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zm199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zm1997

博文

对禽流感防控的建议

已有 4785 次阅读 2010-10-10 10:5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病预防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防控的几点建议

秦卓明 

高致病性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危害性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围绕禽流感的防疫,目前仍有很多误区。尽管国家免疫防控的策略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生产中的种种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以下将免疫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如下:

一、关注非典型禽流感

应该说,目前禽流感变化较大,在疫苗的免疫压力下,已经由过去临床的烈性爆发(2004年以前的流感)转变温和性,即非典型性。与经典的禽流感相比,目前的流感无论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 经典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往往表现为最急性和急性,具有暴发性。最急性鸡群往往不出现任何症状即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甚至全军覆灭;死亡鸡或鸭常常无典型症状,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组织病变主要是坏死。

急性禽流感表现为:发病鸡精神差,发蔫,饮食废绝,体温升高,产蛋鸡产蛋停止,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喷嚏、呼吸困难,头、脸、颈部浮肿,无羽毛覆盖的部位(冠、肉髯、脚等)发绀、肿、出血、坏死,白绿色下痢,腿部鳞片出血等。发病后期存活鸡有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站立,发病率100%,死亡率30%~100%不等。

    典型剖检病变:①消化道:口腔粘膜、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及十二指肠出血;腺胃有大量粘性分泌物,肌胃粘膜易剥离并有肌层出血;②呼吸道:喉头、气管出血;③生殖道病变:卵巢及输卵管充血或出血,卵巢退化,卵泡变形、萎缩,卵黄破裂流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急性死亡的鸡常见卵黄性腹膜炎,慢性死亡的鸡,常见腹腔里有干酪样物,且腹腔内器官粘连。输卵管萎缩、质脆 、易破裂,输卵管壁和输卵管周围组织常发生水肿。此外,头、颈、胸部水肿;胸部肌肉、胸骨内面、心脏及腹部脂肪有散在性的小出血点;肝、脾、肾、肺有灰黄色小坏死灶,腹腔及心包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肝脏肿大出血,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有时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肝血肿,有时出现纤维素性腹膜炎及卵黄性腹膜炎。

2  2005~2006年的HPAI    随着鸡群强制免疫疫苗,临床病例出现非典型性。危害对象主要是处于产蛋期的蛋鸡和肉种鸡,高峰期鸡群易发。鸡群总体情况尚好,但突然出现死亡,出现打蔫的鸡,呈现明显病症,饮食明显减少、体温升高,部分病鸡发生头部和面部水肿,皮肤发绀(冠和肉垂),下痢,个别鸡出现神经症状。产蛋下降严重,产蛋率可由90%下降至20%,甚至废绝,蛋壳质量下降,软皮蛋、薄皮蛋和小蛋明显增多。死亡鸡通常在发病一周后达到高峰,基本表现为少-多-少的数量变化,死亡率通常为10~40%,也可能稍多。但生产性能恢复缓慢,最多可恢复至50%~60%。持续时间一般为30~60天。

剖检病变:呈现亚临床症状,病变不典型。有全身出血性变化,气管、喉头有充血,肺部表现不如过去明显,颜色尚好,输卵管内有大量出血坏死和黄色干酪样物,肝脏可能多彩,心冠脂肪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出血,并伴有卵黄性腹膜炎。应多剖检,综合诊断。

1.3  2007~2009年的HPAI   由于候鸟带毒,加快了HPAI H5N1变异的速度,禽流感的发病更加复杂化。临床上商品鸡、育成鸡以典型症状较多,而种鸡则以非典型症状较多。鸡群死亡率一般为10~60%,抗体水平较好的鸡群,死亡数量表现为“锯齿形”,死亡率在10%左右。多数鸡群产蛋下降20%左右,有的鸡群产蛋量因死亡淘汰,产蛋率下降不明显。

