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sh

博文

#荐书(台)#《來,攻頂,我們一起:一支登山隊、七位身心障者》

已有 2757 次阅读 2012-4-17 20:30 |个人分类:不一样的人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爬山

        可曾想過,當你帶領一群身心缺陷者攀登海拔近6000公尺的非洲第一高峰,會是如何情景?

  《來,攻頂,我們一起》源自同名得獎紀錄片《The Mountain Within》,講述一段令人內心澎湃的登山歷險。跨國企業高階主管荷塔.馮史蒂格,率領一支登山隊挑戰吉力馬札羅山為慈善機構募款的過程。特別的是,這支登山隊是由28位來自各國的人組成,而其中有7位是身心障礙者。

  開拔上山後,身為領隊的荷塔,就不斷面臨各種殘酷的突發狀況。有時候必須放棄,有時又要堅持到底,更要充分了解隊員,增加他們的信心,互相合作,一旦稍有差池,可能還有死亡的危險。

  荷塔以生動的筆調記錄下,這支隊伍從無到有、訓練與挫折處理等等過程,且不斷穿插過往企業經營的回憶,從所遭遇的問題與自己的管理經驗進行比對,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揭開豐富的啟示。

  至於,荷塔的隊伍有沒有順利攻頂?這個問題就留待書中,由你自己慢慢發掘。

        《The Mountain Within》紀錄片網址:http://www.themountainwithin.com/

 

        书介绍: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mbaQgXoJo&feature=player_embedded#!
    

作者簡介

荷塔.馮史蒂格(Herta von Stiegel)

  1995年,荷塔.馮史蒂格與漢斯(荷塔的先生)一起到非洲狩獵旅行,是她第一次看到吉力馬札羅山,白雪皚皚的美麗山巔令她震懾,彷彿旱地拔蔥般高聳,閃耀著光芒。荷塔完全被迷住,轉頭對漢斯說:「我想要爬那個。」

  不過,那股震懾的感覺並沒有消退。回到倫敦,荷塔一直有股感覺:沒錯,我「命中注定」要爬那座山的。我知道很困難,甚至會很痛苦,但我要去做,憑著向來在董事會拚搏的那股精神,我一定要征服那座白雪皚皚的美麗高山。

  荷塔第一次挑戰吉力馬札羅山,鎩羽而歸。五十歲生日的前夕,決定給自己更大的挑戰。這次,不僅要征服吉力馬札羅山,而且要和身心障礙者一起攻頂!克服了極盡艱難的險阻之後,有60%的隊員成功登頂,相較於平均35%的成功率來看,可說是非凡的成就。

  荷塔.馮史蒂格是知名金融界人士。出生於羅馬尼亞,專長為國際租稅與購併,曾於花旗銀行與摩根集團擔任要職,2005年出任AIG金融商品公司董事總經理,打造出多個獲利成績斐然的金融事業。現為至聖資本集團(Ariya Capital Group)創辦人兼執行長,這家基金管理公司位於波札那首都嘉伯隆里(Gaborone)與倫敦,主要從事非洲地區的永續性投資。

  馮史蒂格的演說廣受歡迎、邀約不斷,並曾接受多家國際知名電子與平面媒體專訪,如CNBC、福斯(Fox)、BBC、彭博(Bloomberg)、SA FM(南非的電台)、BBC第四電台(BBC Radio 4),以及《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

前言

  《來,攻頂,我們一起》談的是領導,因為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知道自己是誰的政商領導人。我們需要領導人能在精神、人性方面與夥伴感同身受,我們需要領導人能克服挑戰,展現創新、創造力、勇氣來戰勝阻礙。

  書裡的案例爬的是真正的高山,但領導人應該都知道,心裡的山才是真正必須征服的。這些領導人應該把失敗當成攀到巔峰的墊腳石,他們必須了解規劃、步調的重要性,也要了解打造、維繫勝利團隊的必要;他們必須知道不可以在頂峰待太久,因為高層的稀薄空氣會讓人喪失洞察力,讓人被權力、地位、財富沖昏頭而與真正重要的東西失聯。

  這本書是個呼籲,希望能以正直、透明、完善的治理、人類價值、團隊力量為基礎,建構出一個更好、可長可久的架構。書中的理念進一步強化了所有偉大領導人早就熟知的概念:眾人集結在一起的成就,遠遠勝過各自單打獨鬥的成就。

  2007年,我帶領一支摻雜身心障礙者在內的多國隊伍,第二度的嘗試中攻上吉力馬札羅山頂峰(非洲第一高峰),是本書的主軸。出發時全隊共有28人,最後16人成功攻頂(成功率將近六成),比一般的三成五成功率高出很多。從這意外的成功中,我找到證據與啟發:是我們身邊的人,以及我們跟他們的關係,決定了我們的成功率。

  我深切希望能幫助你征服你個人那座山,讓你能夠攻頂成功又不喪失自己靈魂。現在,就讓這段旅程開始吧!

推薦序1

吉力馬札羅與我

  《來,攻頂,我們一起》書中的場景發生在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深深觸動我的內心深處。

  吉力馬札羅山其實早已成名,海明威1938年的名著《吉力馬札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書中一開始就說到有人在山頂附近發現了一隻冰凍的花豹屍體,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何花豹會來到這麼高又冷的山上,牠到底要尋找什麼?這是海明威的隱喻:「我們在忙些什麼?我們終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也有人說書中主角Hally的一生,其實就是海明威的一生,吉力馬札羅本身就充滿了想像或夢想。

  過去,我以為對我來說,吉力馬札羅是「遙不可及」的地方,尤其我已經超過六十歲了,挑戰吉力馬札羅更是有點瘋狂。但是有一次我跟聯合晚報的項國寧社長聊天,他說他爬過吉力馬札羅山,我覺得很納悶,項社長雖然是長泳高手,但平時並不常爬高山,如果他可以挑戰成功,那我更應該試試看。

  終於,機會來了!2011年農曆過年前,我們組成一支五人隊伍,打算一起實現「挑戰吉力馬札羅」的夢想,雖然我陪高山症發作的老婆先下山,並沒能順利登上Uhuru山頂,但我其他三個隊友都成功了!

