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创新梦想起飞的地方:iCAN 精选

已有 7048 次阅读 2014-9-30 15:26 |个人分类:科研工作|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创新, 物联网, 青年, ICAN比赛

转载说明:2014年9月25-27日,第八届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和物联网博览会同时举行,来自祖国各地的96所高校的421支队伍将近2000名学生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比赛和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企业家和投资人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和精彩点评,场面让人感动,结果让人惊喜,比赛让每位参加者兴奋和激动,作为大赛的发起人和主席,我还没没有时间来写博文回顾这次激动人心的大赛,先把到现场的一位业内人士发的微信转帖于此,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预祝国庆节快乐!


近日,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江苏无锡举行,现在比赛的气氛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多支队伍近2000名学生在现场进行了激烈的比拼,大赛最终决出了五名特等奖,分别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浴光人家、北京林业大学的瞳翼、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基于光纤微震动传感器的脉象分析诊疗系统、西北工大的Follow_ur_Heart随心所动以及天津大学的Mixer


  • 浴光人家

作品是采用定向激光解决各类信息的入户问题,以红外光和可见光为载体,采用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和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室内信息的无线覆盖,开发了一种融家居供电,照明,媒体信息、网络信息、控制信号传输于一体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

“浴光人家”基于无线光通信技术,通过外设的激光通信设备与信号塔相连,通过内设的红外通信灯、LED灯与各种家用电器加设的“光端机”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光信息场,以实现无线方式的家居内部信息互联互通,解决了光纤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创新点:

1、绿色通信:采用“信号塔红外中继光端机”的三级光通信结构结合“激光通信信道+红外信息场”的双层结构,实现了远距离高带宽、高保密信号传输和室内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信号覆盖,避免了电磁污染。

2、绿色媒体:利用大气为信道传输音频、视频信号、网络信息、家用电器的控制信号,将复杂的有线通信变成无形、无线通信,构建“光-云播放媒体”,简化了家居施工工程,降低了装修成本。

3、绿色网络:将网络信号融入光信道,基于“浴光人家”的复合式通信网,构建了室内“LI-FI”,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室内网络覆盖。用不到1/5的成本就解决了光纤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绿色控制:在家用电器上嵌入光接收终端——光端机,光端机接收信息塔发送的控制信号,实现家用电器的远距离智能控制。无需更换现有家电,利用极低的成本,便可完成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的无缝接入。

5、绿色供电:采用太阳能供电,并使用太阳能板接收来自信号塔的激光,使激光在完成通信的同时可以将剩余能量用于室内照明供电,真正做到节约点滴能源。


  • 瞳翼

“瞳翼”智能四轴飞行器是一款能够通过电脑和手机重力感应两种方式控制的可实时进行视频传输的航拍飞行器。其主体是小型四旋翼飞行器,主要由飞行控制系统、无刷电机驱动模块、导航控制系统组成。除具备普通航模飞机利用遥控器控制的方式外,还可通过电脑和手机App的重力感应完成对飞行器飞行的控制,作为一款新型智能飞行器,能够实时传输高清航拍视频,具备续航时间长、飞行距离远的优点,且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查看图像,同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是十分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玩具。

创新点

1、实时传输高清航拍视频:前端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高清720p,可以传输1280*720的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电脑、手机以及平板。

2、电力持久飞行时间长:电池采用聚合物锂电池,飞行时间可达30分钟。

3、防风设计防雨保护:采用中央处理器CPU控制飞机平稳飞行,外壳采用室外专用外壳,全天候飞行,风雨无阻。

4、信号较强飞行距离远:通过改进路由器加强控制信号,飞行距离可达80米。

5、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查看图像:与市场现有产品不同,“瞳翼”智能四轴飞行器采用独特图传技术,可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查看航拍图像,美好瞬间轻松享。


  • 基于光纤微震动传感器的脉象分析诊疗系统

作品搭建了一套对人体脉搏信号进行提取和分析的系统,能够客观地对脉搏波进行检测和存储,并通过比对算法进行分析,尝试在其中定量地找出规律,并与中医中的各种脉象进行比对。通过物理的方法和算法的分析对病症有客观而量化的判断,为脉诊客观化的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该系统的搭建,可以深化医疗技术在中医方面的开展力度,通过物理性的分析最终实现脉诊客观化的目的。