剖检变化不典型,死亡鸡体温不高,无全身出血性变化,气管、喉头有充血,肺部基本正常,输卵管内有大量粘液,心冠脂肪出血,肠道有时出血。应多剖检,综合诊断。

1、不同时期流感症状比较

临床症状

经典HPAI

2005-2006 HPAI

2007-迄今HPAI

鸡冠发绀

+

+

-

趾部角质紫红

+

+

-

发蔫死亡

+

+

+

呼吸症状

不明显

症状严重

症状轻微

产蛋下降

不显现产蛋率下降,由于鸡死亡而致总产蛋量下降

明显,甚至绝产

情况复杂,类似非典型新城疫

是否肿头

-

神经症状

       缺少

出现

  可能出现

死亡

死亡较高70%,甚至100%。

死亡40%以内,呈现少-多-少的死亡曲线。

死亡40%以内,呈现少-多-少的死亡曲线。 

全身出血性变化

         +

仅雏、育成鸡可能出现

仅雏、育成鸡可能出现

肝脏多色彩病变

         +

     不明显

     不明显

喉气管变化

     潮红有黏液

    潮红有黏液

    潮红有黏液

卵泡变化

不明显,可造成卵泡表面充血

各种卵泡坏死和软化

各种卵泡坏死和软化

输卵管子宫

      不明显

可见粘液分泌如浓涕状

 可见粘液分泌如浓涕状

胃肠与胰腺

 可见腺胃乳头出血

乳头出血、胰腺坏死

腺胃乳头出血、胰腺坏死

卵黄性腹膜炎

几乎100%有

 几乎100%有

备注:“+”表示反应严重;“—”表示无反应。

二、正确看待病毒的变异性

禽流感病毒变异的频率较高,主要以抗原的漂移和抗原的转变两种方式进行。抗原的漂移是由编码HA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HANA次要抗原的变化。抗原的转变是HANA主要抗原的变化。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是抗原转变的分子基础。当同一宿主细胞同时感染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时,有可能产生256种新的重组病毒,从而产生抗原转变,易感动物的种类和病毒的致病力也随之改变。通过对世界各地分离到的H5N1亚型AIV基因分析表明,最近几年禽流感病毒变异速度较快,目前流行的H5N11997年及2004年初的H5N1毒株相比,基因已有所不同,对实验室感染的小鼠和雪貂更具致命性,亚洲AIV分离毒变异速度明显快于欧美地区分离株。需要说明的是:AIV变异快,是相对意义的,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只是相对其它病毒如新城疫病毒来说,变异频率比较快,否者,会给我们的免疫预防带来误导。

 

三、关注禽流感的鉴别诊断

   禽流感的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呈多种病理形式,通常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剖检病变及血清抗体的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应根据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对于发病率高、突然大量死亡的可疑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鸡群或鸭群,应立即报告当地兽医主管部分,然后将病料及时送往农业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中心进行确诊。一般的单位和个人严禁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以下以低致病性禽流感H9为例,简要介绍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AIV常常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复制增殖,所以,活禽采集病料多从喉头、气管、泄殖腔中采集。死禽采集气管、肺、肝、脾、肾等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时病料的采取:(1)急性期病禽以肝、脾、肺、肾等为好;(2)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病禽以气管、肺、气囊为好;产蛋下降的鸡群,可采取输卵管。(3)对于某些野鸟的病毒分离则常采用直肠内容物,也可用各种拭子从气管或泄殖腔收集材料。各种材料经抗生素处理或滤过除菌后经尿囊腔途径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样品在处理前应保持低温,如果能在采集后48h内分离病毒,样品可储存于4℃。如果样品需存放更长时间,建议在-70℃储存,在-20℃冻存对病毒是不利的。

血清学诊断:最好能收集发病前期及发病2~4周后两种血清。前期抗体略降低、离散度大,个别会出现抗体较高的现象,后期抗体上升的较高。常用的诊断方法为HIAGP、中和试验和ELISA。在血清学监测中,常采用检测抗NP抗体的试验,如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这样可以检测所有的A型流感病毒。应该注意:HI检测的是型特异性抗体,AGP检测的是群特异性抗体。HI检测抗原应是型特异的,不应是各种型的混合,否则会影响抗体效价。

由于病毒变异的不断发生,血清学诊断将十分困难,特异性的血凝素抗原十分关键,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抗原性缺乏较叉,即便是同一个血清亚型,不同分离毒之间HI相互交叉性较差,例如农业部哈尔滨兽医研制的Re-1Re-4RE-5抗原之间,抗原性较叉较低。有时对发病鸡群抗体已查不出任何异常,过去那种做为诊断指标的HI滴度达到212以上的现象很难发现,可能发生疫情后恢复期HI抗体仅出现上升23个滴度。当然,若采用分离毒抗原检测抗体更具有针对性,可检测出血清抗体的变化。遗憾的是,我们不能立即确定是何种类型的病毒,必须结合已知血清型的交叉监测结果。

 

四、鉴别诊断

禽流感血清型较多,临床症状复杂,且有些症状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等有相似,因此应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新城疫:各种日龄都可感染,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发病鸡呼吸困难,嗉囊积液,后期出现扭颈等神经症状。产蛋鸡多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产蛋下降,通常在20%~60%之间。

