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3-2 应征科技难题:中国北回归线农业生态文明起源研究

已有 1980 次阅读 2018-3-6 11:47 |个人分类:中华文明起源|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回归线, 文明起源, 陆玲

自从2011年参与广州从化、肇庆等地的北回归线文化活动以来,我都在积极关注着中国北回归线农业文明起源的问题,今天写了综合了自己的看法,起草了这份资料,发布在此,也算了却了一个心愿:我希望能够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启动这个领域的研究。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中国北回归线农业生态文明起源研究

           陆玲 广东省生态学会

         

关 键 词  农业生态文明   起源  北回归线  科学 


提出问题    

从中国北回归线地区放眼世界,在北回归线附近被认为人类古文明发源地的,有在半岛的古希腊文明,有在沙漠地区的古埃及文明,还有在大河边的古印度文明;在我国被认为曾经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均在较高纬度相对寒冷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而我们脚下这片阳光普照、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四季花开、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中国华南横贯2000多公里的辽阔绿洲,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对世界的古文明,对中华民族文明起都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这种现象,以生态学的视野来审视,是不符合逻辑的。但何奈现代考古学还没有发现确凿的被广泛公认的“证据”呢?到底是古人没有发现这片宜居的土地,还是远古文明的遗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逝?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人类社会产业文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它也是人类社会有机体发育成长的自然过程。近三百年来在全球兴起的工业文明,是来自数千年,甚至超过1万年的人类农业文明的孕育、哺育、滋养。在确认近代工业文明史阶段的划分中,主流学界已经公认以英国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为标志,认为正是生产工具的技术革命,提高了人与自然协调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变革和重新组合,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农业起源的划分是用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替代更早期的采集业和狩猎业为标志的。笔者认为,以此类推,中国农业文明起源的标志物就应以第一把用于人工种植的生产工具如锄头、镰刀,或采用特定生产工具耕耘的第一片作物如水稻等作为标志。

 

201210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课题组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及日本国立遗传所等单位合作,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指出,广西很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其人工栽培水稻的年代已经认定在8000年前【注1】。如果按照工业文明起源的认定逻辑,世界最早的人工种植水稻年代被确认,应被认可作为农耕文明起源的标志了!现在只提“广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并不足于说明人工种植水稻在启动农业文明历史中的重要意义。这类似认为“英国珍妮纺纱机是人类机械纺织的起源”那样意义大为降格!

 

在中国北回归线地区,除了8000年前的人工种植水稻外,还有大量早期农耕文明的信息或可以佐证,这里是早期农耕文明延绵数千年的地方:

1)初步的研究认为,一种环太平洋分布的具有惊人相似性的人面像陆续被发现, 它们大约在10000~5000年间形成,其源头来自中国华南【注2】。联想到华南花岗岩石等石材矿床分布广泛,广东肇庆的石雕端砚举世闻名,这些环太平洋分布的岩画的扩散面如此广泛,或可推断其发源地华南在古代是一个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地方,人们沿海长途跋涉是为了去探寻大陆的边界?

2)笔者研究认为,人类第一个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作为生产工具的时代未必是“青铜时代”,而很可能是“黄铁时代”。中国古人在2万年前就拥有制造陶器的高温技术之后、或同时、或略后就能拥有铁的锻造技术。从现代许多简陋的打铁作坊看,通常的煤炭高温结合重力锻打,简易的铁制生产工具是可以造出来的。而且在古代,地表上的含铁比例高的铁陨石分布非常广泛,铜矿非常稀少,铁矿容易便被利用。目前,许多起始年代不详的地名依然与铁有关。如:铁岗、铁坪、铁岭、铁牛,等等。而含铜字的地名却很稀少。按照我国发现的矿藏储量比例来看,铁矿比铜矿高出数百倍。【注3】如果单纯以石器和青铜器为劳动工具,即使用于说明中国5000年农业文明初期的生产工具来源也是力不从心的。铁器劳动工具容易损耗、也容易被翻新利用,会氧化失灭、难以保存几千年。目前“铁”字的部首组合就包含了它容易氧化消失的意思。因此,现代人没有发现几千年前的古代铁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非说明那时没有铁器农具。远古的铁字或许最早的“金”字,缺失了某个部分的“金”字,或者它就包含在金字中?这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3)粤语文字结构和南粤地名文字包含着大量的具有北回归线地区特有的历法和农耕文明信息,例如:“中天”一词与“种田”谐音,“中央”一词与“种秧”谐音,“和”字是有米有饭吃的意思。“禾”和“中”字组成耕种的“种”字。用两个禾字组成的“歷”字或说明这里适合每年栽培两造水稻,水稻种植跟历法密切相关。

