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发起成立

已有 2234 次阅读 2016-3-1 14:10 |个人分类:一周要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网络, 智能, 中国高校

教育部:《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已起草完成。在2月24日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作国务院关于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报告。袁贵仁说,教育部已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起草工作,正在征求各地、部门、行业企业等意见。袁贵仁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很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对照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提出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展仍然较慢、成效还不明显:一是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还不够有力,职业院校的地域布局、专业结构、层次类型不够合理,办学特色不鲜明,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分散、学校无序竞争、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三是多渠道筹资机制尚不够完善。因历史欠账较多,一些职业院校特别是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未达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在调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方面,还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和操作办法。四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编制管理、收入分配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流动仍有障碍,“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激励政策不够。五是行业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行业、企业等参与办学的责权利尚未有法律明文界定,具体政策缺乏吸引力、可操作性。特别是一些国企“办学难”,所办学校既无生均经费、教师工资等财政拨款,也不能按民办学校标准收费。六是部门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和管理层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不够,上下协调、各方协作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38所医学院扩招儿科研究生。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视员宋毅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会上介绍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有关情况时表示,为适应“全面两孩”政策对儿科医生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正深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全科医学人才。同时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摘编自中国网)

·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发起成立。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两院院士卢秉恒、蒋庄德、徐宗本、谭建荣、杨华勇、林忠钦、丁文江、李培根、丁汉、雒建斌、高金吉、蔡鹤皋、郭东明、王立鼎、王华明等科学家领衔发起的“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日前宣告成立。该创新网络将围绕创新设计、3D打印、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先进制造材料、装备运行智能监控等方向汇聚高校最优质的智能制造创新资源,以协同开放共享的理念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创新服务,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凝练重点创新方向,组织多所高校联合攻关形成突破,并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合作,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转移转化;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还将与多个国际创新组织和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抢占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攀升。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取得试点经验基础上,“十三五”期间还将陆续组建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生命健康、清洁能源、军民融合等高校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我国高被引论文数排名世界第四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5—2015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有15011篇,占世界份额的11.9%,排名世界第四位。据了解,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我国发表国际论文158.11万篇,数量比2014年统计时增加15.4%,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标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比重达62.1%;论文共被引用1287.6万次,增加24.2%,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有19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十位,比上一年度增加3个学科;2014年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为5505篇,排名世界第二位,其中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3060篇,占55.6%。2015年,除了在高质量论文数量上取得较快增长外,不少科技成果也令世界瞩目。“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和全文的形式发表;中科院物理所方忠团队独立发现外尔费米子,成果入选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北京大学乔杰与汤富酬团队在世界上首次绘制人类原始生殖细胞转录组及DNA甲基化组景观图,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细胞》。(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育部:建设80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共享。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通知要求,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建设800门左右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广泛共享;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推动中国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走向世界。建立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体和课程平台的自我管理机制,落实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的工作规范,对课程平台的安全、运行及服务进行规范管理。通知要求,继续建设100个左右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试点开展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资源库建设。继续指导CALIS和CADAL项目管理中心研究项目发展和运行维护机制。(摘编自人民网)