传染性喉气管炎:不同年龄均有感染,但成鸡症状典型。表现显著的呼吸困难,咳嗽严重,可咳出带血渗出物,病死率一般在5%~7%

传染性支气管炎:仅发生于鸡,幼雏发病严重。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在3周龄左右,产蛋鸡仅表现产蛋下降,雏鸡病死率25%~30%6周龄以上病死率0.5%~1%。典型病变是肾肿大,色淡,输尿管变粗,内有大量尿酸盐。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产蛋减少,产畸型蛋、小蛋、蛋清稀薄。

败血支原体:4~8周龄最易感,产蛋鸡引起产蛋下降,易继发于其它疫病,发病率5~15%,死亡率约1~10%。主要侵害呼吸道,病程长,眼窝、眶下窦肿胀,产蛋下降。使用药物治疗有效。

传染性鼻炎:主要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该病传播迅速,流鼻汁、甩头,咳嗽;脸部大多数呈单侧性浮肿,使用磺胺类药物后,症状减轻。

大肠杆菌:严重的大肠杆菌引起鸡的败血症,可导致鸡体的爪、腿鳞片出血,但鸡群零星死亡,药物治疗有效。

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鸡,主要引起产蛋下降,很少出现死亡。

五、防治对策

对禽流感的诊断,应围绕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的原则,确诊愈快愈早,损失就愈小。如果分离物鉴定为强毒,则必须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经确诊后为高致病禽流感后,政府部门应立即督导疫区鸡场采取隔离、扑杀政策,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疫源扩散,保护相邻的鸡群免于感染,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对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或免疫接种来控制疫情,以降低经济损失。

高致病禽流感是OIE规定的一类传染病,世界各地都很重视,我国是一个养禽大国,应从多个方面严加防范,否则,该病一旦暴发,后患无穷,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甚至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兽医综合防治体系,加强生物安全和疫苗接种是预防高致病禽流感的法宝。

1. 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关键,因此对每个养殖场来说,应时刻将生物安全放在首位。

 1)引进禽类及其产品时,一定要从无污染AIV的鸡场引进。(2)饲养场地应与外界尽量隔离,减少人员流动,谢绝外来人员参观;禽舍的窗上要设隔离网,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舍内,还要注意饮水和饲料保护,防止其被野鸟粪污染。(3)饲养场的门口和禽舍的门口要设消毒池,对来往车辆及入场和入舍的人员进行严格消毒,以减少禽流感病毒经车辆轮胎和鞋的传播。(4)严禁场内工作人员在家饲养家禽和鸟类,并尽量限制人员出入场的次数。(5)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经过严格消毒、更衣,工作服应每天用消毒水浸泡、清洗。(6)对饲养场的门、禽舍的门及其周围环境应定期消毒,并用可以带鸡消毒的消毒剂对鸡舍进行定期的带鸡消毒。(7)做好灭虫、灭鼠工作。(8)加强对粪便的消毒处理,必须将粪便发酵后才可施到田里去。死亡禽尸必须焚烧或深埋,防止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吞食而传播病毒。

2. 疫苗免疫接种  

我国家禽饲养量占世界的20%以上,饲养方式仍以传统的散养为主(占目前家禽饲养量的70%左右),饲养条件差,管理粗放,且全球八条候鸟迁徙路线有三条经过我国,候鸟迁徙路经省份多,涉及范围广,迁徙途中与禽类接触频繁,上述因素易造成家禽感染AIV,所以疫苗免疫是防止AIV暴发和避免造成巨大损失的有效措施和关键环节。我国已研制了多种有效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重组活疫苗。

1)灭活苗  禽流感有很多亚型,不同亚型毒株之间交叉保护性较差,传统理论认为应用灭活苗可以预防同一类型血凝素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和死亡,但H5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似乎是例外,H5N2亚型灭活疫苗对H5N1亚型病毒株保护效果较差,H5N1亚型灭活疫苗对部分H5N1型变异株几乎没有保护力。在监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的同时,不断筛选推出新的疫苗株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关键。

我国目前使用的三个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株(Re-1株、RE-4株和RE-5)均为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的重组疫苗株,分别表达GS/GD/96CK/SX/06DK/AH/06HANA(删除HA裂解位点附件多个碱性氨基酸)。2004RE-1株疫苗在全国广泛使用,在禽流感多发的国际形式下,对我国鸡群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保护效果。2006RE-4疫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对鸡和鸭禽流感的防治起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随着病毒抗原性的不断变异,免疫鸡群中部分鸡发病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初RE-5疫苗研制成功,对目前变异毒株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RE-5株涵盖了RE-1的部分免疫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RE-1疫苗使用。