有关研究认为:粤语比汉语普通话等北方地方方言更古老,并与全国各地多种方言存在绝大多数对应的音节、语音转换关系、及统一的书面语符号。如果认为人类文明要以书面文字记载为凭据,这就意味着对人类或许更漫长的口语形成发展历史加以屏蔽,否定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载体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这也是值得商榷的。

4)历法技术进步可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在北回归线地区是全国唯一可以观测到每年一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也是体现春分和秋分白日和夜晚时长相同的唯一地方。古天文学发展也要依赖天文观测,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冬至夏至)节气的测定对耕作制度建立的意义尤其重大。从这个角度看,纵观全国,北回归线地区的天文观测条件得天独厚。北回归线被古人称为“夏至线”,有文字记载的被认可的中国第一个封建朝代叫做“夏朝”?各处的大房子叫做“厦”,不少村庄也以厦命名,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

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从节气名称的文字里就包含了禾谷字及部首多个,这至少说明其起源与水稻种植关系更密切。节气中所描述的气象特征除了“小雪”和“大雪”有歧义外,(雪除了降落固体雨水之外,也有“清除”的含义),其他节气都与北回归线地区耕作制度和气候特征比较吻合。

5)中医认为时间节令周期与养生效果具有相关性,每年有一个“长夏”,北回归线两广等地区有5~6个月长久的夏天,与之吻合。中医学被流传至今,其理论系统和应用技术必然被各地的医学家来完善,但我们仍可从基础理论框架中用生态学的方法窥视其发源地的蜘蛛马迹。

 ……

综上所述,结合封开峒中岩人(距今14.8万年±1.3万年)和曲江马坝人(12.95万年至13.5万年)及其延续到近古的考古发现,例如,无论从时代的悠久性、持续性及其文物的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相媲美的广西顶狮山贝丘遗址……我们应该有充分依据说明,中国古人早已聚居生存的北回归线这大片绿洲上,他们持续经历了各个时期,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我们将随着科技的进步,经过科学综合创新研究,让这些人类早期创造的文化遗产被早日发掘、认定;让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农业生态文明起源之谜可早日破解。

 

 

重要意义

1、科学意义:人类社会从采集业和狩猎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尤其是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的早期农业社会,是人类早期必经的产业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在农耕文明时代,我国古人创造了 “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我们通过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农业生态文明起源的研究,可以更多了解学习古人的生态智慧,并把传统的生态学哲学思想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系统结合,大力推动生态科学理论的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生态文化特色的新一代生态科学理论体系,更有力地支撑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学的方法,多学科联合攻关等方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论证、确认北回归线地区的农业生态文明起源,将可以促进考古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创新,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读写人类文化基因图谱,将更有力地全面启动中华史前(或前史)文明研究的科学新领域,更有利于我们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智慧和技术。

2、经济意义:农业生态产业建设是早期农业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尊重自然的有机农业是产业技术的主要特征。在当今,我国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古代农业生态文明历史积淀的丰厚遗产,不仅留存在农业耕种制度方面,也表现在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可对现代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建筑、生态村规划,也为年轻的生态工业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让自古以来,延续至今的北回归线农业生态文明的光辉继续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3、社会意义:

北回归线是亚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它以太阳每年直射地球北纬最高处的连线来设定,约处于北纬23.5度。它是地球上五大气候分界线中,与我国最显亲密、最重要的分界线;中国北回归线穿越我国五个省区:台、闽、粤、桂、滇。除云南外,其他四个省区都有面积不等的海域;除台湾外,内陆四省区均纳入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北回归线也是祖国大陆四省区闽、粤、桂、滇与台湾省共享同一个地理纬度的生态资源,可更有效地进行农业生态资源共享、交流,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回归线。中国广州不仅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北回归线沿线人口规模、经济体量最大的对外开放城市;中国是沿线19个国家地区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当今,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进入伟大复兴的新征途,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应该及早启动中华民族农耕生态文明起源研究,及时还原历史的真相,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开创北回归线生态文明的历史中对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激励我们及我们的后代继往开来,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注:

1】最新研究证明:广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组图)来源:广西新闻网20121121

2[人面岩画之谜(上/)《探索发现》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0504/05)新华网

3 于祥明 我国已查明铁矿铜矿区4222 铁矿储量593.85亿吨《全国矿产资源评价(铁铜铝)

中国经济网20070418

4】广西顶狮山遗址一批惊世宝藏初露真容 光明日报 200012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02531.html

上一篇:地球景观生态陨击成因推想
下一篇:3-1 应征科技难题:地球景观生态陨击成因研究
收藏 IP: 113.71.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