母),就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大约也是造成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率过高的原因了。是他们没有金钱去看管孩子?是他们没有精力去看管孩子?是他们没有意识去看管孩子,因为国内没有一种制度来帮助他们认识的,儿童是有危险的,“养不教” ,制度有差,社会有错。

从火灾动力学来看,垃圾箱的通风口在上方,上方供给的氧气必须通过烟气才能到达燃料,这样做很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当然要求10岁的儿童来认识到封闭空间玩火的中毒危险是很难的,但不是不可能,也是需要父母和社会来提醒他们,玩火有危险,封闭有灾难,安全靠自觉,自觉需科普。中国非职业化的消防制度,或许为悲剧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提醒公民,社会在发展,风险在增加,靠口口相传,是不足以完成安全常识科普的任务的。美国的职业化消防制度,关键是解决了经验的传承和普及问题,那些用地税资金供养的职业化消防队员,真正是把消防当作终身的职业(终身提高技能和学识),真正是把儿童当作主人翁来教育的,所以全社会都很重视消防。如果对比一下我国对消防的投入和美国对消防的投入,或许会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安全常识贯彻普及的原因了。国家要崛起,社会要进步,公民要素质,都需要有制度来保障。和美国一样,我国维稳支出超过了国防支出,问题在于我国的消防是国防的一部分,而美国的消防是维稳的一部分,这是本质性的差别。

“玩火机的小男孩”,在某些愤青的口中,又是一次谴责社会不公的好机会。笔者只能从一个专业的视角来认识这一灾难,只能说这是原因之一。 假如人人都从专业(或制度)而不是道德(或国情)的角度来思考, 中国才能算是崛起了。否则又是人祸的圈子,靠惩罚某些人来掩盖真相,这种“人祸论”或“问责制”,还是少一点更好。 

吃饭靠父母,工作靠政府,安全靠自己。问题在于,为什么自救常识不能贯彻下去?值得每一个公民深入思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634305.html

上一篇:为何他是职场宠儿? -- 兼谈读书无用论
下一篇:闲话煤气的爆炸
收藏 IP: 139.78.67.*| 热度|

3 吕喆 曹聪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