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大学的三大理由

已有 7893 次阅读 2016-1-7 09:07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教育部, 微软雅黑, 国务院, 现代教育, 财政部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现代职教体系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教领域一场关于高校转型的深刻变革早已悄然兴起。2015年11月,在“十三五”全国教育规划即将启动之际,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对相关配套设施和推进机制做了重要部署,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也是深化高等教育内部变革的重要举措。

然而,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并非一致叫好,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中都存在争议。前者认为此举将是对普通本科高校的矮化,后者则认为此举将不利于其升级。事实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年底全国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曾对此做过回应:“转型是已有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思想、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学校升格”。而且从教育部近几年公示的新“升本”高校名单看,几乎年年都有“专升本”高校扩充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庞大队伍,既然如此,缘何要引导它们实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为了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将决定或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十三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急需大量高层次、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技术型和工程型专门人才。近年来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然而,我国现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存量还远无法完全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人社部统计[1],截止2013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还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人社部2014年第一季度对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市场对中、高级技能人员及高级专业人员的需求缺口依然较大。“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和职称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缺口最大,求人倍率分别为2.01、1.91、1.81、1.80”。

由此可见,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而“学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但地方本科院校遵循“学术型”人才培养老路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因此,引导地方本科院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二)是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需要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求“错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是普遍共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在于教育改革也已深入人心。“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中国高校毕业生则相反,40%是应用型人才,60%为学术型人才”[3]。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对提高国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性转变,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类人才的需求量更大,这种需求从近3年全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可见一斑(见图1)。

图1 近3年用人单位所需人才学历所占比例

注:三种类型人才比例之和之所以不等于100%,只因另有其他非高等教育层次人才类型未统计在内.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全国性分析报告》数据整理而成http://www.chrm.gov.cn/Statistic/.

如图可知,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正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面向企业、生产实践培养人才的定位更加明确、清晰,也因此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数据显示 ,2013年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的学历层次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研究生为86.2%。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78.1%最高,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44.3%最低。之所以本科生就业不敌高职生,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人,而实际上经济部门大量需要生产型、服务型,在第一线工作的人”[4]。因此,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育大量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是解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三)为了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实现内涵式和特色化发展的要求

找准位置才能把握方向,定位清晰方可抓住特色。“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职业型院校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结合学科和行业分设专业,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面向上以行业性为主导,性质上以专业性为主线,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层次上以本科为主流,模式上以实践为主载,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5]。如果地方本科院校再不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在千校一面的困境中更加黯然失色。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如若想在如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高校激烈竞争态势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把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未来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方能不负党和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使命。

由此可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以地方社会为中心进行合理定位是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加之地方高校面向应用技术类转型是大势所趋,既能弥补高职院校缺乏人才二次开发的不足,又能适应社会分工细化和技术改造升级对生产一线人才更高学历层次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转型之路众望所归。

 

(作者:李玲玲,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

 

 

参考资料:

[1]人社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同志就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答记者问[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en/201407/t20140704_133248.htm.

[2]人社部.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sjfx/201404/t20140425_129124.htm.

[3]惠铭生. 600 所高校转职教需突破三个瓶颈[N]. 济南日报,2014-05-12(F02).

[4] 中国广播网.本科生就业拼不过高职生 职业教育发展还需跨域三大障碍[EB/OL].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7/t20140705_515789881.shtml.

[5]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7.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当期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理论上求人倍率可以反应一个统计周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当求人倍率大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如果求人倍率小于1,说明职位供过于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48658.html

上一篇:2016年USnews大学排名中国大学艺术与人文、经济与商业、社会科学
下一篇:中国高校农学与生物科学领域 科研产出数据对比(2010-2014)
收藏 IP: 180.160.27.*| 热度|

2 蔡小宁 张端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