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仪表落后因制度 精选

已有 3977 次阅读 2011-5-8 10:25 |个人分类:特种消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Instrument

 
仪表落后因制度 
 
多年以来,科学网一直在探讨国内仪表工业落后的原因,大多从研发角度来认识,好像只要有人推出,就会有市场跟进,这是不够深入的认识。据笔者观察,国内仪表工业落后的原因是缺乏专业协会的推动,因此有很大的制度原因。 
 
仪表因何而研发?当然是市场。如果市场发育不成熟,那么买一台国外仪表来凑凑数,就是科研工作者理所当然的选择。而需要大量的市场需求,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是科技协会,通过科技协会来推动标准建设,通过标准建设来强制仪表的使用,这是消防领域的仪表研发之动力,也是科研领域推陈出新的源头。缺乏专业协会的推手作用,可能是国内仪表落后的关键了。 
 
笔者有两次被人请教消防领域的仪表问题,我都没有答好,因为自己所知有限,在工业界立足不久。一次是航空领域的阻燃测试手段问题,一次是航空发动机的灭火剂浓度测试仪表问题。这两个问题,我都没有直接的经验,因此爱莫能助。而这两个问题,都是和航空安全有关,是FAA领导下的各个专业协会的工作内容。关于消防安全研究,美国有ASTM系列,ASME系列,NFPA系列,UL系列的各种标准,背后都有仪表或设备的基础。没有这些标准,就没有应用这些仪表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仪表是依赖标准的执行而存在的。没有相关标准,测试手段也就没有存在基础了。而相关标准的推出,必须依赖专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 
 
国内研发的最大困境,就是国营企业领导一切。对于需要大规模投入的无线标准,或许政府机构参与能够有效协调和领导,但政府部门对于所谓的Niche(利基)市场(就是仪表工业所代表的市场,应用广而利益不确定),是无能为力的,因为难以预期结果,不能保证回报。而政府领导下的专业协会,旱涝保收,永远没有竞争和生存的压力,因此也没有推动标准建设的动力,或者说没有推动仪表建设的动力。为什么我们能给馒头建立国家标准(虽然是推荐标准),而不能为某项仪表建立标准呢?因为国营机构缺乏专家,国营专家没有动力,国营机构不怕丢脸,国营机构不需要在意下面的反馈。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协会平时就不注意通过标准建设来储备技术,因此当需要到来时,不得不依赖外国标准,当然需要外国的仪表,结果是没有钱投入国产仪表,如此恶性循环,就是大家都吵吵闹闹却无力改变的局面了。 
 
仪表是所谓的高科技领域,消防工程专业的独立与成熟,与锥形量热器在1980年代的发明和推广有关。当一个领域,可以量化和定量分析之时,就可以宣告独立了。全世界范围内,锥形量热器的生产厂家美英日各一家,这是因为社会需要的结果。我国的少数研究单位可以进口几台,而大多数单位仍然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这就是缺乏标准建设导致市场不够成熟,所以再先进的仪表也没有应用市场。而开发市场,需要仰赖独立运作的专业协会的推动和活力,这是当前以集体为本的社会难以接受的局面。因此,仪表研发很难有起色,关键没有专业协会的推动。在推动标准建设方面,还需要开发全社会专业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国营机构和国营协会对此力尤未逮。当然,相关的法制建设,也是推动专业协会推出标准的动力来源之一。没有赔偿,只有刑罚,也是仪表工业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社会的发展,最缺乏的就是一种“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的动力),光靠一两个天才人物的灵机一动,是不能解决大国发展的问题的。 
 
我曾经在大公司做过仪表测试与研发工作,日本某陶瓷厂家的几个美元的元器件,到日本大批量生产的氧量探头(50美元左右,用于改进汽车内燃机燃烧工况,高档车十分普及),被美国厂家改造,运用到节能减排领域,就是1000美元的控制系统,而到中国厂家手中,没有2000美元下不来,扣除其中的附件和买办环节,我们购买的就是日本的陶瓷技术而矣。日本卖技术,美国卖有关市场和对象的专业知识,中国两样都缺,只好被骗。无他,不懂外语,闭门造车,缺乏眼界,葫芦画瓢,关键还有专业协会的不足。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要进口国外设备?因为领导不相信自己的专家,专家不得不靠解释国外标准来生活下去,这还是相关制度缺乏的结果。没有私立协会的自立自传自养三大成功原则,当前的专业协会很难有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的动力,这是我的个人观察结果,纯属一家之言。 
 
有道是,仪表研发赖标准,标准推动靠协会,协会成功需独立,社会进步靠制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441802.html

上一篇:北京大火说逃生
下一篇:谈本科毕业论文
收藏 IP: 61.135.195.*| 热度|

6 吕喆 陈苏华 周忠浩 陈儒军 vtwang lyfyy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