创新点:

1、利用光纤微震动传感器的结构进行脉搏波的提取,特别是通过束带的固定进行桡动脉的紧贴,最大程度上模拟了中医的切诊动作。

2、利用光学相干检测灵敏度高、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等优点,全面提取人体脉搏信息的各细节特征,为脉象诊疗分析提供全面详尽的数据支撑。

3、提出脉象基底的思路,即将基本脉象作为基底,利用分解变换的方法将混叠脉象向各种脉象基底分解,通过数据库比对的方式量化各种体征特点。

4、利用参考信号的方式,滤掉人体运动、呼吸等行为引入的干扰,并通过多种信号处理方式提高检测的精度。

5、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提供了新的用途


  • Follow_ur_Heart随心所动

Follow ur Heart”是一款变速自行车用自动变速器,其主要功能是监测骑行时速,根据不同的速度需求进行自动变速,使骑行全程链条齿轮均处于最为合适的配合中,减少体力消耗,增加骑行乐趣。

创新点:

1.改变了传统变速自行车手动的变速方式,实现自动变速,更加方便好上手,并且有助于骑行者节省体力,更加适合初次使用变速车的使用者,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以及长途骑行爱好者。

2.安装简易便捷,用户可随时安装拆卸,适用范围广,能与各种自行车相匹配,既可随车出厂,也可用于后期对手动变速车进行改装。

3.实现自动变速器一体化,省去了传统变速器拉线、变速拨盘等结构,节省空间,方便用户。


  • Mixer


Mixer是一款集实用性、美观性、智能性于一体的新概念搅拌棒。Mixer服务于高品质生活,关注饮品享用质量,呵护食道健康、规避潜在致癌风险。

它的主要功能如下:1.智能测温。提醒最佳饮用温度,保障饮用品质,且防止饮水过热,呵护健康;温控灯的闪烁频率直观反映温度,生动、方便。2.加速搅拌,帮助充分溶解。利用红外虚拟触控开关,感知到人手的接近后,在原本搅拌运动的基础上增加振动,使饮品快速充分溶解。3.一棒多用。多档位设定,适用于咖啡、茶饮、婴儿奶粉等不同饮品的不同温度需求。4.棒体顶端迷你荧光板,既是记事板、留言板,又是迷你小夜灯,防止黑暗中失手打翻饮品,为熬夜一族提供贴心暖光。5.可变挂式搅拌棒,适用多种杯型。总体不超过三元的低廉造价,新颖的概念,细致的设计,使Mixer极适合于餐饮企业的推广,极易进入日常生活。

创新点:

1.智能性贯穿整个使用过程。

2.关注人体健康:针对成人:设置高温警示震动,关注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的饮水过热的健康风险。在饮品温度未达引用标准时,则人手的靠近会引起咖啡棒震动预警,防止人饮水过热增加患舌癌、食道癌的风险。针对婴儿:婴儿奶粉档位将温度设置在38度,防止烫伤的发生,保护宝宝脆弱的食道。

3.极低成本:注重使用性价比最高的器件,整个智能搅拌棒成本基本可控制在三元以内,有利于其利用价格优势迅速打入市场。

4.顶端荧光板一板多用:可充当记事板、留言板、表白神器和迷你小夜灯。荧光板可翻折,通过调整合适角度,可将搅拌棒变为悬挂式,从而让长度固定的搅拌棒适用于多种杯型,防止了搅拌棒太短滑进饮品中的尴尬。

5.可靠性强,安全节能,且电池方便拆换。

6.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



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原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是由北京大学、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nternational Contest ofApplications in Network of Things,简称iCAN,www.iCAN-contest.org  )的中国选拔赛,是面向大学生创新的年度科技竞赛,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精神,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和加强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物联网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


最终产生的五名特等奖项目将代表中国参加20156月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的国际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期待2015第九届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欢迎关注比赛官网:China.iCAN-Contest.Or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832074.html

上一篇:金色珠穆朗玛
下一篇:那些曾经有过的梦想,是否会让你再次落泪?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23 吕喆 张江敏 李学宽 武夷山 张文增 李本先 刘立 张忆文 马德义 黄永义 孙学军 于志强 李伟钢 李天成 杨金波 eastHL2008 ybyb3929 biofans yewen yanan2015 rosejump yunmu zhangjinxu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