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真的不明白,这把年纪的余秋雨怎么还是那么自吹自擂?

已有 4546 次阅读 2015-5-22 08:41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语》有言:五十知天命,这把年纪的余秋雨怎么还是像未出道的人那样,一写文章就吹呢?

    有好多年了,每次看余秋雨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都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而且起码是一整天挥之不去。

   多次下定决心,不看余的文章,但看到《美文》上半月刊特别推荐余的《在台湾巡回讲学》,经不住诱惑,又去看了,看后还是吞食苍蝇的感觉。

   通篇主体内容就是写自己到台湾后所受到的无与伦比的尊崇,如星云大师“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对国际上任何一位高官和企业家,像今天这么隆重”接待自己。在我看来,“曾考察过世界上全部重要的古文明遗址”的余倒像很少出门的青年人甚至根本没见过世面的小孩似的,不然不会那么夸张。在台湾,傅斯年可以在蒋介石面前翘起二郎腿,在正襟危坐的蒋介石旁边,胡适悠闲自然地翘起二郎腿。在台湾,不像大陆现在那样,把官员和企业家捧得那么高。高希均说那隆重时的限定语很重要。

   一个誉满全球华人界的名人,一写文章就说自己如何有名,真的超出我智力理解的范围。

   那篇文章还有一点,就是撇清台湾媒体报道他在践行君子之道方面扬台湾抑大陆的言论。



余秋雨台湾开讲:真正的大君子一定亲近佛教


星云大师全程聆听余秋雨演讲。(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妙开)

余秋雨的夫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现场清唱余秋雨作词的“寻找”。(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妙开)

余秋雨在高雄佛光山如来殿,畅谈佛法和君子的相互辉映。也是他走遍世界古文明现场后的终极结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妙开)

3月6日,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风靡华人世界、抚慰无数灵魂的知名人文学者余秋雨,在高雄佛光山如来殿举办第三场系列讲座“慈悲智慧·行君子之道”。他直言,佛教的空性主张,大大减轻君子肩上的沉重包袱;佛法的慈悲为怀,让君子之道获得升华;佛法东传,不仅挖深、加宽儒家君子的内涵,更有助于深化精神养分,延续中华文化命脉。

文化名流到场聆听 夫人马兰现场“献声”

余秋雨延续《文化苦旅》时期对中国文化人格的苦苦探寻与标举,近日归结出中华文化的集体人格,即是“君子之道”,而完成《君子之道》新作。继新北、台中两场谈论“良善社会”、“文明美学”和君子的关系后,余秋雨在高雄长畅谈佛法和君子的相互辉映,可谓系列讲座的压轴,也是他走遍世界古文明现场后的终极结论。精辟的论点,吸引近2千听众,连走道也坐满人,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南华大学校长林聪明,以及高雄地区的各级学校校长都到场聆听。

余秋雨的夫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不仅在会场“现身”,更“献声”清唱余秋雨作词的“寻找”,听众随着“跋涉万里,风尘仆仆,只为寻找那菩提树”唱词,恍如尾随作家的脚步,来到佛陀悟道的菩提伽耶,寻索宇宙最高真理。余秋雨紧接着说,数年前走遍古文明发祥地,只见灾难遍地的残破废墟;后来发现,拯救文明的答案,数千年前佛陀已在菩提树下对弟子叮咛过,那就是免除争斗、仇恨、愤怒。

君子人格华人灵魂原乡

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能逃过消亡命运的关键,在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君子之道”思维。他借用荣格“文化集体人格”理论,说明集体人格来自“集体潜意识”,是族群灵魂的原乡,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即是对君子的崇仰与追求。

“只要是华人,若被称为君子就感到高兴。”余秋雨戏称,“做个君子,不做小人”已成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有效遗嘱”,可见孔子对君子的论述对华人影响深远,已内化为华人文化集体人格。

温文尔雅体现君子人格

至于君子之道的核心条件,余秋雨归纳为:成人之美,促成他人好事的美德;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的人际关系;提倡中庸,拒绝一切极端主义;温文尔雅,以光、热、亲切感染人的风范。

余秋雨特别强调,走极端者往往喊出让人痛快的口号,却会坏事,有如走在悬崖峭壁的英雄,只为满足表演欲,除了自己危险,更会让追随者也置身险境,只有走中道,才能走出一条可行的路,也是自保且救人的最高道德。

