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人工生命时代
2025-5-6 22:10
阅读:445

- 从机器自然观到生命机器人

古代中国的工程与手工业发达 - 发展知识和商业的丝绸之路,宋朝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 - 从马可波罗游记到哥伦布大航海,哥白尼天文学和哈维医学,开启五百年科学发展:

I-牛顿与科学-路易十四与艺术的发展。

物理学与化学建立,1765年瓦特蒸汽机开启机器化工业 - 第1次机器革命。

II-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1865年法国C.贝尔纳论述实验医学,生物学与医学发展,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 形成了工程与人工科学

世纪之交,1992年(广州白云山)-1994年Bj.Zeng论述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1996年(北京)-1999年(汉诺威)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转换到科学与工程偶合模式,包括:

1-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2-计算机模拟与生物信息技术,3-实验生物技术与组学数据分析,4-工程生物模型与人工生物系统设计,2003年形成国际学界共识,2004年瑞典发来电子邮件和nobelprize.org网址。

1994-1997年Bj.Zeng阐述基于系统遗传学的生物工程 - 仿生学与遗传学整合方法,细胞仿生工程与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及基因片段组装合成和细胞系连续突变筛选方法,2008-2010年发表神经元计算机与有机(organic)机器人和细胞纳米机器设计,等。

2010年文特尔合成原核染色体,2014年J.Boeke合成第一条真核酵母染色体。

2023年Bj.Zeng发表合成神经遗传学术语,国际上发表类器官智能(OI),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 - 都是信息的解读与转化,在未来可设计携带合成生命程序的机器人。

注*:

1996年组织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及生物技术与绘画艺术展览,1999年建立网站(10月Nature-12月Kybernetes,及西雅图的华盛顿州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和筹备国际协会与会议 - 引用了文献含有词汇来源:

1-系统生物学词汇 - 1968年系统理论与数学生物学概念,2-合成生物学词汇 - 1910年生物形态与物理化学概念。

2000年H.Kitano与M.Tomita举办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学会议,L.Hood等成立西雅图研究所,E.Kool在美国化学会年会重提合成生物学 - xDNA分子合成。

2003年AP.Arkin在加州伯克利成立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2006年J.Keasling在酵母合成青蒿素,2007年米勒和苏新专开始考察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 1972年屠呦呦,青蒿草药(罗浮山葛洪)提取液的青蒿素分子结晶。

2011年Bj.Zeng把计算机与互联网列为第3次工业革命 - 也即,第2次机器革命,并论述第4次工业革命 - 2024年又称之为第3次机器革命。

2012年欧盟举办国际系统医学大会和成立协会,并邀请Bj.Zeng在开幕式之后的下午做学术报告,201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第一届夏季学校(Summer School)课程。

……2025年5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曾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148470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