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不是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yandmltcdj

博文

双语教学——让我爱你不容易!——写于2008

已有 3004 次阅读 2012-5-5 00:36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容易, 我爱你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学习国外先进教材和先进技术,这本来看似是无可厚非,初衷貌似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要泼上一盆冷水,为这双语教学降降温。

我们先来看双语教学的定义。其定义是指非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除英语和专业英语以外的其他课程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教学工作量一般根据英文教学所占比例的多少进行计算,一般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即可直接在原有工作量基础上乘以2。这是我的理解,也包含了一些儿权威机构的语言表述,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却是很多的,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第一、双语教学过程中必然包括教师、学生和对象(即课程本身)3部分,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我们的教师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其中倒是不乏一些儿出国留学或者短期培训的,但是其英文水平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如果是自己读书,一些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求你用英文讲出来,而且要求把本来就有些高深的专业课程使用英文讲出来,那就不敢恭维了。还有,我们本身是非英文国家,而英文教材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儿英文国家的文化在里面,那么你是否了解其文化背景,能否将一些儿比喻和类比说清楚,就显得更难了,甚至是很多人不可能的,虽然你能够考得很高的雅思或者托福成绩,但是真正的使用英文进行专业课程的详细讲解和介绍又是另一回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能大多是在大眼瞪小眼,老师学生均都不知所云!

第二、我们不妨来看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重要,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很大程度上还要备学生,不然就很难搭配在一起了。最后出现曲高和寡是很正常了,即使作为教师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力气却没有用对地方!学生的水平如何,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看对英语的听力如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本身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其中的中文术语可能都没有很好的理解,直接就接触英文术语,术语记得住记不住就是个问题,还要加上理解,而且是第一次接触就要理解英文术语及其内涵,这真是要人命了,最后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己看得了,省得在课堂上死了很多脑细胞,但是效果甚微!

第三、研究对象即教材。前面已经提到了教材内容是很难理解的,专业内容作为本科生本来就是第一次接触,很是陌生,甚至晦涩难懂,而在此基础上竟然使用的是英文教材,怎么能够看得懂?里面的所有类比说明都是有其文化背景的,我们学了年头不少的英语,但是真正能够说知道一点英美文化的,又有多少,这种基础水平如何来阅读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如果你有一点点基础,曾经学习过本课程,然后通过国外的教材与所学进行对比,或者说是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教材进行了解,最终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那还情有可原!因此即使是一些老师所提倡的使用英文教材,然后中文讲解也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恐怕最后只能是邯郸学步。

我上面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对象(教材)进行了介绍,我们再来看这里面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及教材是什么关系,双语是否真正的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推动国内整个学科平均水平的提高,这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即可明白这是很难达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在985211大学,一样的有非常大的难度!

最后要说明的是难道双语教学真的就一无是处,毫无用武之地?答案当然不是,双语教学如果能够进行一些调整,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力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就不展开了,等到论文发表以后再将全文奉上,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055-567209.html

上一篇:论震灾期的投机!——写于2008
下一篇:如何提出问题!——写于2008
收藏 IP: 222.209.1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