2)免疫程序:一般说来,质量可靠的AI油苗免疫接种后7~14天产生抗体,HI抗体最早在7天可检出,AGP抗体最早在14天可检出,真正具有保护作用应在免疫后15以后。免疫较好的鸡群应抗体滴度均匀,AI HI效价应在26以上,一般为:27-8左右。强调的是,进行HI检测时必须使用对应的抗原,否则查不出相应的抗体。各地应根据当地的疫情建立自己的免疫程序,应确保在开产前,RE-5RE-4H9亚型至少免疫3次。对蛋种鸡来说:7~10日龄一免,剂量为0.3~0.5ml28~30日龄二免,剂量为0.5ml;开产前120~140日龄三免;3540周龄,应加强免疫。肉仔鸡:可根据易发日龄来确定免疫日龄,一般为1~10日龄,皮下或肌肉0.2~0.4ml

补充说明的是:疫苗免疫并非万能,兔疫鸡群仍然可以感染禽流感强毒,并可能表现疾病症状,且不断向外排出病毒,就是说免疫鸡群还可以感染病毒、贮存病毒。因此,应加强以生物安全和疫苗接种相结合的禽流感综合防控!

3. 治疗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建议治疗。但是,对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可采取对症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减轻经济损失。

1)隔离:加强对鸡舍、环境和鸡群消毒,阻断该病的水平传播,如为种鸡时,其种蛋应禁用。同时还应加强对种蛋和孵化室的消毒工作,禁止饲养人员相互串舍。

2)对症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药物常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如强力咳喘灵、大青叶、清瘟散或板蓝根等,这些药既有抗病毒作用,又可增加机体的抗病力,临床应用效果也很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病毒灵、病毒唑、金刚脘胺等,均有一定效果。

3)预防并发或继发感染  当家禽患有禽流感时,机体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和吞噬细胞功能下降,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极易受细菌性病原的攻击而引起继发性感染。因此,在禽流感等病的化疗药物控制中,必须注意抗病毒和抗菌的同时治疗,还应该使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调节机能。应同时使用土霉素、阿司匹林、安乃近、恩诺沙星等抗菌药,以防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等细菌病的发生,降低死亡。

4)增加饲料或饮水中多维素  特别是VEVA的用量,可促进产蛋的早期恢复和蛋壳质量的改进。

5)如病情恢复后鸡群产蛋恢复极慢,有一部分鸡完全停产,应将停产鸡淘汰。若是精神、饮食正常后2周产蛋量仍然较低,上升极慢, 也可全群淘汰。

4.整合社会资源,坚决控制禽流感

1997年香港突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2003年底演变为肆虐东南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尽管其后世界各国采取了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禽流感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远未达到消灭的地步。伴随着候鸟的感染,对禽流感的控制“雪上加霜”, 候鸟为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来源病毒的整合提供了机会,使得流感的发生变得不可预测。尽管我国自2004年通过推行积极免疫政策,对家禽实行全面免疫,全面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禽流感病毒宿主种类较多,而且禽流感病毒为8片段基因组,在免疫压力下极易发生变异而不断产生新的毒株,候鸟对病毒整合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我国整体养鸡水平不高,这些因素均给禽流感的防制带来极大的困难。

禽流感对于动物以及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其潜在的可能引起人类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不容忽视。尽管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受多方面限制:①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②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③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应清醒看到,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7年的“亚洲大流感”,1968年的“香港大流感”,三次人流感的流行都有禽流感的基因片段,这无疑对人类敲响了警钟。强烈要求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建立全球联动的禽流感防止机制,加强对流感疫苗和抗流感药物的研制,加强禽流感病毒变异机制的研究,保障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1. Y.M.Saif主编.苏敬良,高福,索勋主译.禽病学(第十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47-177

2. J.LiuH.XiaoF.Gao.et al.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ul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Science, 20053095738

3. 赵继勋,张国忠,苏敬良.2008年鸡重要疫病的流行动态分析[J].中国家禽,2008308):56-59

4. 唐应华 吴培培 彭大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重排后毒力的变化[J].微生物学报2008486):745-749

5. 李艳华闫清波于康震,等.复方中药对禽流感病毒的防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5):1511-1518

6. 吴艳云何宏轩王三虎,等.野生鸟类在全球传播A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2):163-166

7. 黄一伟李梓张红,等.2005-2006年湖南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室诊断及病毒基因特性研究[J].病毒学报2007236):434-43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397-371704.html

上一篇:感谢师恩
下一篇:一个人过的生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