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理论的金融实践(一):股票市场基础动力学理论与自适应控制
一、为什么是股票市场
股票是牛顿一生“最大的痛”。牛顿投资南海公司股票,亏了两万英镑,而牛顿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年薪也不过2000英镑。也就是说,牛顿在股市上亏掉了十年的工资。难怪牛顿发出他那句著名的感叹:“我可以预测天体的运动,但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系统,对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经济体系中,股票市场决定着资源的优化分配。银行系统是心脏,负责把血液(钱)送到各个器官(经济体系的各个部门),而决定如何将营养进行最优分配的大脑,就是股票系统。所以,对股票市场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个核心课题,至少有四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与股票市场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
1)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股票定价的CAMP模型;
2)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股票期权定价的Black-Scholes公式;
3)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股票波动率(volatility)的ARCH模型;
4)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股票定价的Factor model以及大众心理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另外,股票市场是典型的社会系统,对于研究人性的主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股票市场是由人和人的交易行为而形成的:一个买家一个卖家,看好一个价格,一买一卖,价格就出来了,成交量数据也出来了。背后都是人的操作,驱动力是人。所以,股票市场是研究人性的一个理想的场所,具有重要意义。股票买卖用的是真金白银,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的真正意图。在许多其它社会系统中,一个人所说的和真正所想的往往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其它社会系统来讲,比如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等,股票市场在真实反映人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研究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规律是非常严肃而且极其重要的科学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立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9994-150193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