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转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的文明古国?

已有 4886 次阅读 2018-3-17 15:28 |个人分类:中华文明起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命起源, 古代

我被这句话惊到:

    “甘肃玉门火烧沟夏墓出土的金耳环(铸造较粗糙)是迄今为止中国已知最早的黄金制品,据此推算,中国人约在旧石器时期晚期至新石器时期早期就曾经理解和控制了黄金的属性及其特征。”

    如果说古人们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掌握了金的性质和熔炼技术,为什么对自然界里广泛分布的铁一无所知,还在用石器种地耕田?

     金和铁在自然界分布比例是数千比1;而即使上面所提不是金制品而是铜制品,铜与铁的自然分布比例也是数百比1的。黄金首饰都能拥有的古人,还可能拥有什么呢?铁为什么不被发现?而仍广泛使用石头磨制做生产工具呢?我们是否太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附件1:


附件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的文明 黄金武器却很少听说

寒蝉小说故事

百家号08-2109:15

最早运用黄金的古国之一

甘肃玉门火烧沟夏墓出土的金耳环(铸造较粗糙)是迄今为止中国已知最早的黄金制品,据此推算,中国人约在旧石器时期晚期至新石器时期早期就曾经理解和控制了黄金的属性及其特征。作为世界上最早运用黄金的国度之一,中国历代存世的文物中,以黄金制成的用具虽数不胜数,但黄金武器却少之又少。缘由大致有两个,首先,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缺金少银的,虽然古书中频频呈现“赐金十斤”等词,实践上并非真金,而是指黄铜等金属物品。其次,正如前文所说黄金这种金属,不只稀少且不合适制造武器,不能像金钗、金耳环、金碗等金器那样,既具欣赏性又有适用性。

黄金白银比玉器青铜更稀缺


在中国古代,黄金和白银是比玉器和青铜更稀缺的宝贵资料,先秦时期,金器常常为贵族专用,是身份的意味。从现存文物来看,中国早在周代就已有将黄金作为武器装饰的现象。例如在大英博物馆中馆藏的一把来自中国十分精密的镂空铸金剑柄,这把剑柄于山西浑源的古墓出土,由于剑身已不存在,无法判别是铜剑还是铁剑。值得留意的是,大英博物馆的注解中还揣测“黄金剑柄易碎,极有可能不能运用在真正的剑上。制造这个剑柄可能是用于展现或置于墓穴中陪伴亡者”。分离黄金在古代中国的位置与价值,不难揣测,大英博物馆中这把黄金剑柄的原主人身份应是一名燕国贵族。

无法确认的贵族

实践上在先秦时期,以金柄铜剑或金柄铁剑作为陪葬品并非个例。1992年5月,宝鸡市考古队在清姜河东岸抢救开掘了两座春秋墓葬,其中2号墓葬中出土了以国宝级文物——金柄铁剑为代表的200多件宝贵文物,在全国文物考古界惹起惊动。该墓中出土的金柄铁剑共三把,剑身皆已被腐蚀,但黄金制成的剑柄却保管完好,其中1号剑与3号剑的剑柄都与大英博物馆中的金剑柄类似,2号剑则是剑柄的首尾为黄金打造,中间局部为其他材质。虽然至今无法确认宝鸡益门2号墓的主人是谁,但其出土文物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墓葬相当,可知不是寻常人家。

金不用来做武器

自秦汉之后,“黄金成为上币,高纯度的金饼、马蹄金、麒趾金,大行于市”,著名的金缕玉衣、鎏金宫灯、鎏金印章等金器皆呈现于汉代,但与武器相关金器照旧屈指可数。不过,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域的墓葬中倒是发现了两把“压花牛头纹金剑鞘”。这两把剑鞘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汉墓,皆由金箔压制而成,各成三段,每段皆有凸起的图案及纹饰。上段为牛头及瓣形纹饰,故得名“压花牛头纹金剑鞘”。剑鞘的中段由三小节组成,均饰以雉堞纹。下段则以圆圈、麦穗等纹饰构成。值得留意的是,此式剑鞘并非汉人所用,而是滇国制品中的典型器物。

滇国是汉代时由少数民族在西南树立的政权,版图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域,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500年,呈现于战国初期而消逝于西汉初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收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不久后汉武帝赐给滇王一枚纯金铸造黄金王印,这枚王印同出土于石寨山汉墓,由此推断,那两件“压花牛头纹金剑鞘”的主人很可能也是某一位滇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04393.html

上一篇:语言和婚俗产生的时代或可追溯到古人洞穴生活的时代
下一篇:未来10年这5个科学综合研究领域会取得新进展
收藏 IP: 113.71.1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