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把每个学生当作状元来培养—Yes, ICAN!

已有 6726 次阅读 2013-6-21 00:46 |个人分类:国际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创新, 学生, iCAN, 国际比赛

把每个学生当作状元来培养—Yes, ICAN!

 

下午5点,连续5天的紧张比赛和会议日程终于都顺利结束了,回到酒店,瘫到在沙发上长出一口气,看着窗外:蓝天白云,巴塞罗那的天气真好!是呀,这次到西班牙巴塞罗那来参加TRANSDUCERS2013国际会议,我负责的iCAN国际比赛的决赛也和这个国际盛会安排在一起,从周六到了酒店的第一次Meeting开始,整整五天了,都在巴塞罗那的国际会议中心(CCIB)渡过,从展览的布置、队伍的安排、会议期间的各项协调到我们在巴塞罗那大学的大礼堂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这一切像是在做梦!这一切又比梦还美!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代表队(中国、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等国家和地区)在会议现场热情洋溢地进行了两天的展示和比赛,气氛异常的热烈,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科学家和相关人士参观了学生的作品,比赛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关注和支持,反响十分强烈:Yes, I CAN, Yes, We CAN! 大家都喜欢和热爱上了这一项鼓励青年人创新的竞赛活动,明年的比赛就转战到日本的仙台,后年的比赛继续跟着Transducers大会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去!这是怎样的好消息啊,iCAN终于从一个源自中国的梦想逐渐变成了世界青年人“展示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

在会上还遇到了不少以前参加iCAN比赛的同学,特别是颁奖的那个晚上,这些同学主动聚集过来(包括第一届国内比赛的冠军和第一届国际比赛的冠军),大家聚在一起高喊:“We are iCAN Family!”那一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是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因为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项不起眼的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竞赛,今天都这样顺利而茁壮成长起来了,他们已经从当初那个稚嫩的参赛选手,变成了今天在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还有同学获得了最佳论文奖的提名!这是怎样的一个追梦的历程啊!今天参赛的选手中,还有中学生,还有在中学参加过比赛的大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着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我记得最突出的一个日本学生,他们队做的是一个新型的机器人玩具,一个叫桥元佑真(Hashimeto Yuma)同学,从周日下午报到开始,就穿者他的一套专业装备给大家演示,不知疲倦地演示给所有人,答辩的时候他们小组表演了一个很活跃的节目,他还是穿着这套行头在上面像机器人一般跑来跑去地演示,我很感动,我说:“我想向佑真同学表达我特别的敬意!你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让所有人感动!有了这样的精神,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任何事!”尽管这支队伍最后得的奖并不突出,但是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最需要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未来!

当然比赛只是会议的一部分,论文和科研成果的交流是会议的主要部分,我的研究小组有四个同学在这个会议上分别做了海报展示和口头报告,都非常精彩,特别是两位本科生的报告更是得到了世界友人的关注和好评,本科生的研究工作能够被这样顶级的国际会议录用真的是最大的惊喜!要知道在Transducers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是很多欧美名校博士生的追求之一啊。这两位本科生同学都是和佑真一样致力于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的人,他们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进入我的研究小组,从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开始,到现在都能够独当一面,而且在世界的舞台上介绍自己的工作,这是怎样的进步啊!

由此想到即将开始的高考招生,又有很多人在讨论状元的问题,又有很多状元的故事即将上演,其实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家长,我想对大家说:我们不要在意我们的学生或者孩子是不是状元,我们把他们都当作状元来培养,每个人都能够最终成才!就像iCAN比赛的学生一样,参加进来的同学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我们梦想的项目,不管它多大多小多么不起眼,但是我们一起把它从无到有地想出来、做出来、展示出来,所有的人都会为你的这个小小的梦想而激动!而这个梦想实现的过程和经历,带给我们一生一世的信心和不懈努力的动力,因为我们都相信:Yes, I CAN

亲爱的同学们,祝福你们,如果你愿意,你们都是iCAN要培养的状元,欢迎你们早日加盟这个梦想的比赛:iCAN

 

iCAN比赛网址:www.iCAN-contest.or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701376.html

上一篇:未名琴声
下一篇:童心花语(女儿微距系列)
收藏 IP: 62.82.105.*| 热度|

24 徐大彬 曹聪 李伟钢 刘旭霞 刘全慧 张忆文 李学宽 张玉秀 吕喆 武夷山 李冰 刘立 鲍海飞 徐绍辉 张明武 林中祥 徐晓 李斌 王德华 李万峰 万仁甫 傅蕴德 zhangjinxue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