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垚
专业与就业
2024-7-16 13:38
阅读:1203

这个题目源于前几天某位博主的一篇精选博文,大意是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专业没那么重要。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加了很多限定条件。但有的时候,“留有余地的严谨”并不一定真的有用。比如说,“遵守交通规则也不一定完全不发生交通事故”,这句话是绝对没错的,但问题是当你把这句话告诉所有人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得出结论“既然遵守交通规则也不一定完全不发生交通事故,那我当然没必要遵守交通规则”?类似地,“专业没那么重要”确实不等于“专业不重要”,但当我们对刚高考完毕的准大学生说“专业没那么重要”,会有多少人得出结论“专业不重要”?

说得文艺一点:作者天生就背负着被误解的使命;说得直白一点:作者必须提前考虑到读者可能的误解和断章取义。所以,有的时候,“留有余地的严谨”并没有什么用,虽然我在这里也要用一句“有的时候”来体现这种“留有余地的严谨”。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高考报志愿的意义是什么?高考报志愿是高等教育的录取工作的一部分,它最终一定是为了服务高等教育的,那么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让学生在经过教育之后培养出恰当的三观来认识自然世界、认识国家与社会、以及它们与个人自身的关系,并培养出某一方面的专业性能力,可以谋求一份职业并服务于社会,使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社会价值也得到个人回报。当然,这些话文绉绉的,换成一句非常非常不严谨,但至少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的一句话就是:

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

再次强调一遍,这句话相当不严谨,但它至少能让绝大多数人听懂。

那么问题来了,专业对就业有怎样的影响?

回到前面提到的那篇主张“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专业没那么重要”的博文。硬要说这篇文章一点也不对,多少也是冤枉了作者。比如说,如果我们以读研为目标,那么对一个有志于拿到机械或者土木专业研究生学历的学生来说,本科专业如果是力学,那么确实可能问题不大,毕竟力学是机械和土木的主干学科,同时又具有很大的难度。核心主干搭好了,再去补一些相关的,可能很重要但不一定难度很大的课程,所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比一路从土木专业上来的人差。类似地,采矿的本科去读岩土的硕士,数学的本科去读计算机的硕士,确实也都不一定差。毕竟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在课程方面都是模块化的,大一大二的课一样,大三大四的课换几门,缺什么补什么就完了。

但问题远远没这么简单。

我们看待一样事物,总是要结合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具体情况。首先给出以下几条我个人认为的现实情况:

1,每一年毕业的本科生,都有大部分会进入自由择业市场;那些选择提升学历的,未来也一定要面对就业这件事。除非有足够的条件能够选择躺平。

2,越是好的就业机会,人情世故和所谓的社会关系的影响越大。

好吧我本来在这里贴了一个铁路系统某单位的今年拟录用毕业生的公示名单,但是犹豫了半天还是删掉了。因为名单里10个人,一个985高校的都没有。如果有人说名单里一个关系户都没有,我是绝对不信的。但这个单位的招聘名单配上这样一个关系户的结论,博文大概率会被和谐掉。

3,如果我们承认1和2,那么自然就会得出结论:如果不想躺平,那么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在自由择业市场找工作的时候,只能凭个人条件,以及运气。

4,那么在自由择业市场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会面临什么?

任何一个公民的命运都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有两个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一是改革开放,二是2001年加入WTO。后者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外贸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只要是个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即便不懂贸易,也能先去外贸公司干着,反正大家也没几个人会,摸爬滚打干起来再说。

今天则不同了。我曾见过一个某国企的招聘HR,她私下曾说:我们招聘首先看专业对不对口,不对口的拿掉;再看是不是党员,不是的拿掉;再看是不是学生干部,不是的拿掉;再看过没过四六级,没过的拿掉……

我相信有人会问:这还能剩下人吗?

答案是能,而且还剩下很多。

然后再回到专业的问题:对口专业既然会被考虑,相近专业难道就不行吗?

是的,不行。但应聘的人数众多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5,招聘人员的无能

我知道这句话说的比较狠,但事实确实如此。首先我们要承认,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HR也一样。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而提升所谓“看人”的能力,但绝大多数HR在这一点上几乎是一生都没有长进,即便提升也极其有限。毕竟如果ta真的有“用一张简历和十分钟的时间就看清一个人”的智慧,早就发达了。我自问看人的本领很一般了,但某些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在看人方面甚至连我都不如。出于和第2条相同的原因,我不能举例子。但幸运的是有一个公开的例子,喜欢看电视的观众也许有印象,某电视台的一档极有人气的求职类节目中,一位计算机领域的人才求职,一位端坐在boss龙椅上的时尚行业的女高管当众批评:西装穿的太不合身,甚至还有污渍,太不注重个人形象,这种心态如果用到工作中我不相信你能把工作做好……

幸好当场有一个和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企业高管公开反驳:你不懂,程序员穿成这样来面试那是要加分的!!

女高管可能还是不同意,毕竟看表情还有几分不服气的样子,但她好像确实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她可能不懂的盲区,没有再说话。

这一期节目在网上目前还能搜到,但我就不放链接了。这种求职类节目多看几期,总有类似的桥段。但这都算好的了,有多少基层HR拿着无知当勇气,只因为毕业生的条件与ta自己认知的不符就直接扔掉?我们要承认人性,就不能只承认人性中优秀的一面,也要承认而人性中的另外一面,就比如这些HR在面对当前“地位低于自己”的求职者时的傲慢。

猜想:

所以,我有一个猜想,我必须强调仅仅是一个猜想:当一个毕业生,不想躺平,又没有社会关系,只能凭自己在自由择业市场找工作的时候,如果ta拿着一份专业可能相关但不是百分百完全对口的简历,即便简历再优秀,最大的可能性,也只是被无知的HR随便看了一眼:“有硬伤,扔掉”。

所以我在这里重新贴出来我之前的某一条留言:

“有四个命题:1,专业吻合,应聘成功;2,专业不合,应聘成功;3,专业吻合,应聘失败;4,专业不合,应聘失败。

……以上四种情况事实上都存在。但抛去‘家里安排工作’这一类情况来看……以最朴素的就业逻辑来看,1和4永远是核心逻辑。2和3虽然存在,但绝对不是核心……”

结论:

必须承认,高考时的专业选择确实并不仅仅是就业的唯一的要素。所以如果我们承认今天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艰难,那么把所有的责任和困难都归于专业的选择确实也是不合理的。考虑到“留有余地的严谨”,那么“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专业没那么重要”这一观点可能也确实不能硬说百分百不对。

但它毕竟是第一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福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2560-14424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