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全球大学声誉榜:清华列18 内地3校首入百强

已有 1996 次阅读 2016-5-9 10:07 |个人分类:一周要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大本科教育:设荣誉学士学位 学部内自由转专业。4月26日,北京大学在校内信息门户网站发布通知,公布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及《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首次提出设立“荣誉学士学位”、学部内可自由转专业、在完成各专业毕业所需最低专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可开展自主性深度学习等改革举措。《指导意见》将北大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理念明确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教育理念。《方案》指出,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北大目前的本科教育距离“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目标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跨学科学习中受到诸多限制,个性化发展需求未能得到更好地满足;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存在师生互动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等问题;通选课体系侧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在价值观、批判性思考和人格素质的全方位养成等方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校的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高效,院系和师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活力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方案》要求,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要确定各专业学生毕业所需的专业核心课程最低学分要求,学生在完成各专业毕业所需最低专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自主性深度学习,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结构。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对于条件成熟的院系,《方案》提出,通过设立“荣誉学士学位”和相应的制度,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方案》鼓励学部、院系、研究中心及教师团队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跨学科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微专业、跨学科系列课程或课程模块等。学校将对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在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实现卓越教学方面,《方案》明确,重点改革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落实考核结果的建设性反馈。同时,结合新建本科教学综合性评估系统,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设立“北京大学卓越教学奖”作为学校教学领域最高荣誉。《指导意见》强调,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在院系,核心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内在潜力。要融通识教育理念于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全面成长;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将学术研究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系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果。(摘编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清华大学:70余名院士教授走进中学开百场讲座。为加强选育衔接,清华大学推出iTsinghua学堂项目,首批学堂讲师共70余名教授,包括近10位院士,20余位院系院长、系主任、书记,他们将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学,每年开设100场左右的讲座,为学生讲述学科前沿、专业发展、清华故事与大学文化。iTsinghua学堂旨在“给教授搭台,给学生舞台”,在学生入校前就帮助他们培养起对学科专业的初步认识以及对清华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利于院系培养、选拔适合自身选才目标的优秀人才。据介绍,iTsinghua学堂面向全国中学开放,同时将继续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学倾斜,力促教育公平。未来,iTsinghua学堂还将整合讲座视频,利用“学堂在线”等慕课平台,开放给公众,给他们提供聆听清华名师的机会。(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浙大启动支持13个基础学科建一流——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启动会举行。4月29日,浙江大学举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启动会,启动和部署“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该计划提出,通过对骨干基础学科实施长期稳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经过两个五年时间(2016-2025年)的建设,极大提升学科实力水平,实现浙江大学基础学科的全面复兴,形成一批学科高峰。“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分设文科和理科两大类计划。前一类计划主要支持文史哲学科以及社会学学科,具体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和社会学,共七个一级学科;后一类计划主要支持数理化等学科,具体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心理学,共六个一级学科。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的建设目标是文科骨干基础学科要展现中国特色,在若干方向或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理学骨干基础学科要对标国际一流,在若干方向或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应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文理骨干基础学科都要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通识教育支撑,特别要在主攻方向上实现重要突破。列入支持计划的骨干基础学科应在第一个五年时间内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再用五年时间达到国内一流。去年,学校在制定和实施“高峰学科计划”的同时,积极部署了“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的制订工作。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几上几下的论证,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制定实施“高峰学科计划”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是浙江大学面向“双一流”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学校初步形成一流学科建设的格局体系。校党委书记金德水对重振基础学科辉煌提出要求,要遵循基础学科的发展特点与规律,要完善基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要推动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要加强基础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摘编自浙江大学新闻网)

