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为啥我总是这么痛苦?
不为啥,因为你在进步!
我可没觉得,我看**同学都挺轻松,进步也很大啊。
那是他没让你看到他痛苦折磨的时候。
真的吗?我觉得他一直都游刃有余啊。
哈哈,你的师弟师妹们也觉得你游刃有余呢。
怎么可能?我这么弱……
强弱都是相对的,你一直在进步选择的参照物都是比你水平高的,其实你已经比90%的同龄人都强了,只是你没注意到而已。
老师,您过奖了,我真的没觉得啊……
那我问你:你现阶段主要在干什么?
读博士做实验写文章啊……
你有多少中学同学考上了大学?又有多少大学同学本科毕业继续读博士?读博士第三年有几个同学发表了第一作者的重要文章?……
我那个中学是重点中学,我在重点班,我们班50个同学有40个考上了211/985,大学毕业以后大概有1/3保研,直博的好像有3个,我在北大,另外一个在中国科学院,还有一个出国了,他俩发表文章情况我还不知道,不过我这一级的同学现在确实都特别焦虑文章,今年我评上奖学金主要是靠这篇一作论文,真挺幸运的……
好吧,那你仔细想想我说错了吗?如果是把读书这段时间比喻成登山,高中毕业到现在才7年,你已经在你们50人的班级里跑到前面了啊。
还真是这样,您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就觉得自己又苦又累。
累,是因为一直在爬山在进步,向上迈的每一步都很挣扎,因为你在摆脱“惯性引力”—那些让你躺平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借口,哈哈。
确实,仔细想想我觉得也不是真的就累得不行,是因为看到周围同学去跨年去旅游去潇洒,可是我还在这里做实验,就觉得累了,其实要不看他们我也没啥。
没错,我们的感觉直接跟我们选择的参照系相关。我也一样,疫情期间别人都闲得没事干,我没有白天和黑夜地搞iCANX直播,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悲催,可是我一想我的合伙伙伴—Paul和Jagadish,我马上就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努力了,我们的直播时间是北京时间晚上8点,Paul在洛杉矶是凌晨四点、Jagadish在澳大利亚是晚上11点,他俩每周五都跟我一起雷打不动直播3小时,他俩年纪都比我大、都是名满世界的大科学家都还这么努力这么认真,我有啥抱怨的呢?更何况iCANX直播这事还是我发起的!所以,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系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真没想到老师您也有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一直看iCANX直播,每次看都会被您的热情感染,一直都觉得您是超人呢。
这世界上哪里有超人?那些我们认为厉害的人都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拼命给自己打气!
学到了,学到了,我以后也天天给自己打气!
加油!不,打气!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海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46943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