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clj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hzcljz

博文

沈括也者

已有 1367 次阅读 2021-10-18 08:4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沈括也者
            文/陈兴中
       沈括,浙江钱塘人,字存中,博学善词令,于天文、律历、音乐、医药、卜算诸事,无不通晓,是中国历史上,自张衡以降最有名的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颇为后人称道。纪晓岚评价他:“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李约瑟博士更是对他推戴有加,说他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个反复无常、首鼠两端、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
        有论者以为,这与他少而家贫、多才多艺却又郁郁不得志不无关系。
       沈括三十一岁才考中进士,一旦步入仕途,便现了原形,被冠盖荣华深深吸引,从此热衷利禄,竭力钻营进取。
        据史书记载,苏轼通判杭州时,沈括以两浙路察访使受命巡视湖州水利工程。到了杭州,他便厚颜无耻,借机与东坡交往叙旧,以图索取坡仙诗书文字。其时,苏轼的文章书法,已经名重天下。
       按说,这也是人之常情,苏轼君子不疑,也就成全了他。
        不料他妒火中烧,待回到京师,便循章摘句,附会穿凿,逐一加以签注,附在察访报告里,签贴进呈,状告苏轼“词皆讪怼”、诋毁罔上,诬蔑他“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挑拨君臣关系。好在神宗皇帝不信谗言,置若罔闻,使东坡暂时躲过一劫。然而,沈括被当时及后来者指为“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是确凿无疑的。
        这出把戏,经五六年一直无事,到了元丰二年,李定、舒亶之流为虎作伥,果然旧事重提,祭起这面大旗,他们沆瀣一气,从沈括处学得手段,媒孽诬陷,终致“乌台诗案”冤狱得逞,陷苏轼于濒死境地。
        王安石因倡言变法,赢得神宗青眼,遂把持政柄,一时权倾朝野。沈括嗅得风气,溜须拍马,因势利乘,极尽谄媚逢迎之能事,苟得走红。
        及神宗欲任沈括主事,王安石进言:“沈括壬人(亦即小人),不可亲近”,适时予以阻止。
        等到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二次罢相,沈括已升任掌管全国财政的三司使。这时,他自度王安石已无利用价值,便落井下石,转换门庭,跑去谄媚新任宰相吴充,并条陈新政诸多不是,在背后捣鬼,说安石坏话。
        不成想,吴充将此事和盘端于神宗,加之御史蔡确等人适逢此时上疏弹劾沈括,惹得神宗以“反复无常”为由,在盛怒之下将其逐出朝堂,贬往宣州。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待到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时来运转,东山再起,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在润州赋闲的沈括又不避风尘年纪,鞍马劳顿,腆着老脸去几百里外的杭州拜访苏轼。此时,润州隶属东坡先生的权力鞭策之内。不管沈括用心如何,这个一生宽宏大度、与人为善的老人,还是热情接待了他。所谓宵壤冰炭,判然有别。
        沈括长东坡五六岁,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历任多职,踪迹南北,是一个有能量也有政治野心之人。他曾出使辽国,且具有一定军事才能。宋哲宗元丰三年,沈括改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执掌一方帅印,抵御西夏。终因刚愎自用,招致失败。以后又起起落落,浪迹官场。
        元丰五年十月,宋庭以“议筑永乐城,敌至却应对失当”为由,贬沈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自此,沈括的政治生涯江河日下,进入黑暗时期,日渐淡出仕途,开始读书著述,过上居家赋闲的日子。
       中国人识人论事,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标准,依此,沈括也可说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很不幸,他的第二任妻子张氏,就是一头十足的雌性河东狮。书载:沈妻“娇蛮凶悍”,经常责骂于他,甚至不时“拳脚相加”。在秀州时,张氏经常追到官衙去控告他。有一次,妻子发脾气,竟将沈括的胡须连皮带肉扯将下来,后经儿女们连哭带号,跪地求饶,才把张氏的怒火平息下来。经此一劫,沈括度日如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叹将不久人世。斯文扫地如此,谁又能不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又:记得苏轼当初进翰林院日,林希撰启致贺,词曰:“父子以文章名世,迈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冠晁董公孙之学”,褒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及苏家兄弟罹难,则又摇身一变,借助手中权力,丑诋不遗余力。人心不古如此,令人不免太息!
        阅读史事,着实让人感慨良多,单就苏试之事而言,沈括和后来承接其衣钵的何正臣、舒亶、李定、李宜之、朱光庭、傅尧俞、赵挺之、贾易、赵君锡、董敦敏、黄庆基、李清臣、虞策、来之邵、张商英、章惇、以及人称“杨三变”的杨畏之流,虽结网罗织、含沙射影,穷尽其伎俩,但民心似秤,天意难违,最终却玉成一个百炼金刚似的苏轼,给后世留下璨若星河、如花似玉般的文字,使华夏文脉昌盛不绝,真可谓中华幸甚,天下幸甚!
        2021年10月18日于春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654-1308344.html

上一篇:瞻仰詹天佑故居
下一篇:参观铁军公园
收藏 IP: 223.73.132.*| 热度|

2 刘炜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