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平
关于动物毛色进化的科学通信 精选
2013-3-19 12:20
阅读:4420
标签:进化, 来信
 

我这里要先说明一下:本来昨天已发“限博告示”,为何今天却食言?因为我昨天收到一位网友寄来的信,就我发表的博文“毛色进化:都是被天敌逼的”进行学术探讨。我认为他所提的问题有一定共性,仅我俩互动不够充分。同时,为了及时澄清疑惑,以免各位淡忘,我就只好食言一次,在今天以博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下面我照录这位网友给我的来信,但暂时隐去他的姓名。除非他看到本文后不介意我指名道姓,我再把他的姓名补上。

 

曾老师,如果是普通的科普文章,曾老师的博文足够好了,但曾老师是大科学家,我就鸡蛋里挑骨头,跟曾老师抬一下杠。不妥之处,请指出。

 

XXX

 

我列出我有疑问的话,加以点评。

 

“人们从此认识到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交替进行。”我觉的这早就是共识了,"Fitness landscape"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http://en.wikipedia.org/wiki/Fitness_landscape。

 

“此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控制毛色的agouti基因在过去8000年里,总共发生过9次突变。”

1.其实发生了无数突变 (91只老鼠中,就发现了466个SNP),鉴定出其中10个可能和老鼠颜色的改变相关,还有些有利的突变没鉴定出来。

 

2.为什么是9个?表一中列了10个。

 

3.为什么是“过去8000年里”呢?沙丘是过去15,000到8000年间形成的,更可能是在形成沙丘的过程中,土壤颜色变浅,老鼠颜色也进化变浅。如果是沙丘形成之后,黑老鼠迁移到这,估计来不及进化就被吃光了。

 

4.一般好像不用“无可辩驳”这个词来形容实验结果。

 

“这说明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交替进行,基因每突变一次,自然选择就淘汰一大批非突变的深色鼠,而同时留下一小批突变的浅色鼠。”这里好像不那么精确。

 

1.许多基因突变后,表现型不改变。

 

2.如果是有利的突变,(注意,最初只有一只老鼠有这个突变),那么在下几代中,老鼠种群的总数不见得改变,但有该突变的老鼠在鼠群中的比例会大大增加,不是“留下一小批突变的浅色鼠”。

 

“有趣的是,老鼠与猫“老死不相往来”,但它们的毛色基因却完全相同。”

 

老鼠和猫都是哺乳类,亲缘关系不远,决定毛色的基因没变,很正常吧?

 

“而且每只黑猫的agouti基因中都含有一段缺失片段。不过,可能由于家养而没有天敌的缘故,黑猫依然还是黑猫,并未见到它们的毛色变浅。”

 

1.猫一旦被人养了,就是人工选择了,自然选择的原理就不太适用了。

 

2.毛黑在某些环境下反而有利,会被选择留下来。比如沙丘边上的土颜色黑,老鼠就还是黑的。

 

以下是我的回信:

 

XXX兄:
 
你好!很高兴和你讨论学术问题。可能你想不到,我过去是搞转基因植物的,对生物进化仅仅了解一点皮毛,绝对谈不上是大科学家,你过奖了,我不敢当!
 
我之所以写一些科学趣闻,是因为每周《中国科学版》向我约稿,我主要根据ScienceDaily网站的文章所写,比如这次的毛色进化,就选自该网站,见链接: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3/130314180303.htm
 
实际上,当我读到此文时,还找不到它的原文进行认真研读。现在从科学网的“群组”里下载了原文,可以就你提出的几个问题共同探讨。
 
引用:“人们从此认识到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交替进行。”
 
问:我觉得这早就是共识了,“Fitness landscape”其实就是这个意思。http://en.wikipedia.org/wiki/Fitness_landscape。
 
答:某些性状的改变的确是某个基因“一次突变”的结果,比如白化突变。在中低纬度生活的人类的头发、眼睛等本来都是黑色的,但由于祖先的黑色基因(酪氨酸酶基因)突变为白化基因(酪氨酸酶缺陷基因),导致后代的毛发都变成白色,这里并不存在自然选择压力。所以,在谈到鹿鼠皮毛颜色的进化时,我是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有些性状是“突变”,而有些性状却是“渐变”。
 
引用:“此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控制毛色的agouti基因在过去8000年里,总共发生过9次突变。”
 
问:1.其实发生了无数突变(91只老鼠中,就发现了466个SNP),鉴定出其中10个可能和老鼠颜色的改变相关,还有些有利的突变没鉴定出来。
 
答: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既可以见于启动子等调控区段,也可以出现在结构基因(编码区)中。若它们出现在密码子的第三位,就不会引起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变化,也就不会改变酶和蛋白质的活性及其所影响的生物性状,因此,在agouti基因位点中鉴定出的466个SNP中,仅有10个与毛色有关。
 
