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再聊聊格物致知 精选

已有 7158 次阅读 2012-1-30 00:1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格物, 致知

春节前,应部分同学之邀,写了一篇“格物致知、顺其自然”,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4&do=blog&id=524343

因为懒得码字,也觉得格物致知这玩意儿大家应该都知道,所以讲得比较简略。最近有点空闲,再接着聊聊。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代大学设置格物致知科目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了。但是秦汉以降,官本位越来越强化。考公务员基本上只考政治课(治国、平天下)。所以格物致知科目地位越来越低,知识份子很多根本不懂这两个课程是干吗的了。

唐代略有起色,但直到宋代,二程才有了比较正确的解释:“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

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学说,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但是,直到严复还在奇怪:“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原强》)

应该说,这部分是因为明代出了个大牛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但是,王阳明不幸不是科学家。他早期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这是实验观察的方法不对,但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倒向“心学”。“心学”是根本反对实验观察的,主张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由于王阳明崇高的学术地位、政治地位,这对明代实验科学的发展,不能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直到徐光启,才又重新强调了实验观察、逻辑推理。但他的一套科学方法,主要已是来自传教士,和程朱理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尤其是离清兵入关已经不远了。http://baike.baidu.com/view/3713.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84-532564.html

上一篇:不肯改错的诗僧贯休
下一篇:傻女婿对聪明女婿的学术质疑
收藏 IP: 123.119.233.*| 热度|

39 曹聪 黄晓磊 任胜利 吴飞鹏 马欢 余昕 刘立 卫军英 李土荣 马磊 张玉秀 逄焕东 吕喆 戴世强 刘广明 陈湘明 张伟 孙学军 鲍得海 翟远征 迟菲 赵凤光 吉宗祥 汪梦雅 李永丹 毛克彪 李志俊 聂广 王德华 马红孺 hangzhou wwsoul Majorite zzjtcm crossludo ggwwzka dulizhi95 luxiaobing12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