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朱雀消防说毕方

已有 9635 次阅读 2010-7-9 05:4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 消防

朱雀消防说毕方

 

凤凰不是中国古代的火灾象征,那么什么与火灾相关联呢?凤凰的两种分支:朱雀和毕方。

 

南方有鸟名朱雀

朱雀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上古四大神兽之一(《梦溪笔谈》卷七:“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南方的神兽,代表的颜色是红色,代表的季节是夏季。很多人认为朱雀就是凤凰,但其实两者并不完全一样的。凤凰是代表祥瑞的鸟类,而朱雀是专指代表南方的神兽鸟种,严格上朱雀是只是限于「属火的凤凰」,也就是凤凰的亚种。它是一种红色的类似于鸟的生物,与凤凰状如锦鸡,五彩羽毛不同,其身覆火焰,终日不熄。

朱雀为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楚辞·惜誓》:“飞朱鸟使先驱兮。”王逸注:“朱雀神鸟,为我先导。”南方民族是炎帝的后裔,对鸟类有图腾崇拜的传统,因此楚人最尊崇朱鸟。

1. 南方有鸟名朱雀。

有时,朱雀也是南方七宿之总称。《书·尧典》:“日中星鸟。”传:“鸟,南方朱鸟七宿。”疏:“南方朱鸟七宿者,再天成象,星座鸟形。《曲礼》说军陈象天之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雀即鸟也。”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亦称“朱鸟”。《孙子兵法》,“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为什么月亮在箕、壁、翼、轸这四个位置时起大风?就不是消防工程师所能回答的问题了。  

 

朱雀防火靠厌胜

朱雀代表火,为何可灭火?很难找到朱雀灭火的直接依据,这很可能跟中国古代的厌胜之术有关。

“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按照《辞海》释义:厌胜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厌”字此处念ya(阴平韵),通“压”,有倾覆、适合、抑制、堵塞、掩藏、压制的意思。时常能见到一些厌胜物,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门神等等。常见而且多的,是厌胜钱,又叫压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吉利品或辟邪品。

借物厌胜古已有之。只记得一首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知道宋代那时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在门上换桃符,辟邪引福,就是厌胜的意思。说这些是迷信毋宁说是习俗,是大家年终岁尾讨个吉利有个好心情的民间仪式。真正的厌胜,是在某一件事上由专业人员来施法,得使用道具,这专业人员就是神婆神汉,道具就是那厌胜物,由专业人员使用厌胜物将这原本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事情倾覆、抑制、闭藏或堵塞。

既然朱雀代表南方的火,那么使用朱雀命名,或者使用朱雀的图符压阵,就是为了防火的目的了。风水大师们,是很注意建筑的防火问题的,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掌握石材的力学性能(梁思成的说法),只好广泛使用木材,导致经常出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局面。何以解忧?唯靠厌胜。

 

西方有鸟曰毕方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神奇的鸟,名为毕方。其形状与朱雀颇为相似(笔者怀疑有人搞混了,但无法验证),都是单足的鸟类,自然界不可能有(无法平衡啊)。

毕方:木精,如鸟,青色,赤脚,一足(有说两足一翼),不食五谷。见则邑有讹火(有说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为黄帝卫车之神鸟(有说为致火之妖物,俗称火鸦)。《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俱有载。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毕方。 《海外南经》:“毕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 《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张衡《东京赋》中说:“毕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 《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

 

2. 东方有鸟曰毕方。

 

关于毕方鸟的叫声“毕方”,袁珂先生(中国神话传说之集大成者)指出此乃竹木燃烧时所发出的噼啪声响,并据此认为毕方鸟即火老鸦,颇似有理。笔者认为,毕方可能是一种类似与猫头鹰工作的鸟类,其发出的声音“毕方”,颇似古人敲燧取火,因此有关于火灾的联想。《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概因毕方为木的象征,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火。古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燃料都是来源于木材,因此木生火是自然的联想。毕方是木精,代表燃料,也就代表火了。柳宗元的《逐毕方文》,辞藻华丽,其实无力,如果不是因为气候的改变,其效果实在有限。

 

有道是,南方有鸟名朱雀,朱雀防火靠厌胜;西方有鸟曰毕方,控制燃料可消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342407.html

上一篇:消防传统说凤凰
下一篇:春秋灭火有讲究
收藏 IP: .*| 热度|

2 吕喆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