·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日前,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挂牌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据介绍,创办南南学院是北京大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仪式上表示,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对深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意义非凡。南南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学院的成立是总结发展中国家经验、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流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今年9月,南南学院将迎来第一批新生——国家发展方向的30位硕士和10位博士,他们分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中高级官员和社会领袖。(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6复旦-欧洲中国论坛在哥本哈根举行。4月29日,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北欧亚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6复旦-欧洲中国论坛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举行。据悉,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 年,由复旦大学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建。作为一个知识创造与学术支持平台,中心聚焦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发展议程,推进富有理论价值与政策涵义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福利与社会政策、治理与政治发展、和平与冲突处理、创新与永续发展、认同与文化变迁。基于上述研究推进领域,中心致力于协同优质学术资源,形成密切的、开放的合作研究社群,通过圆桌讨论、系列讲座、主题论坛、访学计划以及联合研究等多种形式,吸纳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有识之士参与中心的学术网络和知识创造。(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研讨混合教学改革。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31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于4月23至2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百所院校近200位代表出席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进院校混合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学习的未来发展、信息化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问题、混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专题展开交流研讨。论坛特邀报告体现了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两个努力方向,即对学习与教育的深度理解和对教育教学有效实践的大规模推动。论坛邀请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教授作题为“学习的未来发展:数字化 分布式 数据驱动”的报告,对学习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互联网、智能技术、可穿戴技术、学习分析等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学习内涵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借助技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将会做得更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教授作题为“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二十年回顾”的精彩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关于教育资源、教学平台、混合教学、学习分析、泛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历程,以及技术促进众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会议还进行了《迎接数字大学:纵论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翻译、解读与研究》新书以及《清华教育在线研究与发展年度报告》的发布。(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清华规范讲席教授制度,校友捐资设立首批冠名留本基金。近期,为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水平,清华大学重新调整规范了讲席教授制度,在校内外聘任全职讲席教授,并通过冠名讲席教授留本基金的方式予以支持。校庆前,清华校友、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亚辉学长,向母校捐赠留本基金2000万元;4月28日,巴西华侨詹家骏在工字厅捐赠设立冠名讲席教授基金,成为学校规范讲席教授制度之后的首批留本基金捐赠人。清华大学原有“讲席教授基金”于2001年成立,主要用于聘请国际著名教授及学者(团组)前来执教。15年来,讲席教授基金推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交流。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清华大学计划在未来5年内,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规划,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等学科设立不少于100个全职讲席教授席位。全职讲席教授席位的受聘者可为在校全职工作的教研系列长聘教授和研究系列首席研究员;推行新的讲席教授制度,关键就要筹募到相应的讲席教授留本基金。(摘编自新华网)

·全球大学声誉榜:清华列18内地3校首入百强。5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2016年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榜单显示,哈佛大学连续六年蝉联第一。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比去年上升两位,分列二、三。此次,中国内地高校表现抢眼,共有5所跻身全球百强。其中,清华大学在泰晤士报全球大学声誉榜上创造中国高校历年最高,位居18,北京大学排名21。其它三校均首次入围,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相较于去年的10所大学入围,今年排名中亚洲高校势头迅猛,17所大学出现在榜单之中。前30名里,东京大学以12位排名最高,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26,京都大学排27。(摘编自澎湃新闻网)

·德国工程师协会:“工业4.0”离不开“教育4.0”。4月25日,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主席阿培尔(Ralph Appel)在汉诺威工业展开幕之际表示,德国需要加强数字化教育和技能资质培训,以实现“工业4.0”的可持续转化。阿培尔认为,数字化能力培养最迟须从中小学开始,然而德国的教育体系尚无法适应当下和未来的技术要求。他同时批评道,世界上没有哪个工业国家像德国这样,教师还不擅长在课堂上使用新技术。如果相应的能力和设施缺乏,那么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时髦词终将流于空话。教育机构应培养年轻人具备相应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启数字化未来。然而德国的教育体系还欠缺太多,无论是教学设施的数字化建设还是教学人员的技能培养。技术教育和计算机课程须强制固定在全德范围的教学计划中。对此,联邦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每年仅对中小学就应额外投入20亿欧元。(摘编自德国教育动态信息)

·美国“选择实践训练”延期法案将生效。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公布了“选择实践训练”(OPT)法规条例,其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STEM)的学生申请“选择实践训练”,除标准12个月的“选择实践训练”外,将直接享有额外24个月的就业实习期。据悉,这一新规定将在5月10日正式生效。目前,约有3.4万人将直接受益,其中来自中国和印度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2008年开始,美国国土安全部为吸引更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人才,将相关学科留学生“选择实践训练”在原来1年的基础上延长了17个月。而此次公布的新政策,又将17个月的延长期改为24个月,也就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留学生共计可留美3年,且相关申请要求基本不变。此外,该法令还加大了监管力度,追踪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留学生的就业情况。例如,留学生需向毕业学校更新个人及雇主信息、在实习期内提交有雇主签字的自我评估报告、入职及离职情况等。(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编者: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5977.html

上一篇:数学科学ESI排行榜两年数据对比——入围高校加6减1
下一篇:特色兴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
收藏 IP: 180.16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