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ovation:创新
这里的创新包括技术、模式也包括选择赛道。前面两个比较好理解,特别是高科技创业公司必须拥有自己独创的核心技术,之前模式创新也比较多,对于硬科技的公司来说不是特别突出,这里也不做重点,我们主要来说一下赛道的选择。
著名电影《泰坦尼克》上有一个很浪漫的镜头:乐队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演奏,情绪拉满惹得无数人流泪,甚至有人还在赞叹这种优雅的沉没。其实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想到的是我们这些创业的科学家,在创业的路上我们都是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可是我们是不是找到了对的船、懂的人?这对的船就是赛道,这懂的人就是市场,只有那些为创新技术找到合适赛道、做出被市场接纳的产品的才能活下去!否则我们就错付了一身的才华和努力。要如何才能找到呢?要敢于在赛道上独辟蹊径,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天地,争取做到一招鲜、吃遍天!
Science:科学
这里的科学主要指的是创业项目要具有坚实的科学背景和支撑。
我们基金投的都是高科技创业公司,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是很难叫自己是高科技公司的,直接“拿”别人技术拼盘创立的公司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所以,一个公司的技术和它的首席科学家是这家公司创业的基石。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著名科学家Martin Green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团队不仅在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领先世界,还培养了众多上市企业和领军人才。因此,一个好的高科技创业项目,必须有足够强的科技支撑(研发团队和首席科学家),这是企业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压舱石。
Technology:技术
这里的技术主要指的是工程化能力。
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来自首席科学家或者科研团队,但是科学家是搞科学研究的,擅长做新技术的探索,不擅长做重复性的工程化,而真正的创业成功,是将科研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的过程,它需要的是工程化和市场化,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繁琐的重复劳动--这都是不科学家擅长的,这都是工程师团队的功劳。以芯片领域为例,创立仙童半导体并获得极大成功的八大叛逆都是杰出的工程师,而那个当初带领他们创业的导师虽然贵为诺奖获得者却一败涂地,为什么?就是这八个工程师没日没夜去解决重复性的工程化问题,而顶尖科学家做不了这个工作。这正是我们中国的强项--华为的工程师文化、硅谷的华人工程师等等,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大最强的工程师团队,他们是中国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最大底气,公司的技术团队一定不能由科学家组成,一定要招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
以上三个维度主要跟技术相关,下面的三个维度是商业相关的。
Investment:资本
这里的投资不只是找钱,而是如何找到适合高科技项目的钱。
这是很难的一件事,首先,科技出身的创业者基本不会跟投资人有效沟通,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科学家执着于自己的技术先进性--越是著名的科学家越是执着,而投资人关注商业上是否行得通,双方基本上都是自说自话,要实现科技与资本跨界合作真的很不容易,但是高科技创业如果没有资本的加持,那就一直停留在小作坊状态无法发展,因此需要一个好的桥梁和翻译:iCANX基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我们不仅是科学家出身离科学家最近,而且是跟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都是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好的技术好的人才我们是春江水暖最先知的那一批人,加上本就一体的信任关系,我们有机会且愿意成为那些有创意但缺乏启动资金的科学家的第一个投资人,陪伴他们成长;我们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投资合作伙伴,能够成为高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桥梁,用我们自己的投资作为背书,帮助优秀的创业项目找到适合他们的创业者获得资本的加持、走上创业的快车道。
Management:管理
这里的管理指的就是创业团队。
人,永远是最核心的一环,我将高效能的创业团队形象地称为"头狼带饿狼",强调了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坚韧、果敢和团结的品质。信任、互补、饥饿和乐观是构建团队的四大要素。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互补确保团队能力全面,饥饿代表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乐观则是面对挑战时的积极心态。
创业团队中最重要的就是头狼--既一号位CEO,他/她就是公司的天花板,一个优秀的高科技创业头狼通常具备与创业项目适应的学历和资历,没有学历理解不了高科技项目的核心要义带不动技术团队,没有资历经受不了创业的毒打将难以持续。所以我们的创业训练营是“头狼创业营”,就是要训练素质过硬的创业领军人才,助力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披荆斩棘、升级打怪。
Evolution:进化
这里的进化指的是创业的成长性。
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缺乏商业思维和训练,基本上没有意识和能力把握创业成长性,在创业团队的搭建、股权的设计、投融资节奏和中长期战略上都一头雾水。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估值,很多创业者对自己的公司估值过高,不知道融资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不了解投资者看重和追捧的是快速成长性而不是高估值,以至于投资成为一场血肉横飞的心态拉锯战--甚至成为长期消磨不掉的心理阴影;团队股权的架构更是一个巨坑,由于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团队基本都是身边熟人,股权结构羁绊与人情和面子,很多创业公司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处理这些事情,甚至要重新注册公司。因此,在公司初创之时,判断团队是否具备进化能力,要看分工合理性、利益分配公平性以及共情和共赢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说清楚这些事情对于初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当然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创业公司,还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中长期的规划,团队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拓展以及与之配合的投融资的节奏等等,这些都需要有规划有预案。
这就是我们iCANX基金的"ISTIME"六维模型,它不仅是我们用来全面、直观且量化地研判创业项目的金标准,同时,它也是我们辅导初创企业、帮助他们实现“科技X商业”的创业闭环的六脉神剑!欢迎关注高科技创业和投资的朋友关注这个投资新模型:ISTIME,科技创业正当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海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48332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