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霁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yCat "If you love it enough, anything would talk with you." 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

博文

新锐一族 --新片评论“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

已有 5006 次阅读 2010-10-24 12:59 |个人分类:网络杂谈|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电影评论, 社交网络, 脸谱

       十月里,电影院里又上映了一部同互联网有关的新片“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上映头三个星期,已经赚了超过一千万的票房,而且差不多是今年赢得观众评价最高的一部影片。雅虎的观众和专家评分为A-和A,“烂西红柿”(Rotten Tomato)影评网站上97%的观众评价为“值得推荐”。

        其实,这部影片火爆的原因是,它是讲述“脸谱”社交网站(Facebook)创立之初的传奇故事。故事里的几位人物都是八零后,乳臭未干,还没从校园毕业,就误打误撞一般成就了其他人可能梦想和努力了一生都不一定能实现的成功。当人生如此戏剧化地被幸运关照,人性的弱点就充分地展现出来。对于这几位刚刚开始人生的新锐一族,是福是祸,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这故事并没有把它的主人公 Mark Zuckerberg 塑造成一位十全十美的天才。相反,影片里的 Mark Zuckerberg 让人感到像一个有点儿同周围格格不入,专注于自己的程序世界的“nerd”。影片刚开始,在哈弗校园,没有入选犹太兄弟会的“Final club",他愤愤然出言不逊,被女友分手。回到宿舍气仍难消,写了谩骂女友的博客贴在网上。还不够解气,又盗出哈弗校园里一些兄弟会,姐妹会的学生资料,把漂亮的女孩儿照片两两贴出,让学生玩游戏评判谁更漂亮。没想到这个游戏竟然一下子火爆,半夜三更居然能把校园网络搞瘫。被学校抓住,背了处分,仍不以为然,说他的行为不过是帮助学校找到网络安全漏洞。在别人都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地开会调查这个“严重事件”时,而他这位肇事者上面套件旧绒衣,下身一条半长不短的裤子,脚上趿拉着一双拖鞋。这不修边幅,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nerd”形象,让人觉得非常真实。这样的小子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

        Mark Zuckerberg的过人之处是在开发“脸谱”的专注。第一版的“脸谱”,他只用短短一个寒假,废寝忘食地编写,刚一在哈弗校园内上线,就马上走红。他应当说是十分幸运,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拿出了适当的软件服务,满足了十几岁,二十几岁这代跟互联网一起长大的人希望通过网络交际的需要。当然,“脸谱”的创意,不是他一个人的--最开始 Mark Zuckerberg 只是帮助Cameron 和 Tyler Winklevoss 两兄弟的 ConnectU 写代码,而把原始的创意发展成了“脸谱”。整个电影,就是围绕着“脸谱”的知识产权的官司而展开。当脸谱一炮走红,围绕着它争名逐利的各种斗争就越发激烈。相对于那些争名逐利者,Mark Zuckerberg 这个相对低调,不那么在乎钱,只想着把“脸谱”办成一个很酷的网站的nerd倒显得挺可爱。

        这部电影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主要人物都用了生活中的真名实姓。刻画这些人物的个性时,也没有故意去美化他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集才华和人性弱点于一身的复合体。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是Shawn Fanning,十八岁时就搞出了Napster的天才神童,生活中的问题少年,既为脸谱迁到硅谷,搞到风险投资立下汗马功劳,又因为嗑药给“脸谱”抹了黑。这些新锐一族,才华与财富滚滚涌来的同时,也在恣意挥霍着青春。不知道这几位生活原型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时会作何感想。
 
        看完电影没事儿,顺手用Google Trends查了一下Facebook,Google, Yahoo! 和 MSN 在互联网上的流量趋势.这两年,脸谱真是声誉鹊起呀!到今年七月,脸谱已经有了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人们的生活已经同社交网络交织在一起。这个将由新锐一族统治的互联网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123-376579.html

上一篇:带刺儿的生命 (2)
下一篇:小镇卡培托拉(上)
收藏 IP: .*| 热度|

4 罗帆 黄富强 李学宽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