佛教思维克服君子弱点

如果君子之道已在华夏扎根,佛教何以能在中国立足?甚至成为民间社会主要信仰?余秋雨坦言,源自印度的佛教,有超越诸子百家的思维,足以补强君子之道的先天缺陷,引领君子走出困境。

把生老病死的人生当严肃课题认真研究、表述方式简洁痛快明白、让人感受真实存在的戒律、纪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余秋雨认为,这些佛教的思维方式,可帮助君子之道克服弱点,两者结合为精神洪流,让中国人在乱世中懂佛理、也落实君子之道。

空性慈悲生命清朗自在

“佛教帮了我大忙。”余秋雨感性地说,多年读《心经》,“缘起性空”让他涵养出不避、不入、不应的处事态度,平安走过灾难纷扰。他认为,当君子若不彻底,很容易陷于“太在乎自己”的我执痛苦,这时,“空”是唯一解药,有了“空”的自觉,生命会重获清朗自在,慈悲也油然而生,愿意引导更多人去到美好的彼岸。

余秋雨表示,为他播下善种子的,是不识字的祖母。祖母因为常到寺庙诵经,无形中建构「行善积德」的中心思想。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母有个行事准则,自家孩子可饮生水,却坚持提供开水让难民孩子喝,因为自家人拉肚子有郎中治,难民孩子则没钱找郎中。中国民间社会有许多像祖母这样源自佛教信仰的美好善行,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中,君子之道的文明方得以延续。

儒释辉映创造大唐气象

“只有君子之道,文明无法显现大气象。”余秋雨大力推荐听众重读北魏孝文帝的历史,他是鲜卑人,是佛教徒,也是君子之道的践行者,一手打造融合希腊、巴比伦、波斯、印度文化的“云冈石窟”,广纳世界文明的气魄,为大唐气象奏出序曲。

“综观历史,真正的大君子,一定亲近佛教;真正的佛学大师,对君子人格也不陌生。”和星云大师相交多年的余秋雨表示,在大师身上可看见两者的高度结合,大师早已超越一般意义的“佛学大师”,更具备传统儒家的“君子之风”。

余秋雨以“一个提倡君子之道的人拜见大君子”形容这场演讲,是此趟台湾系列演讲圆满的终站。


余秋雨君子之道:台灣優於大陸 - 中時電子報


文學大師余秋雨昨天抵亞洲大學演講,現場聽眾大爆滿。(陳界良攝)

文學大師余秋雨昨天抵亞洲大學演講,現場聽眾大爆滿。(陳界良攝)

中國大陸知名作家余秋雨,5日應天下文化與亞洲大學之邀抵亞大,以《文明美學‧行君子之道》演講。余秋雨指出,君子之道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就是君子,全球華人慢慢走向文明,將來會越來越好。

何謂「君子之道」?余秋雨指出,君子之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很多事在邏輯上講不通,如華人一定要趕回家過年,這是一種集體潛意識,慢慢遺傳成集體人格。不同民族有不同人格,如紳士人格、武士人格等,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就是君子。

余秋雨表示,孔子將中華民族的人格設計成君子,但不下定義,反而找出君子的對面「小人」,是非常高明的定義,如「君子袒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區分君子、小人很敏感,都不想當小人。

余秋雨認為,君子之道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君子成人之美」,而小人成人之惡,能夠成人之美是君子。其次,君子行中庸之道,與人為善,「中」是取中間值,「庸」是循常態;反對一切極端主義,君子應該是善良、不走極端、溫良恭儉讓。

亞大學生提問,在經濟高度發展下,媒體是否過度渲染,經濟發展是否造成人際關係的矛盾?余秋雨說,全民的君子之道,台灣做得比大陸好,在各種場合可看到台灣人民真誠的善良、溫和與禮貌,台灣表現出的君子文化是相當優秀的,大陸應學習。

余秋雨表示,大陸承受太多年貧困、戰亂,一下子達到衣食無缺,陋習在短時間內還改不過來,不夠文明,對海外文化也不熟悉,常在國外出洋相,現已逐漸改善,注重人性、人權,也開始重視教育與文明思想。

這場演講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亞大合辦,除亞大學生踴躍出席外,台中女中、台中一中、高雄女中約150名高中生,及台中市中小學校長到場聆聽,座無虛席。現場並簡介由天下文化出版的余秋雨最新著作《君子之道》與《極品美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17-892220.html

上一篇:强烈要求每包香烟增税100元
下一篇:中医的是是非非
收藏 IP: 112.26.67.*| 热度|

6 刘全慧 牛登科 汪育才 文克玲 周可真 王小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