  荷塔.馮史蒂格是這本書的作者,和我一樣是熱愛爬山的人,她在2008年7月曾率領一支28人的登山隊挑戰吉力馬札羅山,難能可貴的是,同行的有7位是身心障礙者。

  從打造團隊開始,一直到16個人攻上頂峰,荷塔.馮史蒂格為我們上了一堂珍貴的領導課,這些啟示不只發生於石礫滿佈的山路,也適用於職場上。我猛然驚覺,登山除了鍛鍊意志力,更是團隊合作的最佳呈現。

  《來,攻頂,我們一起》是一本值得大家一讀的好書,並非登山愛好者才值得看,一般人也可以從中領悟出人生的真、善與美,最後,謹以書中一段話,與你共勉。

  「隨著許多隊友離去,最初成行的7位身心障礙隊友現在只剩3位,我密切注意這3位繼續努力的隊友。吉力馬札羅山會以很細微的方式來測試企圖征服它的人的毅力。在最後這一段路,成功跟耐力、體能沒什麼關係,反倒取決於團隊合作與決心。堅持自己走自己的人,以及破壞夥伴制度的人,大多以失敗告終。我有漢斯這位最佳夥伴,而我們倆也都覺得,要是沒有嚮導艾洛伊,我們不會成功,如果光靠自己也無法成功。」

  (本文作者為前衛生署長,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葉金川)

推薦序2

  作者荷塔帶領著一群身心缺陷者攀登吉力馬札羅山,這是困難度很高的一件事,荷塔記錄下學習、規劃、隊員招募、訓練與挫折處理等等細節的解決過程,我覺得本書可以說是很好的登山領導教材。

  荷塔的生活主要在商場,他的經歷與生命重心是企業管理、人際關係的經營,習於舒適的生活,與大自然的距離是遙遠的。一個沒有爬過山的新手,想要攀爬這一座國際級、高難度、高達六千公尺的吉力馬札羅山,事前周全的準備是必要的。閱讀了非常多的資料,進行了長時間的體能訓練之後,了解到接下來他必須面對的是變化多端的氣溫天候與稀薄空氣的極限挑戰、刻苦的生活,甚至死亡的風險。

  正式挑戰前夕,攀爬低一級的高山作為行前訓練,此時,他赫然發現即使是經驗老到的嚮導,也會發生嚴重的高山症,一樣會面臨極度的生命危險。他找了專業的登山公司派出的嚮導協助,卻在第一次攀登時發現,這位嚮導是沒有登過這座山的新手,這次攀登果然必須半途折返之。

  讀到這裡,我對荷塔這本不像登山指南,卻在書名中掛著「攻頂」產生了好奇,老實說這真的是危險的登山活動,以我多年的登山經驗,我會勸導他晚一些再登這座山吧,也疑惑這麼一次的登山活動,如何能寫成一本書?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從一開始的懷疑與不解,到後來了解到荷塔居然能從商業管理體悟到登山的領導學,對於二者相互勾稽串連,不禁驚嘆不已。

  在登山學的各學門訓練課程中,登山領導課程肯定是最難的課程之一,登山書籍中很少專書討論,大多是原則性的說明,主要有賴經驗老到的領隊從實務帶隊過程中,像師傅學徒的學習過程一樣,不斷的遇到問題與解決問題,累積經驗學習成長。老實說,登山的困難度和運氣關係非常大,即或有萬全的規劃與準備,天候突然的轉變經常就像商場上無法預知的突發狀況,必須從不確定中進行選擇,有時必須放棄,有時又要堅持到底,也要了解隊員,讓他們有信心、有向心力、互相幫助與合作,這正是領導學之所以難度很高的原因,一旦判斷錯誤或者因應不當,在商場上可以讓人變成一無所有,在山上更可能奪命。我可以想像對於沒什麼登山經驗的人,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挑戰都是印象深刻,所遭遇的困難與辛苦的過程對於生命的衝擊,是終生無法忘懷的經歷。荷塔的體驗與感受是非凡的。

  讀這本書就像在看一部倒敘式的電影,在登山過程的敘述中不斷穿插著過往企業經營的回憶,從所遭遇的問題與自己的管理專業處理經驗進行比對,不斷的反芻與省思,把以前的經驗所歸納出的哲學思維與體悟的道理,一一比對到登山及準備過程中所面對的林林總總問題。

  爬山是一個現實的過程,沒有人可以替代,必須憑藉自己的耐力與意志力一步一步向山頂邁去,擔任領隊的人必須要有精準的判斷,有必須讓隊員們建立共識,往共同的方向前進,一個不小心可以讓自己或隊員受傷、陷入危險,甚至奪去生命,就像人生一樣,每一次的登山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無法重來,再爬一次又會有不同的經歷與過程。

  在台灣,玉山是百岳之首,從塔塔加鞍部出發的登頂步道,稍有難度,又具挑戰性,這條路我走過不下十次,每一次都是新鮮的過程,也邀請大家一起來體會荷塔攻頂的挑戰,走一段不同以往的人生過程吧!

  (本文作者為營建署署長/葉世文)

來,攻頂,我們一起:一支登山隊、七位身心障者、十六則領導智慧

以上内容转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885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797-560499.html

上一篇:解决问题时的“我不比别人聪明”和“别人不比我聪明”
下一篇:毛拉说
收藏 IP: 202.125.2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