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聪
板书的意义
2024-4-26 11:33
阅读:1519

理工科中数学多的课程,可以采用全过程板书。理由如下:

1、自由

课前,抽出几张A4白纸,坐下来写讲义或提纲,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为了翻阅的方便,背面不必写。到期末,便积攒了一叠,夹入文件夹中。活页的形式,更便于增删和替换。

课上,左手一张讲义纸,右手粉笔,我手写我心,随写随画随擦。而PPTWord之类软件做的课件,处理图形和公式之类多有不便,毕竟隔膜。

当然,自由也离不开规矩——板书设计也有些章法可循的,可形成适合自己的特色,以下试举两例:

黑板应该竖向分栏,这也是16开期刊的常见做法。根据黑板大小,分两栏或三栏甚至四栏。若有多块黑板则更佳,可在右下角编号。

从来抓到粉笔便用么?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挑选颜色。黑板一般为黑色或绿色,那么白粉笔用于正文主体,蓝粉笔用于注释说明之类的次要内容、将被擦掉的过程性内容,红粉笔用于重点强调,黄粉笔(寓意为流金岁月)用于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以作前后关联。恰如衣装的色彩,不能再多了。

2、涵泳

讲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不宜静态为主(使用课件时以静立为主),理应动态为主(板书的过程),更能吸引观众眼球,使其聚精会神。

但见讲台下投来一双双求知的目光,前排那女生俯仰之间笔记酣畅淋漓,最后排那男生努力凝视黑板想要搞懂。目光的数量和持久性,均比以前用课件时要好。课件浮光掠影,又由于分页,其连贯性也不如板书。仅有板书,则注意力不需再在PPT和板书间来回腾挪受累。

在板书和观看的过程中,师生均可从容思悟,涵泳滋味长。毕竟时间节奏都是纯手工的量级。哪怕一点点擦黑板的时间,也是有张有弛。记得第一次课上预告今后将用板书时,台下有学生点头称是,看来苦PPT久矣。

由于板书占用了一些时间,所以与用课件相比,可能进度会慢,讲授的内容会少些。这或许不一定是缺点。试问如今之课堂,是讲得更多更重要,还是更易吸收更重要?

3、笔记

如今做笔记的学生已鲜见,大多袖手如作壁上观,其中还夹杂个别埋头偷看手机者、眼皮打架瞌睡者、目瞪口呆者、六神无主焦躁者等。

以前PPT课件常常发给学生,也抑制了做笔记的动机。

板书可能也是应对以上问题的一剂良药。教师书写的过程,透露出求知的兴味、知识的价值。

一块块板书绵延不绝,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也觉充实有所得,且便于课后温习。

4、模糊

板书的缺点也是有的,但可能瑕不掩瑜。

譬如难免内容上的模糊,例如:字迹潦草,示意图不精确,笔误等等。所以应该配合一本深入浅出、便于自学的厚实教材。

此外,黑板毕竟是平面二维静态的,没有动画或视频之类,有时可能会不便于透彻理解,这也算一种模糊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涵聪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20722-14315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