·中山大学发布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路线图。自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以来,中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受到各方关注。21日,该校举行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并发布其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年—20年的时间发射卫星上天。据介绍,“天琴计划”实验本身将由三颗全同卫星(SC1,SC2,SC3)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卫星本身作高精度无拖曳控制以抑制太阳风、太阳光压等外部干扰,卫星之间以激光精确测量由引力波造成的距离变化。“天琴”的重要探测对象是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天琴”首先要求三颗卫星非常精确地进入一个预先选定的轨道。为了稳步实现目标,根据每项任务需要的卫星数目,制定了“0123”计划路线图,天琴计划将首先发展月球和深空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帮助实现对天琴卫星毫米级的定轨精度;并进行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等,最终进行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探测引力波。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表示,与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相比,天琴计划引力波探测会有光学辅助手段,此外,与LIGO探测到的短时间的爆发型引力波不同,天琴探测的低频段的连续型引力波,可以持续验证。“‘天琴计划’不仅仅是基础研究,‘天琴计划’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使人类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又如精确测量距离,大到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小到一个原子尺度的变化,都可以精确测算出来。”罗俊表示。(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清华大学与匹兹堡大学合作建立创新研究中心推进技术产业化。近日,清华大学与匹兹堡大学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一项旨在通过多领域的合作来推动研究和商业化的协议,合作建立创新研究中心,支持两所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动。根据协议,匹兹堡大学创新研究中心将在清华大学举办有关匹兹堡大学创新-商业化方法及相关主题的研讨会;两校还计划在北京举办半年度的技术展示,为中国战略伙伴提供评价两校创新产业的平台。此外,两校也将对各个行业的商业化机会进行全方面考察,双方更加鼓励各自的教师,学生及员工参与合作机构的商业计划比赛及其他创新与创业活动。(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专家研讨会召开。日,西安交大本科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专家研讨会召开。郑庆华副校长从“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八大工程、大类培养方案修订、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及其整改、少年班创办30周年纪念活动等多个方面对人才培养年度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学校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郑副校长指出,“十三五”是学校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和决胜阶段,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将全面贯彻学校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抓规划明确目标,抓内涵提升质量,抓秩序树立形象,抓落实体现成效”为指导思想,重点解决思想观念、前进动力和体制机制问题,培养方案的前瞻性问题,生源质量与结构、教师素质及其投入问题,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广度问题等,以全面贯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为目标,以目标驱动,过程可控的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手段,理顺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教育教学体系,力争招收一流的学生,激励一流的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摘编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32门北大课程在“华文慕课”平台同时开放。近日,32门北大课程在“华文慕课”平台同时开放。“华文慕课”是北京大学在阿里巴巴集团支持下开发的新一代网络课程发布和运行平台(http://www.chinesemooc.org),以开放、公益为宗旨,践行学习免费的理念,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学习。这批开放的32门课程,既有“中国古代史”“二十世纪西方音乐”等人文课程,也有“刑法学总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社会科学课程,还有“生物演化”“大学化学”等理科课程,也有“魅力机器人”“计算机组成”等工科课程,更有“身边的营养学”“更年期综合管理”等医学课程。每门课程除了包括大量讲课视频外,还有自动批改的测试习题等,是一套完整的学习和自我评测资源和工具。(摘编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浙江普通高校将于3月底前普遍建设创业学院。浙江省教育厅22日通报称,浙江从今年起,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今年3月底前,浙江普通高校将普遍建设创业学院。近年来,浙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支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机制不全、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由此,浙江省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其提出,2016年起,浙江省将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到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2017年)预期目标,实现浙江高校毕业生毕业1年后自主创业率稳定在5%以上。到2020年,浙江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战训练、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创业群体和大学生创业企业。根据要求,到今年3月底前,浙江省普通高校将普遍建设创业学院,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浙江将探索创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新模式,选择若干所高校开展本专科“3+1”“2+1”、研究生专业硕士融合创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试点。此外,到2020年,浙江省还将培育创业导师5000名,并建立创业导师数据库,实现创业导师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开展创业导师与创业学生对接活动,结对指导两万名创业大学生。(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斯坦福大学成立全球资助金额最大奖学金。2月2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宣布成立奈特-亨尼斯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奈特-亨尼斯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共获7.5亿美元捐款,它将会成为全球资助金额总数最大的奖学金,其中逾八成捐款将直接用于获奖学生的学费及生活开支。中国本科生也能申请这项研究生奖学金计划。Nike创办人之一、美国慈善家菲利普·奈特(Philip H. Knight)是该研究生奖学金的主要捐款人,他向学校捐赠了4亿美元。而奖学金计划以奈特及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亨尼斯(John L.Hennessy)联合命名。斯坦福大学的奈特-亨尼斯研究生奖学金计划为一个“研究生项目”,每年计划资助100名来自不同背景及国籍的本科生。这些“斯坦福候选人”需要具备优异的成绩、出色的领导才能,积极履行公民责任,并获得其本科所在的大学推荐。获得资助的学生将得到在斯坦福大学为期三年的奖学金,用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专业课程,并接受特设课程。“横跨多个学科的多元化项目”是该奖学金项目的一大特色,参与计划的学生均可报读斯坦福大学校内七个研究院及专业学院(法律、商业、医学、工程、人文及科学、教育、地球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且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有机会在三年后继续获得资助。(摘编自澎湃新闻)

 

(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59696.html

上一篇:创业教育并非高等教育的“专属领地”
下一篇:新一轮大学排名即将开始 ——看看美国大学如何应对大学排名下滑
收藏 IP: 180.160.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