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界限与自我实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自我源于思考 逻辑思维,创新实验,完整自我——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知识传播体系

博文

《新药史话:从万能药到生命科学前沿》导读(第一章 万能药从未远去)

已有 514 次阅读 2025-5-9 18:01 |个人分类:医药|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虽然如大蒜之类的药用植物,给了人类健康极大的益处。但更多万能药流行的带来巨大危害历史长河中,“万能药”曾掀起流行狂潮,带来深重灾难。

以鸦片为例,在近代中国,它被包装成“福寿膏”等“万能神药”,商贩鼓吹能包治百病、缓解疲劳。民众轻信其效,大量吸食,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皆深陷其中。长期滥用下,无数人身体羸弱不堪,精神萎靡,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支离破碎。社会层面,劳动力锐减,经济生产停滞,社会秩序紊乱,国家财富大量外流。

还有砷,它曾被炼丹术士当作养生秘方、治病良药风靡一时。人们为求健康与长命,盲目服用。

这些所谓的“万能药”,不过是披着救人外衣的毒药,在虚假宣传与民众无知中肆虐,给人类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时刻警示着后人理性看待药物功效。

1、农民的糖蜜:大蒜

1.1大蒜的历史与用途

卡洪医学莎草纸(Kahun Medical Papyrus)是古埃及(前1900年左右)的医学文献,主要内容涉及妇科疾病与健康,其中列举的草药有番泻叶、蜂蜜、亚麻、松焦油、茴香、龙胆子、刺五加、大蒜等几十种。

希波克拉底认为,大蒜可以治疗感染、外伤、肿瘤、麻风等疾病。老普林尼热情地称颂大蒜,他在《自然史》中为大蒜列出了61种适应症。大蒜是少数几种至今仍被用于印度、中国和欧洲医学这三大治疗系统的草药之一。 

1.2大蒜的近代科学发现

巴斯德于1858年发表文章,认为蒜汁有杀菌的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就使用大蒜汁作为消毒药水,涂于纱布或绷带上医治枪伤,以防细菌感染。

中国对大蒜入药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但后来,佛教、道教认为其气味浑浊,将其列入禁忌,地位就尴尬了,应用远不如西方广泛。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医也用大蒜防治感冒、疟疾及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以增强战士体质。

2、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茶

2.1茶起源于中国:

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吃茶,并认为它有药物作用。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茶树都源自中国。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宋代传入日本的茶叶,还是明清时期传入欧洲的茶叶,一开始都是作为药品推广流传的。

2.2茶于宋代传入日本

1215年,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源实朝(1192—1219)患热病,被荣西禅师献上的茶治愈,从此茶在日本盛行。荣西禅师也被尊为日本茶祖。

2.3茶经葡萄牙传入欧洲

16世纪,中国茶叶经澳门-马六甲-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这条长达19000多千米的航线,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带着80万英镑嫁妆和喜爱的茶叶,一起嫁入英国,从此环绕半个地球的茶叶贸易逐年增加,成为清朝中期英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3、无所不能的鸦片

3.1鸦片的历史与起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认为罂粟花有麻醉性,盖伦也认为它有镇痛作用。蒙古军队多次西征,从西方带来不少罂粟制品。

3.2帕拉塞尔苏斯与鸦片

朗德姆(Laudanum,鸦片酊)是帕拉塞尔苏斯配制的一种药剂,一个著名使用者是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医生威廉•哈维。

医生托马斯•多弗参加航海冒险、南海公司投机,最后发明了一款鸦片制剂,才发了财,并被称为多弗粉剂。

3.3万能药中的鸦片

麦克蒙的鸦片灵药(Elxir of Opium)、蔬菜止痛药(Vegetable Pain-Killer)中的鸦片,使成千上万人成瘾。

4、大麻从印度走向世界

4.1大麻的传播路径与全球化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亚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就会焚烧大麻以供宗教和娱乐的需要。到莫卧儿王朝时,大麻使用在印度达到顶峰。

4.2奥肖内西1831年提出霍乱的补液疗法

医生托马斯•拉塔看到奥肖内西的文章后,迅速在临床中应用补液疗法,拯救了约半数病人的生命。

4.3奥肖内西1839年发现大麻的药理作用

1841年,奥肖内西带着大麻成果回到英国,科学界争先恐后地用他的配方制作出强效的酊剂。王室御医J.罗素•雷诺兹也向维多利亚女王推荐它治疗痛经。大麻短时间内成为妇科灵药。且各大药店和诊所,均把它当成一种万能药出售。

 

5、古柯饮料与可卡因

1.1古柯饮料

1862年,马里亚尼在巴黎制造了一种古柯红酒的专利药,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彭伯顿于1884年,在亚特兰大推出了“彭伯顿的法国古柯酒”,当地三K党支持禁酒,彭伯顿只得用苏打水代替葡萄酒,可口可乐就这样问世了。

