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遥感尚未成功,后学更需努力 精选

已有 7147 次阅读 2008-11-27 18: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陈述彭先生仙逝当天,我正在先生的家乡--江西开一个会。下午会间听说陈先生病危了,会后赶紧联系合适的哥们代表我去探望。联系还没结果,却接到正式通知,先生仙逝了。回想三年前和先生同在南昌,先生身体精神都还很好,甚至坚持跑野外。没想到这么快就永诀了,不胜唏嘘。

 

       第一次见先生是1979年我们几个留美学遥感的研究生向地理所二部的领导、前辈辞行。何建邦老师当时管研究生,带着我们去的。先生就以当初顶着压力,送何建邦老师留英为例,给了我们很多开导和勉励。先生的慈祥亲切和循循善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成行后,何建邦老师还顺道家访,看我们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所里帮助。

 

       回国后,和先生交往更多。记得是88年,跟着先生参加中巴星的论证会,先生力主遥感载荷的应用论证必须先行。遥感发展20年来的历程,证明了先生的远见卓识。后来国家航天事业朝“凯歌要奏在应用上”的正确方向逐步推进,先生功不可没。先生仙逝前两天,1123,在航天城举行了中巴02B星工程总结和资源卫星地面站2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全场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了陈先生作为中巴星总设计师的杰出贡献。

 

       陈先生不但一贯推动国家重视遥感应用;同时也要求遥感应用工作者重视利用自主卫星数据。先生不止一次强调:自主卫星数据是自己的亲儿子。不能因为自己的亲儿子暂时还不如别人的儿子漂亮,就不培养。我的理解,先生这里讲的培养,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国家要培养遥感卫星设计的技术和工程队伍,要培养自主卫星数据的应用队伍与市场;二是用户要偏爱自主卫星数据,不能放着自己免费数据不想法用好,却大把大把的花美刀去买外星数据。中巴星20年,从01星、到0202B,载荷设计、数据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用户队伍也正在形成。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可改进之处,但是千万不能在儿子快要成人的时候来个“断根行动”。

 

    遥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这个定位好听,也的确存在很好的创新机遇。但另一方面,像我另一篇博文里讲的,所谓新兴交叉学科就是板块夹缝中露头的小芽,对任何成熟学科而言都是边缘。陈先生是从地学切入遥感的,但对我们学电子出身的后辈从来都是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从战略科学家的高度,对我本人的学术方向,乃至人生方向不厌其烦地给以指导。比如95年就劝我全时回国,99年支持我“人才流动”到北师大,并亲自担任我们那小小“中心”的名誉主任,02年又支持我“流动”回遥感所,其间耳提面命,危机示警;尤其是当我作错了什么,总是包容谅解,替我转圜,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谨此悼念陈先生,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院士话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84-48620.html

上一篇:别总在牛A与牛C之间徘徊
下一篇:科长也轮岗?
收藏 IP: .*| 热度|

10 王铮 杨玲 黎在珣 王富 刘玉平 陈儒军 陈绥阳 余孟孟 刘吉平 cccy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