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不是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yandmltcdj

博文

国内博士为啥为了生活铤而走险做实验?——从林中祥老师博客谈起

已有 3393 次阅读 2013-1-21 14:34 |个人分类:尚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招聘, 面试, 爆炸, 培养制度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652850
科学网林中祥老师的博客
“我面试过一位让我们都后怕的‘博士’”
引起了轩澜大波,私以为不是林老师说的不对,说的都对,但是关键是我们的博士为什么铤而走险,为什么为了滴滴点儿生活所需去办私人的小工厂?这背后是博士培养制度的问题,是博士连饭都吃不起的问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大家是否记得我们都想得的那个奖“诺贝尔”呢?诺贝尔一生为了炸药事业,也是为了帮父亲还账,当然打着某些为了开山的幌子,炸死了多少,连自己的房子都炸烂了,最后却成了世界名人,成了所有的科学家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如果这个小伙子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而是一下子成就了一番事业又做如何的解释呢?焦耳先生是在自己家里的酒窖里面发现和完成的焦耳定律。居里夫人死于镭辐射,而且居里夫人一家人基本上都是死于辐射,还有伦琴。陈景润受了某些人的排挤,堂堂中科院数学所里面竟然没有一间像样的研究室给他,在那个楼梯间里完成了数学梦想或者所谓的王冠上的明珠……

林老师对于我上述评论进行了反驳,并提到了这个博士做的不是什么大事业,而是为了简简单单的挣钱!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但是我也不是故意较真,我们还是来说诺贝尔,他做炸药首先是为了帮父亲还账,为了养家,与科研无关,与学术无关,挣点儿小钱,有一段差点倒闭,家破人亡,然后幸亏爆发了战争,一下子炸药有了市场,从此不可收拾………………

林老师谈的这个博士私人办工厂,违法不安全我也觉得应该反对,但是为什么这篇博文引起了如此的反响,个人认为不在于次,而是与博士招聘看出身有关,跟博士培养制度有关!

现在流行屌丝逆袭,大家对于招聘很是有怨气,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而是灰常灰常的有怨气,而且国内土鳖更加恼火,如果博士的津贴够生活干嘛去做这个,挣这个小钱呢?

我读本科时还做家教,生活还相对富裕些儿,读研之后呢为了学术,我把所有的零工全部去掉,但是我没有了生活来源,吃饭都成了问题,曾经读研时一顿饭就吃3块六毛,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女朋友两个人的午饭,而且有一年多都是如此!

我国的人才培养制度有问题,不是林老师今天讨论的这些表面,如果就事论事而言说的都对,但是是谁让这个博士去铤而走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还是背后的制度!

我刚刚去了欧洲,走了德国、法国等,他们的博士都是要给工资的,而且基本上都是2000欧元左右,有个留德博士,硕士毕业去的,在那里呆了半年买了一辆二手的奥迪,生活无忧,还有车,这是国内的土鳖想都不敢想的!

元芳,你怎么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055-655184.html

上一篇:2012第四届四川省中学化学教学论坛暨2013年高考化学研讨会
下一篇:先生,一路走好!——悼念徐僖院士!
收藏 IP: 125.64.231.*| 热度|

5 吕喆 曹聪 苏光松 张忆文 王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