1.2弗洛伊德与可卡因

1884年,弗洛伊德让德国默克公司供应古柯提取物,即可卡因,以研究其生理作用,特别是检查其能否治疗鸦片成瘾。医生科勒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对可卡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可卡因的局麻作用。

1.3可卡因的流行

1890年,在美国可以用50美分,买到一盒“艾伦的可卡因药片。在阿蒙森和斯科特的那次南极探险中,他们除了携带大麻制剂外,还带了可卡因药片治疗雪盲症。可口可乐在1903年将可卡因从配方中移除。

 

6、砷:从继承者粉末走向长寿灵药

6.1砷的历史与毒性

在砷的化学检测手段还未出现之前,称得上是一种“完美毒药”。1786年,英国医生托马斯•福勒发明含有1%的亚砷酸钾溶液。流行全球。

6.2马什检测法

1836年,马什发表灵敏度达到0.02毫克的砷检测法。

6.3中东食砷者

1861年,在奥匈帝国境内发现有食砷者。使含保健品、化妆品大增。

6.4治疗梅毒

19世纪的泛滥专利药物中,通常都会加入砷。砷和汞都可以用来治疗梅毒。还有的将砷与铁混合用于心脏病治疗。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于1910年发现了洒尔佛散。

 

7、水银(汞):受炼金术士推崇,因梅毒而盛行

7.1汞的历史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的《五十二药方》,是现已发掘的中国最古医方,其中有四个药方应用了汞。

7.2汞与炼丹术、炼金术

东晋葛洪花了很多时间炼汞烧丹,并在《抱朴子》一书记载了汞的提炼方法。

帕拉塞尔苏斯主张三要素理论,认为人体中起作用的三要素是:硫、汞、盐,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的精神、灵魂(给肉体活性的东西)、肉体。

牛顿的研究记录包括对重金属的气味和味道的描述,表明他亲自口服、品尝过。

7.3汞与梅毒

•斯维登引入了剧毒的氯化汞作为梅毒的治疗方法。马耶恩原本是法国御医,但他热衷于化学疗法,主张用锑和汞治疗疾病,激怒了巴黎医学界,被迫前往英国,成为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御医。他认为甘汞是其它汞制剂的“替代者”,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甘汞很快成为17世纪最常开的药之一,并被用作泻药(口服)。

直到1905年绍丁和霍夫曼分离出导致梅毒的“梅毒螺旋体”,汞治疗梅毒的副作用才被认为是汞中毒。

7.4汞类制剂

罗伯特•科赫报告说,低浓度氯化汞能够有效摧毁在体外检测到的大多数微生物,羟汞甲基苯甲酸钠(afridol violet )、硫柳汞(merthiolate)和汞溴红(mercurochrome)先后被推向市场。

1948年,奥地利科学家约瑟夫•沃考内发现甘汞与粉红病的关系。

1917年,拜耳公司推出了拿佛色罗(merbaphen,商品名Novasurol,含苯环、甲基的有机汞剂),用于治疗梅毒。

  

8、放射性药品的狂热

8.1放射性的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贝克勒尔研究铀盐的荧光与X射线关系时,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通过放射性,发现钋和镭。

8.2镭狂热

世界范围内掀起“镭狂热”,助推其价格节节攀升。镭甫一发现,“镭概念”商品就如雨后春笋一般面世。除了镭奶油、镭面包、镭香烟、镭巧克力等食品外,还有镭化妆品、镭牙膏、镭肥皂。

8.3镭姑娘与镭医院

道格拉斯的女儿患上乳腺癌,手术无效。虽然到欧洲进行了镭治疗,但仍于1910年去世。道格拉斯在科罗拉多新发现的铀矿中提取镭,打破了奥地利对镭的垄断。道格拉斯捐赠了3.75克镭给纽约癌症医院。1926年,该医院拥有9克镭,被称为“镭医院”。

生产镭夜光表的女工,受到毒害,被称为“镭姑娘”。该案的律师,要求该医院为镭的致癌性作证。

8.4镭雷神

专利药品“镭雷神”(Radithor)真的含有镭。拜尔斯每天服用三瓶,连续2年,结果下颌坏死,牙齿脱落,颅骨出现空洞,1932年在纽约癌症医院去世。

8.5放射性纪念碑

1936年4月4日,在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花园里,揭幕了一座X射线的纪念碑,它是德国伦琴射线学会建成的,为了缅怀和哀悼世界最早的X射线事业献身者。石碑有15个国家160位科学家、医生、护士和技师的名字,此后又不断增补到350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871-1485107.html

上一篇:理性与逻辑
收藏 IP: 117.184.120.*|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1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