问:2.为什么是9个?表一中列了10个。
 
答:表1其实列了11个与5种性状(doesal hue,dorsal brightness,ventral color,d-v boundary,tail stripe)有关的SNP,只不过其中有一个是重复的(丝氨酸密码子缺失),该突变决定两种性状(ventral color,tail stripe)故为10组SNP。ScienceDaily说是9个,大概是受图1中9个箭头误导。
 
问:3.为什么是“过去8000年里”呢?沙丘是过去15,000到8000年间形成的,更可能是在形成沙丘的过程中,土壤颜色变浅,老鼠颜色也进化变浅。如果是沙丘形成之后,黑老鼠迁移到这,估计来不及进化就被吃光了。
 
答:Science文中既提到8000-15000年内布拉斯加浅色沙丘形成的历史,但也提到2900年前鹿鼠种群变化的“瓶颈期”,当时浅色鼠仅占0.4%,后升至约65%。ScienceDaily的文章可能遗漏了15000年这个更早的沙丘形成期。
 
我推测,在过去的15000-8000年里,迁移到浅色沙丘的鹿鼠是黑色的,因此几乎“被吃光”,仅剩下极少量浅色突变鼠(0.4%),但这仅仅发生在2900年前,随后由于浅色沙丘对浅色鼠提供的保护,减少了它们被老鹰猎杀的机会,于是种群数量逐渐增加,直到升高到65%左右。至于其余的35%,可能是一些生活在周围地带的灰色鼠或黑色鼠。
 
问:4.一般好像不用“无可辩驳”这个词来形容实验结果。
 
答:所谓“无可辩驳”是指获得分子水平(基因及SNP)证据的支持。
 
引用:“这说明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交替进行,基因每突变一次,自然选择就淘汰一大批非突变的深色鼠,而同时留下一小批浅色鼠”。这里好像不那么精确。
 
问:1.许多基因突变后,表现型不改变。
 
答:没错!不会导致表现型改变的基因突变称为“中性突变”。反过来,如果自然选择能发挥作用,那一定是可以改变性状的基因突变,包括有利突变与有害突变。
 
问:2. 如果是有利的突变,(注意,最初只有一只老鼠有这个突变),那么在下几代中,老鼠种群的总数不见得改变,但有该突变的老鼠在鼠群中的比例会大大增加,不是“留下一小批突变的浅色鼠”。
 
答:如果出现有利突变,如鹿鼠毛色变浅后不易被老鹰吃掉就是有利性状,但该性状可能遗传也可能不遗传。一要看它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隐性突变只携带不表现;二是看有无交配机会,未交配就不会有后代,突变基因也将消失了。
 
你估计老鼠种群的总数时必须考虑当代与后代的情况,当代浅色鼠应该是“一小批”(突变率很低),但后代的种群数量大大增加,因为浅色鼠被老鹰叼走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因此,所谓“自然选择”压力,在这里仅仅是指老鹰从高空识别鹿鼠的能力。老鹰很容易看到黑色鼠,但不容易看到浅色鼠。
 
问:有趣的是,老鼠和猫“老死不相往来”,但它们的毛色基因却完全相同”。老鼠和猫都是哺乳类,亲缘关系不远,决定毛色的基因没变,很正常吧?
 
答:人也是哺乳类,但决定毛发颜色的基因却不是agouti。因此,不能简单以哺乳类还是非哺乳类来断定某个基因的来源与功能。正如你所知道的,有时从表型上无法追踪到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因为进化上既有“趋异进化”或称“发散进化”(divergent evolution),就是一个祖先基因与后裔基因功能相同,序列同源,又有“趋同进化”或称“收敛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就是一个基因与另一个基因功能相同,但序列完全不同。
 
引用:“而且每只黑猫的agouti基因中都含有一段缺失片段。不过,可能由于家养而没有天敌的缘故,黑猫依然还是黑猫,并未见到它们的毛色变浅”。
 
问:1. 猫一旦被人养了,就是人工选择了,自然选择的原理就不太适用了。
 
答:如果人们不故意留下白猫而舍弃黑猫,就不存在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的原理适不适用,与有无人工选择无关。当然,猫能被自然选择的前提是狮、虎、豹、狼或其他什么动物是吃它的,但我发现这种动物至今还没有出生(笑)!
 
问:2、毛黑在某些环境下反而有利,会被选择留下来。比如沙丘边上的土颜色黑,老鼠就还是黑的。
 
答:这个说法是合理的,比如白猫捉老鼠可能不如黑猫,当然这得认定老鼠在夜间活动避开猫利用的是可见光,而不是红外光或超声波。至于沙丘边的老鼠是不是黑的,完全是一种随机事件,因为老鼠本身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它们更没有进化出知道自己在沙丘中央或边缘利用“保护色”的智力。诚如你所说,在沙丘边缘,浅色鼠反而易被老鹰叼走,深色鼠却有机会存活下来。
 
以上拉拉杂杂回答了你提出的几个问题,限于本人水平,不一定正确,欢迎继续探讨。
 
曾老师
 
注:若有人对原文有兴趣,可以在“群组”中下载3月15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或者来信向本人索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曾庆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1238-67174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