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笔,笔也是人
如何达到“人是笔,笔也是人”的境界? 这种状态并非凭空而来,它需要坚实的铺垫: “技”的千锤百炼: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练习,将技术练到“忘技”的程度。如同《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官知止而神欲行”。手脚肢体(官知)的动作已经停止(成为本能),而精神(神欲)在自由行走。 “心”的虚静澄明:创作时要排除一切杂念(功利心、胜负心、杂念),使内心达到“虚静”“坐忘”的状态。只有一个纯净的、专注于与创作对象(如山川)进行“神遇”的心灵。 “格物”的深厚修养:创作者必须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有深入骨髓的观察、理解和热爱(如文同画竹前“胸有成竹”)。自身的学识、品格、情操(“人”的内涵)决定了“笔”所能表达的高度。
https://chat.deepseek.com/a/chat/s/6d2b89d9-435a-4212-98a7-65797a07f13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0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